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伤寒本草|干姜就是晒干的生姜吗?

 gouqinanren 2017-12-27

本草真源

干姜的不是生姜晒干来的呀

生姜在伤寒论里常运用于栀子生姜豉汤,生姜泻心汤等中,降胃逆,止呕。干姜多用于干姜附子汤,甘草干姜汤等中,温中,回脾胃之阳


最早《神农本草经》中只记载干姜。生姜在东汉时期与干姜区别入不同的方剂,在《名医别录》中被单独收录为一味药。


以前多认为干姜、生姜是姜科植物姜的不同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得到的药物。但是李时珍提出干姜用姜的母姜,生姜用姜的子姜。干姜和生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干姜、生姜的来源有区别


干姜、生姜都来源于姜科植物姜的根茎,可以说是一母同胞,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生姜为姜的新鲜根茎。


▲植株


在南北朝时,陶弘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生姜和干姜是来自不同产地的姜。

生姜生犍为(今四川犍为)川谷及荆州(今湖北荆州)、扬州(今江苏扬州),九月采。干姜今惟出临海(今浙江台州临海县)、章安(今浙江台州椒江区),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

从上文看出当时的生姜多用四川犍为,湖北荆州等地产的,干姜多用浙江台州等地产的。


在明代时,李时珍大大明确指出,干姜是用姜的母姜,生姜用姜的子姜。


母姜和子姜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就得从姜这个植物的生长状况来说了。植物姜在栽培时,以姜的根茎种植,生长过程中,会生出新的嫩的子姜,同时栽种用的姜不会腐烂而继续生长。所以,这个栽培时用的根茎称为母姜,新长出来的为子姜。


▲母姜


▲子姜


从李时珍之后,大多医生都沿用李大大的观点,认为干姜用母姜,生姜用子姜。


在四川等道地产区,其干姜和生姜的种植方式也有所不同,干姜栽种时需要培土,使成分积累在母姜上,不生子姜。现在由于长期的栽培,选育,干姜和生姜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品种,形态,成分等都有差别。


干姜、生姜药效也不同


生姜常作解表药,多用于止呕,散寒解热,治疗感冒初起等。


▲生姜


干姜现在归于温理药,它的主要作用是温中,回脾胃之阳。常和附子等配伍,助附子回阳。


现代研究表明,生姜、干姜两者的成分药理是有不同的。干姜、生姜所含的挥发油类成分不太一样。生姜所含挥发油总含量(主要解热成分)高于干姜。


总姜酚的含量也是生姜高于干姜,其中姜辣素等成分可以止呕,健胃。生姜止呕作用强于干姜生姜的抗炎、抗缺氧等作用弱于干姜。


同时干姜还常炮制后入药,一般用砂烫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称为炮姜,增强其止血的作用。


▲炮姜

小贴士:

干姜、生姜的来源、功效都不相同,干姜和我们食用的生姜更不是同一品种,干姜来源一般称为药姜,食用的姜的来源常称为菜姜,千万不要混用哦。


干姜、生姜采收加工有差别


现在干姜主要产自四川犍为、云南、贵州、山东等地。冬至前后采收母姜干燥即得。生姜南北地区均有产,立秋前后采收新鲜的姜的子姜入药。传统上认为四川,浙江等地产的姜较好,辛味较强烈。


干姜,陶弘景记载其加工方式是生姜经过流水长时间浸泡后,刮去皮后晒干。

《本草图经》中有言:“秋时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并不要求去皮。


后代本草记载也是有的去皮,有的不去皮,那么干姜到底是否应该去皮呢?


姜皮也可以单独做一味药,性辛凉,可以利水消肿。


▲姜皮


藏器曰:“生姜温,要热则去皮,要冷则留皮。”生姜皮性凉,生姜是否去皮对于药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干姜一般都没有提到。其实干姜不去皮,不容易干燥,故以前常去皮。但有对四川道地产区的干姜加工方式的研究表明,以低温干燥,不去皮制得的干姜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故现在干姜大都直接采收,不去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即可。


干姜传统以身干,质坚实,粉性足,白净,气味浓者为佳。做药用的干姜纤维多,水分少,气味辛辣,节间密,质实饱满。


▲干姜(图片由王永磊老师提供)


干姜分粉性和柴性两种。多认为粉性的干姜更好。普遍认为四川、贵州等地产的干姜较好。现代研究表明四川等地产的干姜较山东、广西、河南等所含挥发油、姜辣素等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同时李时珍提到“干姜以白净结实者为良,故人呼为白姜。”

小时候的记忆就带着一股浓浓的姜味,那是疯玩后衣服被汗水打湿后,奶奶捧着姜汤要我一口气喝下的味道。

长大后也没有时间也不会疯玩了,但是也有汗水打湿衣裳的时候,也不知道谁还会为我熬上一碗浓浓的姜汤呢?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本草真源愿与您一道播种希望,用脉脉温情,守望中华药魂。


END


本文参考文献:方文韬,詹志来等.干姜、生姜、炮姜分化的历史沿革与变迁.中国中药杂志,2017,4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