分享

我所喜欢的一百五十首诗词(九)

 123xyz123 2017-12-26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在隋朝时已经很繁华发达,但是李太白此诗既是对过去上百年的总结,又是很好的广告,将扬州的标签“烟花”放大了好多倍。我猜想此诗一出,扬州的游客又多了很多,那烟花柳巷也空前繁荣。

我的家乡在长江边,所以我很了解后两句营造的意境:在那个年代,空气没有污染,视线在辽阔的长江江面上可以拉的很远很远。李太白必然站在岸边很久很久,才能看到一片孤帆逐渐消失。而那滔滔不绝的江水,足以让人的思绪飘的很远很远。

描写长江里的孤帆,李白的另外一首诗《望天门山》同样出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太阳初升的时候,或许太阳还没完全跃出江面,此时远处江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点黑影,就像是从太阳里面驶出来的,这样的景色实在太壮观了。

两首诗描写一来一去,韵味无穷。

 

第六十九名: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放翁与表妹唐琬的爱情故事是婆媳关系不融洽导致家庭悲剧的典型例子。两人郎才女貌,两小无猜,结为夫妻,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但好景不长,由于陆游母亲对媳妇的强烈不满,受封建礼教的压制,两人被迫离婚。后来唐琬再嫁,陆游再娶,两人心里却谁也忘不了对方。有一次踏青时,两人无意间在沈园相遇,感觉咫尺天涯,非常难过,于是陆游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著作。悲剧在于唐琬看过这首词后,大受刺激,回去后即精神恍惚,不久就病死了。如果陆游能预见到这个悲剧,还会写下这首词吗?我真希望他没写。虽然两人各有家室,内心深处保留着那份爱,那也是弥足珍贵的。

陆游一定后悔莫及。四十四年后,已经是七十五岁高龄的他对唐琬的爱历久愈浓。再游沈园时,看到当年题词的墙上字迹斑斑,他不禁老泪纵横,挥笔写道: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陆放翁的爱情故事就像是现实版的《孔雀东南飞》。对唐琬来说,这是一首催命词;对后世人来说,这却是一记警钟啊!

虽然我们不知道陆游的母亲有何苦衷,但她是造成这一悲剧的罪人。在这里,我要呼吁所有的婆婆和媳妇,停下这已经持续了千年的战争吧!

 

第六十八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一个从北方来到江南的人,的确会感受到季节的零乱。农历的九月份,在北方来看已是深秋,草木凋零,天地一片苍黄。而在江南一带,山上的草木大多还是绿色,即使是落叶乔幕,要到入冬很久才凋零呢。

第一次读此诗时,没看注释,我是这么理解后两句的:扬州城里有二十四座有名的桥,月明之夜,夜空中隐隐传来动人的音乐,定是那美丽的歌女站在那古老的桥上吹着箫,但不知她们是在哪座桥?

一看注释,有点吃惊,“二十四”原来是一座桥的名字。据说现在扬州政府为了迎合这一称呼,将一座传说中的桥“恢复原貌”,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实在是做足了工夫。

最后一句更吃惊了,“玉人”居然不是指美女,而是指题目中的“韩绰”。据说此君精通音律,闲来教教歌女,惬意的很。杜牧此处尽显幽默,虽然韩大哥长的白,你也不能如此捉弄人啊!还是美女养眼。

 

第六十七名: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读这首词,感觉到一种悲伤忧愁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渐渐地,思绪就像慢动作一样,沉下去,沉下去……

在剧烈的社会变更中,时时会感觉“物是人非”;即使在和平年代,时间的跨度也不断产生同样的感觉。但是如果身处顺境,即使满眼“物是人非”,也不会“欲语泪先流”。

最近我常去复旦大学本部校园锻炼身体,处了中央体育场被改建成两栋摩天大楼外,其余的教学楼、宿舍、行道树、公园里的一花一草,都没有变样,绝对“物是人非”。但这有什么好忧伤的呢?而每当我翻起旧日软件工程实验室的照片时,想到我们那胖胖的可爱的余昌奎师兄英年早逝时,一股强烈的哀愁禁不住涌上心头。

李易安的“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样的愁是无法化解的呢?比如说小孩读书成绩差,收入低,家庭不和谐,亲人生病,等等。化解不了就得承受,这就是人生。

 

第六十六名: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背后的爱情故事真是太美了,以至于后人将其神化,其中有一个版本是这样的:才子崔护清明节踏青出游,途中口渴,于都城南庄,扣门讨水。其时桃花盛开,有一少女捧水相送,人面桃花交相辉映,双方注目深视,崔护深深为其所动。第二年春天,崔护又来踏青,走至南庄,欲再见少女。不料屋门紧闭,只有数枝桃花高出墙外。崔护于是在墙上写下本诗,怅然离去。过了几天,崔护偶尔走过南庄,闻屋内有痛哭之声,扣门询之,有一老人出门问道:“你是崔护吗?” 崔护回答“是”。老人又说:“是你杀了我的女儿啊!”崔护大惊,不知如何是好。老人说:“我的女儿,自去年清明节后,时时若有所失,有些神情恍惚。前几日外出归来,看到墙上你写的诗后,就生病卧床不起,今日刚断了气。这难道不是你杀死了她吗?”崔护非常感动,要求入内拜哭这位痴情女子,得到女孩家人允许。崔护入内,将这位因为相思而无比瘦弱,且刚刚咽气的姑娘的头轻轻抱在怀里,流着泪说:“我来了。”过了一会儿,女孩居然还魂醒来,半天以后即可下床行走如常。她的父亲大喜,就把女儿嫁给了崔护。

这是一见钟情的典范。人世间这样浪漫的本是极少的,又大多不能流传。即使流传,也大多是文人墨客记录的他人之事。而崔护既是当事人,又是大诗人,本诗之浪漫主义,实在是天地间难得一见。

 

第六十五名: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千古名曲《阳关三叠》,就是从这首诗演化而来。王摩诘精通音律,想必在写此诗时已经考虑过一字一词都会被反复吟唱。

记得大学本科毕业时,同寝室的两位同学都决定要回到南方的老家工作,剩余的人都留在上海继续读书或者参加工作。在一起住了四年,一起学习、生活、踢球、旅游、说笑话、评点女生、成立日月光华BBS上的灌水教,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感情已经非常亲了。当年网络通讯不发达,只觉得这一别不知何年才能再相见。一帮大老爷们,在火车站互相拥抱,居然也热泪盈眶。只是我们不够古人浪漫,应该携带一壶酒,临时斟上一杯。即使有眼泪,也该让眼泪掉在酒杯里。

一晃16年过去了,其中的一位同学远在海南,居然真的一次面也没见过。假如再见面,那种年轻时的冲动和激情,在人到中年的我们身上逐渐消退,但在内心深处,会永远保留着那一份用青春年华攒下的友谊。

 

第六十四名: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刚学到这首诗时,西湖只是在我的想象之中。后来真的去西湖旅游,进而居住在那里,才发现这首诗写的是如此之妙。白居易如同一位电影大师,利用各种镜头将西湖美景制作成一部大片展示在我们眼前。

首联是是长镜头,将西湖及天地气象都包括进来。额联则将镜头一拉,由静变动,小鸟们在春天的欢乐景象跃然纸上。颈联使用蒙太奇手法,迷人眼的花应该是怎样的,没马蹄的草又该是怎样的?尾联则将镜头对准一条长堤,得意之情,表露无疑。

要知道,他那个时代,苏堤还远未堆造,白沙堤是西湖中唯一的通道,既是美景,又是民生工程,作为主管,有此政绩,谁能不得意呢?

曾经看过一篇评析诗词的文章,说虚词的妙处。例如这里的额联和颈联,可以浓缩成下面的句子:

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

花欲迷人眼,草能没马蹄。

这也不失为诗,但韵味全无。

 

第六十三名: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情况是这样的:话说李太白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后,开心的不得了。昨晚虽然喝多了,还是兴奋的一夜睡不着,天不亮就急着要赶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他也不管白帝城大雾锁江,坐了条快艇,在天未大亮之时就顺江而下,时速达到八十码,就像在水上飞行。巫峡两岸的猴子们从来没见过速度如此之快的事物,扶老携幼,纷纷观看,惊呼连连。

那么他究竟听到了什么好消息呢?事情要从安史之乱说起。当年 “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杨美人魂断马嵬坡,李太白却不甘心归隐过神仙日子,不顾妻子苦劝,非得出来报效国家,投在永王李嶙帐下。不料他诗写的好,眼光却不怎么样。这个永王在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息时就被视为谋逆,本事又很差,不久兵败。李太白受牵连,按理当斩。将他拿下之人是著名诗人高适。李白、杜甫、高适,三人曾一起游历过数月。那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则才情初露,高适虽然也是大才子,跟着这两座高山,收获非浅。高适肯定为李白说尽了好话,朝庭念其文采斐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配到边远之地。那时交通不便,这还没到目的地,赦免的文书就追到了。要是以带罪之身终老一生,李白死不瞑目。这下脱掉了沉重的帽子,难怪他要这么高兴!

 

第六十二名: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脑筋急转弯:什么样的书在书店里买不着?

答:遗书。

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就有一种奇怪的想法:这一定不是陆放翁临死时作的。且不说此时说不定已经连笔都拿不稳,估计老来衰弱,思维也早已几乎停止了。我猜想陆放翁是早已准备好了该诗的。可能有人会骂我居然胆敢亵渎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但我想建议的是:如果要使你的遗书像这首诗一样出名,早点准备吧。

通过优美的诗句,除了表达爱国主义,陆放翁留给后人的就是他那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从这首诗里根本看不到爱情的字样。这是否意味着当人的年纪变大,爱情在心目中的份量就会逐渐降低,而像爱国主义、宗教信仰这样的精神力量却不会消退,甚至日益强大?

 

第六十一名: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气势恢宏!即使是现代的航拍也只能略能表现出黄河入海口的景象,无论如何也表现不出诗中描述的那种黄河一泄千里的意景。前面两句已经是绝大的手笔,最后两句还能更精彩,从自然景物的描述引伸至人生哲学,真不愧“更上一层楼”!

要是让我非得鸡蛋里面挑骨头,那么就是一个“”字太难写了。这首诗本身用极其简单的汉字描绘壮观景象,表述深刻道理,读起来朗朗上口,几乎被每一版语文教材都录为一年级必学课文。但是取这个字不是王之涣的错,这个楼本来就已经在那里好多年了,名字已经取好,他不能为了照顾后世小孩学习需要而将其改名为诸如“白云楼”之类的名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