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遍人间笑浮华,莫若细品一杯茶

 老鄧子 2017-12-27

文/不二


今天收了一个徒弟,要和我学喝茶。


起因也很简单,朋友送了她一套茶具,这套茶具很别致,里面有好多鱼,她是双鱼座的,因此就显得弥足珍贵。看来送她茶具的那位朋友也是用了真心。只可惜,我们都没有机会在见到那位朋友了。


您有几个徒弟?

我没收过徒弟,你是第一个

那好吧!师父!请授徒儿一拜!

为什么这样问?

我这样问您,是因为我害怕您已经有徒弟了,现在收了我,我就成了二徒弟,那我岂不就成呆子了。

哈哈哈....我这个徒弟不傻,还挺有趣。



因为收了徒弟,我突然发现,近半年没有写过关于茶的事了,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茶。


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中国的茶文化中注重品茶,在乎的是茶的味道和香气,享受的是茶的清新和淡雅,或是浓郁甘苦。而日本茶道所看重的是茶的精神世界,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理念。


平心而论,尽管茶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但世界上公认的茶道精髓却是人家比我们境界更高。如果说我们中国的茶注重的是现实主义,而日本茶道追求的则是信仰主义。这根本就是两条路,不可同日而语,也没有可比性。再怎么说,我们也是他们的祖宗,这一点谁都不可否认。



日本是一个崇尚道家哲学的国度,非常喜欢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什么东西到了他们那里都上升成了“道”。有弓道、书道、茶道、剑道、棋道等等......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而一旦论道,则比执著于“道”,追求于“真”。“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 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泡茶的步骤都要求真。



而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属性。


“和”、“敬”、“清”、“寂”这四个字概括了日本茶道的精神。


“和”意味和谐,在整个茶道会过程中,无论主人与客人之间,还是客与客之间,形式和动作皆体现人与人和谐之美。


“敬”源自禅宗,即“万物皆有佛心”,人人平等,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体谅和尊敬。


“清”的理念,意味着参与茶会不仅要身体的净化,也要有心灵的净化。茶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口感,更是对灵魂的洗涤。


“寂”的理念有隔绝尘世、清心洁身之意。与“清”的理念相比,它更重视对心灵的修炼。而在整个茶会进行过程中,主客的心情保持平静,这也是对茶会仪式的重视的表现。



总之,茶道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是一门充满哲学内涵的活动。


正所谓

意中有溪流,一滴水感知江河。

境中有天地,一片叶彻悟山川。


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通过对茶的了解,也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追求。对于社会,我有的只有呼唤和身体力行。对于自己,只有努力追求了。



三毛说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人生充满了酸甜苦辣,苦在其中;生命越过一道道的艰难险阻,就能苦尽甘来;历尽人世沧桑,蓦然回首人生就如淡淡的微风,三道茶寓寄着: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


世间一切情缘,皆有定数。有情者未必有缘,有缘者未必有情。


茶水洗心,心如明镜,一个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别无常世界。意乱情迷时,大可不必慌乱。静心坐禅, 明天会如约而至。品茶可以让人宽恕过错,从而在杯盏中得到平和。真正完美的人生当留白,留白,即是佛家所说的空明。 


人间是最能表现自我的剧场,如果有一天故事剧终,选择出离,一定要真的放下,而不是走投无路的放逐。要相信,别无选择,便是最好的选择。



茶是东方文化的精华,其核心为和、静、怡、真,具有深远的哲思。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达到身心的和谐;人不能总是斤斤计较于生活中的琐事,把心胸放开点,将心态调整好点,常怀感恩之心,那么生活也会流光溢彩。


人生本是一杯清茶,苦也溢香,香中蕴苦。找一处幽静的之处,慢慢品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情感的释放,让蘸满智慧的茶香慢慢浸入我们的生命之中。


或许,我们体会到的茶道精神并没有茶文化学者研究的那么透彻,但有一杯清茶在手,品人生之味,修身养性,便是再好不过了。


人生还有比三俩好友一起品茶闲聊更惬意的事么?


好奇 | 故事 | 电影 | 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