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好声乐,观念先行——名师总结的三点建议字字崔人心

 垠海 2017-12-26

学习声乐的人,若想获得好的发声方法并在专业上进步更快,除了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和个人的刻苦努力外,还与其歌唱观念的正确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每当谈到观念问题,学习声乐的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声音观念,其实除了声音观念之外,还应该包括歌者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是否正确。例如某些歌者在学习中出现的主观片面、急于求成、重声不重字和盲目追求音量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在我看来也应属于观念问题。不谈这方面的观念而只讲声音观念是不全面的,这两种观念正确与否都会对声乐学习产生直接影响。长期从事声乐教学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就是有些学习声乐的人,其技术存在的某些问题常常是由于错误的观念导致的。比如在同一位声乐教师的学生中,有的人进步很快,而有的人虽然声音条件很好、学习也很努力,但就是在技术上难以突破。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歌者的观念错位所致,有的是由于声音观念不对,有的则是由于思想方法有问题形成错误观念而导致的。

在教学中,学生经常会被问到:“你认为学习声乐最重要的是什么?”有的人说是“呼吸”,有的人说是“声音位置”,还有的人说是“打开喉咙”等,几乎没有人提及观念问题,可见很多学习声乐的人都没有对此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在我看来,对于所有学习声乐的人来说,观念是最为重要的!观念对了,就相当于在学习的道路上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观念对了,发声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便不难解决了:观念对了,在学习上便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否则很可能会事倍功半。总之,学习声乐的人要想找到科学的发声方法,其前提是要建立正确的观念,这其中既包括声音观念,也包括属于思想认识方面的一些观念问题。
通过多年学习、演唱和教学实践中的观察与了解,总结出学习声乐的人要特别注意的一些观念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的声音观念是学习“美声唱法”的关键所在


谈到观念问题不能不首先谈谈声音观念。所谓声音观念是指歌者对声音的一种感悟和认识,就是在歌者的头脑中要尽量把抽象的、无形的声音变为似乎具象的、有形的东西,要有一种形象感。比如对每个声部的声音特点,包括音质、音色、声音位置、声音走向以及歌唱时的感觉等都要比较清楚,并且要把对声音的这种认识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练习唱出好的声音。


当歌者的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声音的认识就会相对具体了,声音在头脑中似乎形成了一张“图纸”。然而,在现实中有些歌者由于声音观念不清楚、不明确,因此在声音追求上比较盲目。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什么样的声音是不好的,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唱出什么样的声音,尤其到了高音常常是想着往上唱,这样长期发展下去是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声音观念不对,致使歌者的发声方法出现问题。比如有些歌者通过看录像或听录音,他们会觉得那些名家演唱时声音很明亮、很集中,自己演唱时便把声音努力往前唱,一味地追求声音靠前,导致声音又“白”又“散”,难于获得高位置:另有些歌者觉得名家唱高音时声音很松弛、很通畅,便以为唱高音时要把喉咙“撑”得很大,于是便进行效仿,结果是唱起歌来声音很“重”、很费劲,甚至会脸红脖子粗,等等。这些发声方法上的问题都是由于声音观念不对导致的。因此,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对于歌者而言至关重要。


多听、多看也是建立正确声音观念的重要途径。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多到现场去听音乐会、多看歌剧演出,在现场感受那些优秀歌唱家们的演唱。另外,还要多听、多看录音和录像,尤其是要多听、多看那些优秀歌唱家们的演唱,在听和看的过程中会对声音产生一种印象,使其有一种形象感;同时还可能从中受到感染,从而找到某种良好的歌唱感觉。

二、过于主观是声乐学习上的一大障碍
所谓主观,是针对客观而言,主观与客观是相对应的。物质世界属于客观,而主观则属于自我意识。主观的人在判断和认识事物时,他们不依据事物的客观存在,而是单凭自己的意识去认识问题。在哲学上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和认识论,与唯物论是背道而驰的。其表现在声乐学习上,就是歌者总是以自己主观的感觉、听觉和意志来判断声音的好坏与正误,而对客观反映与评价常常采取漠视的态度,不以为然,甚至会怀疑和抵触,取而代之的是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我的观点有些言过其实,而在我看来似乎所有学习声乐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或长或短地经历过这样一个比较主观的阶段。所不同的是,有的人觉悟得比较早,而有的人则一直自以为是,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情况,是因为声音是一种很抽象的、无形的东西,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歌者演唱时只能凭听觉、感觉和想象来判断声音的好坏。然而,由于演唱者主观上听到的声音与客观音响是有差异的,因此,单凭主观判断有时是不准确的。歌者如果把主观上听到的声音作为判断的依据,很可能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初学者,在正确的声音观念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更要当心!比如,有时歌者主观上听到的声音觉得不错,而客观上听起来却不对;反之,客观上听起来是好的声音,歌者很可能又觉得接受不了。在声乐教学上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歌者必须尊重客观,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努力将主客观统一起来,否则很可能会犯主观片面的错误。由此说来,学习声乐的人经常听取他人的意见,尤其是同行们的意见是十分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兼听则明”对于学习声乐的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在声乐学习中常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之所以把过于主观视为声乐学习上的一大障碍,是因为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能做到“闻过则喜”的人不多,除非是思想境界很高的人。一般的人在听到否定的意见时都会感到不舒服,甚至心里会觉得很别扭,因此很可能会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讲,除了真正的朋友和知己外,要想找到能跟自己说真话的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的人都不太愿意讲真话,尤其是那种切中要害、一针见血的话。那些在事业上有了一定成绩和知名度的人,就更难听到中肯的意见了,他们听到的很可能都是一些赞扬和恭维的话。其实学习声乐的人一定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见,听不进意见和听不到意见都是十分不利的,单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有时也是不准确的。


当然,并不是说不管什么意见都要听,因为他人的意见也未必都很准确,有时也可能带有片面性。真正聪明的人应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听到他人的意见时,尤其是听到那些比较尖锐的意见时,会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看看人家说的是否有道理,只要说得对就勇敢地正视自己的问题,努力纠正错误。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三、不要期望声乐学习有捷径可走,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声乐艺术是一门科学,学习声乐与学习其他科学一样,必须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要经过长期刻苦练习才有可能学有所成,否则会适得其反。然而在学习声乐的人中,有些人总是寄希望于能够找到歌唱的秘诀,以为有捷径可走;还有一些人急于求成,总想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年轻的歌者,或者是由于找不到好的发声方法(秘诀),或者是在短时期内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便十分着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困惑、苦恼,甚至会沮丧。这说明他们对声乐学习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


学习声乐的人叫定要明白,要想获得好的歌唱方法没有捷径可走,更没有什么秘诀。声乐学习除了要靠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外,还必须经过长时期艰苦的技术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完善。歌者还应该懂得,单从技术上讲,歌唱发声器官肌肉机能的训练是很难的,要通过各种练习和演唱作品来加强歌唱发声器官肌肉机能的训练。这种机能的训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训练使发声器官中那些不能随意支配的肌肉运用自如,“听从指挥”“服从调遣”;二是要通过训练使歌唱发声器官的肌肉更有力量;三是要通过训练使各个部位的肌肉在歌唱时能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总之,要想使这些肌肉的机能达到以上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工夫是不可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