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永乐大帝27天子亲征

 梦想童年594 2017-12-27

演讲人:商传 

讲师简介: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社会史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明史、社会史研究。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中国通史·明代卷》合著、《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合著)的主要撰稿及组织工作出版专著《永乐皇帝》、《明代文化志》等,发表论文《试论明代民屯的几个问题》、《〈明太祖实录〉三修本的评价问题》等数十篇。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内容简介:永乐五年,历时三年,耗费大量人财物,精心编纂的盛世之典,《永乐大典》终于大功告成。可是成书之后,身为大明天子的朱棣却无暇审读这部旷世奇世。因为他此时的精力开始集中到北方的战事上去了。如果说永乐初年朱棣由于刚刚登极称帝,时局尚未稳固,他对北方局势还力不从心的话,那么如今天下大局已定,国库充盈,兵多将广,此时的朱棣面对日益复杂的北方局势时,有了更强的自信心。正在朱棣紧锣密鼓地谋划北方格局的时候,一个突发的大事件瞬间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情,朱棣将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

全文:

就在朱棣这部《永乐大典》修成的当年,北方出了一件事情,哈密发生了叛乱。朱棣非常警觉,为什么非常警觉?大家知道朱棣可是在北平,就是今天的北京做的燕王,北边的情况他非常了解。说那哈密也很远,在今天的新疆哈密这个地方,这是一个西北的地方,他怎么这么重视呢?朱棣知道怎么才能够安定北方,而哈密这个地方正好是他在北方控制和管理布局里面的一个重要的棋子。所以,朱棣当时就全力地处理哈密这个事情,很快哈密的叛乱就被平息了。平息以后呢,朱棣就正式设立哈密卫。哈密就成为了朝廷在西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重镇。他在西北搞这么一个重镇干什么呢?对付谁呀?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对付蒙古。

自从朱元璋派徐达北伐,攻克了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朝的残余势力就向北方逃跑,它自己就恢复到原来的那种部落的名号去了于是就形成了以鞑靼和瓦剌这两个大的部落为代表的一个蒙古族。实际上那个鞑靼,就是元朝皇帝的一脉相传的正根,瓦剌是当时元朝的一个强臣,就是重要的大臣分裂出去的。这两个部落分开了以后,他们没有力量南下,但是他们经常会骚扰边镇,所以也更明朝朝廷带来很多的麻烦。而他们自己之间又互相打仗,这两个部落你打我,我打你。也常年为争夺水草,争夺地盘经常发生战争,所以北方一直不是很安宁。朱棣他在北方做藩王,他知道这些情况,所以他就非常想解决这些问题。

朱元璋采取的办法是什么了?是慢慢往回撤,我就把这片草原都放任给你们,让你们在那边去闹吧,反正我们没有骚扰,我们国家稳定这就可以了。朱棣不是这么想的,朱棣想天下一家,我不光是在南京,在北京做皇帝,不管是草原,不管是大漠,不管是南方,不管是北方,我是皇帝,那都是我的臣民,都应该归我管。我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能让它形成这种局面。于是,他就开始向北方布局了。

解说:朱棣在北平担当藩王多年,对大明王朝面对的北方形势,认识非常清晰,在他看来明朝最大的敌人就是蒙古各部,只有从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对蒙古各部钳制,才是对明朝最有利的局面。因此在设置了哈密卫,稳定了西北的局势之后,朱棣开始准备向东北布局。永乐七年在南京登极不到两年的朱棣,急匆匆地回到了北京,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他初次着急呢?这与他的两次亲征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回到北京的当年,他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他分封了瓦剌的首领,把他们封为王。瓦剌当时有三个首领,他把三个首领都封为王,什么王呢?顺宁王。你看还是希望你们规顺和安宁。

贤义王,你要忠于朝廷,你要讲先贤,讲义。

安乐王,你们这样做到了,那就共享安乐,都很好。取名取得也都很有意义,做了这么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他希望瓦剌不要作为鞑靼这一个部落的帮手。他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对付鞑靼。

第二件事情,他在东北建立了一个机构,这个机构非常有名气在中国历史上。叫“努尔干都司”。可能有人没有听说过这个。努尔干都司在什么地方呢?,在今天的俄罗斯境内非常远的地方,这个地方深入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在库页岛和俄罗斯大陆的一个交界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明朝的力量,这只手一直伸到现在俄罗斯境内的这块地方去。这两边就形成了两只手,把整个蒙古地区给控制起来了。

第三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呢?第三件事情是就很有意思了,他选坟地,选了今天北京十三陵的长陵的这个陵址,开始建陵。建陵就是说我将来死了要埋在这。你不是在南京当皇帝吗?你怎么死了又埋在这了,中国的传统是什么?中国的传统是皇帝都要埋在自己主要的政治活动的地方。实际上给大家一个暗示,就是今后我的主要政治活动是北京了。他做了这么三件事。做完这三件事情以后,他继续地下深的工夫要把这个事情做实,哈密那边比较好办了。因为派去了自己可靠的人。那东北呢?不断地建立卫所。

清朝起家的,兴起的地方,建州卫就是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你看看多早啊。把这边都建立起来了,然后就把东北的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女真族,请大朝廷来接见他们。接见的时候谈什么呢?谈你们打猎怎么样?北方的生活怎么样?谈这些事情。这些大臣们听了以后觉得奇怪,说皇上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来了东西的使臣,老跟他拉家常,不谈正事呢?等到这些使臣走了,朱棣就教育他身边的这些大臣。说为什么谈这些,你知道吗?谈这些事情越谈越近。我懂啊,我在北方生活了这么多年,北方的情况我都了解,你现在见了他们不跟他这个,来了就问他们,你有多少人口,你那有多少土地,那人家一听,你这什么意思是不是想控制我,所以朱棣说,我们重要的是让他们相信我们,相信朝廷,跟着朝廷一起对付蒙古。在这样的一些布局问题都解决了,都安排好了的情况下,朱棣放心了。他觉得现在可以开始跟鞑靼,跟瓦剌这些地方谈条件,你们要归顺朝廷,要服从朝廷的安排,正确这个时候,北方就发生了一些小的摩擦,摩擦的过程中间就抓到了一些鞑靼的俘虏。朱棣说,把这些人都放回去,带上我的书信,再带上礼物,你们去见他们的首领,告诉他们说我们不要打仗,你们应该归顺朝廷。我们永修和好,大家都过安宁的日子不好吗?于是,使臣就带着这些俘虏,带着钱,带着信就去了。可惜,过了不久,就传回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什么不好的消息呢?人家不买账,使臣不杀了,不接受你的好意。朱棣一看这个,太没面子了。一心想跟人家和好,人家还不愿意跟你和好,不愿意和好只有一条路,打仗了。在这个之前,在没有布置好北方的布局之前,朱棣他不愿意打仗。他自己的位置还不稳呢,现在好,一切都文档了,都布局好了,我要跟你谈,咱们不要打仗,咱们好好过,你不接受,那对不起,这仗可以打了。于是朱棣就决心向北方用兵。

解说:朱棣对蒙古各部的政策,本来是以安抚为主,但是这次鞑靼部的挑衅让朱棣震怒了。经过永乐朝七年的苦心经营,经过西北东北的精心布局,朱棣有了足够的自信,他决心要教训一下桀骜不驯的鞑靼部。那么他会派谁统帅这支部队,这次战争与他的两次亲征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从这个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朱棣当时的心思是很谨慎的,他选择这些将领是什么人呢?主将叫丘福。这个人实际上我们听说过他的名字,因为他在靖难之役里边是朱棣手下的一员勇将。这个勇将已经是一个老将了,六十多岁了。给他配的副将,年龄也都不小了,最小的也有五十来岁了,不用年轻将领,为什么不用年轻将领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谨慎。年轻的将领好胜,气燥,比较容易骄傲。打起仗来不要命,不怕。但是很可能轻举妄动,造成失败。朱棣他很用心思,等到这些将领都选好了,他给这些将领们去做动员,告诉他们说你们一定要小心而再小心,千万不要轻敌,你们要拿出打老虎的力量来打兔子,那你才能够万无一失。如果你不做到这点,你们就有可能失败。教育再三,让我们想起来当年他第一次受命出征的时候,他爸爸朱元璋也是这么嘱咐他的,让他千万小心,千万不可以轻敌,一再第嘱咐最后他打赢了。他第一次出征就打赢了,大家都记得。现在他又这么嘱咐了他的手下的将领。这些人说皇上您放心吧,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令把这场仗打胜,于是这支人马浩浩荡荡地就出征了。

这个时候,北方的蒙古族,它的鞑靼部和瓦剌部之间刚发生一场战争,这个仗以后,瓦剌占了优势。为什么呢?瓦剌有朝廷的封号,都是王,他气盛。他认为我是跟朝廷一致的,是正宗,你不是了。所以这个鞑靼是打了败仗了,败仗就退回了自己的领地。什么地方呢?当地有条河,叫胪腒河,退到了这条河的附近。于是这支人马就逐渐逐渐地前进,就打到了这个地方。到了这以后,就发现蒙古人不在,并没有在这,抓着几个俘虏一问,俘虏说了,知道大军来了以后,他们就向后撤了,撤了几十里了。这些主要将士们一看,敌人害怕我们,已经撤了,说那好,我们去追击吧,于是就率军追击。这一来就出事了。

大家知道蒙古族他们作战的特点是什么呢?骑马,都是骑兵。因为它是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可是明朝这个军队它是怎么打仗的?他分两种,它有骑兵。但是更多的,大多数是步兵。如果大家骑兵和步兵一起行进,速度慢,但是它是在一起的。如果这个时候发起一个冲击,这个骑兵跑了,冲击上先去了,那步兵就落后了,于是这支军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当骑兵赶到了前方跟敌人对阵的时候,步兵没有到。也就是说,它自己的军队开始脱节了。等到跟敌人对阵的时候才发现,敌众我寡,人家是有准备的,人家退几十里地,人家就是要诱敌深入,然后跟你打仗的,人家不直接跟大军作战。怎么打?这时候有人就出主意了,说仗不能打了。为什么呢?说你去打,我们是以少去对付多的敌人,比我们多很多倍的敌人,没有胜算。那我们撤退。撤退敌人一定会追击,那我们就一败涂地。所以这个时候最好是在原地驻扎,修成营垒,固守,等着大军来到以后再作战。这不是很好的主意吗?

可惜的是,朱棣委派的这个主将丘福,虽然年龄大了,性格没变,有勇无谋。打仗很勇敢,但是没有什么智谋,立功心切。这个时候一看,既然是跟人对阵了,不用再等了,冲击吧。带着几千个骑兵就一拥而上,双方激战起来了。一个仗下来以后,人家是以多打少。所以又是有准备的,所以明朝的军队一下就被打垮了。丘福丧失了以后,这个军队被打败以后,打垮以后,就败退而回。后边的大军一看前边已经被败退回来了,就不敢继续前进,只好撤退,这时候鞑靼的军队就趁胜追击。最后,这支出征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一直到一个多月以后,才有残兵败将从北方回到了北京。

这个时候才知道了战败的消息,朱棣愣了半天,他自己说了,责任在我。是我用人不当,确实是他的责任,确实是他用人不当。这么重要的战争派出去的人这么草率地去作战。那怎么办呢?那只能再做第二次出征。第二次出征怎么打,如果我们再派一个人去,再打败了,那北方的局面已经不可收视了,朱棣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付之东流。所以朱棣在这个时候就下了一个决心,亲征。场仗就把朱棣这个人推上了出征的征途,不仅是推上了出征的征途,而且就注定了他的后半生将在战争中渡过。

解说:一般来说,两军交战,不到万不得已之时,皇帝本不用亲自率军出征,但是永乐八年丘福丧失,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却让身为大明天子的朱棣痛下决心,一定要率军亲征。但是这只是表象,那么到底是什么深层的原因,让他非得亲自劳师远征呢?朱棣将为这次亲征“处子秀”进行怎样的准备呢?

朱棣为什么决心亲征呢?我认为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他如果不解决北方的问题,他永远不得安宁,他必须想办法把他解决,而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敌人打得彻底服了,归顺朝廷了,这才能结束。现在让谁去他都不放心了,所以他决定自己去。

第二大家要知道,朱棣这个人,他自己有个北征情节。你想他年轻的时候,二十来岁就被他的父亲命令率军出征,在冰天雪地里边作战。他有这个情节。所以他觉得北征我可以打,我能做。他就决心出征了。

皇帝亲征这个大事,我想这里边有几条他必须得考虑到的。第一不能那么草率了,说我调点军队来,派一个大将,军队就出发了,不行。要做认真的准备,调动兵力,准备粮草。做好周密安排才能出征。

第二,朱棣要打的是鞑靼,所以他必须要得到瓦剌的承诺,他们不联合。瓦剌是已经归顺朝廷了,已经封了王了,那你要听朝廷的话,不能跟他合作。

第三,皇帝出去了,国家谁管啊。他得安排好国家大事,得有人来管国家的事情。

第四,要找一个好的时机,上一次派丘福出征,时间是在秋天。朱棣说这不是个好时间,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秋天水草丰富,北方马匹强壮,人也有斗志。正是最适合于北方作战的时候。什么时候不适合呢?春天。大家可以想想,经过了一个冬天,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粮食不够,草不够,马匹瘦弱,正是要等到春天以后,逐渐逐渐地恢复的时候,趁着他最弱的时候去打击他,所以朱棣这次选择的是春天。

就这样,他很快就把准备工作做好了,先是调集了各方面的军队来。选择了精兵,然后向北方运粮食。每隔十里,筑一个城,把粮食存在里边,等到打完仗回来的时候,就用这些粮食保证军队的给养,能够回来。派使者去瓦剌,很快使者回来了,说瓦剌表示完全跟朝廷站在一起,要帮助朝廷来打这个仗。形势也很好。

第三个国家的事情交给谁呢?太子,太子监国。你在南京,在皇宫里边处理日常的国家事务,我带着军队出征了,都安排好了,又定好了时间。于是这几个工作都做好了以后,朱棣就决心率师出征。

解说:朱棣此次亲征,率领大军五十万,可以说兵强马壮,气势如虹。而此时的鞑靼部得知大明天子亲征的消息之后,发生内讧,分裂成两个分支。既然如此朱棣的第一次亲征是否会首战大捷,凯旋而归呢?

朱棣的大军就这样出了北京的德胜门,走居庸关,就是今天向北走的这条线,一步一步地向北方前进。进展的速度很慢,但是非常沉稳,因为这种仗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一直到五月,朱棣的军队才来到了当年丘福丧失的地方。朱棣骑在马上在河边伫立良久,然后他分咐下边的人说,把这条河改名叫饮马河了,这个时候鞑靼的军队还不知去向,还没有找到。朱棣又率领军队过河,继续前进,终于遇到了鞑靼的主力。

虽然叫鞑靼的主力,实际上这个时候大家知道,它力量已经不够强大了,双方一接壤,很快就被朝廷的军队打垮了。打垮了以后,朱棣就率领军队向东追击另外一支已经脱离开鞑靼主力的这样一支军队,很快就把那支军队也给打垮了。所以这一场战争应该说朱棣的亲征是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明朝人对这件事情的评论不一样,有的人认为朱棣很有功劳,这一次是很必要的,而且取胜的。也有人认为,劳师无功,太费劲了。因为在草原上作战,你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跟你作战的敌人。还有一个是不跟你作战的敌人。谁呀?大草原。太大了,你带粮食,你能带多少。你带粮食多了,行动不便,没办法追击敌人。你的粮食带少了,回来就要断粮。朱棣这一次亲征到东部把东边的鞑靼那一支打败了以后再回师的时候,就已经断粮了,就没有粮食吃了。朱棣当时就让他的部下互相接济,他把他自己御用的粮食也拿出来给将士们吃。那个时候军队出征带的粮食是自己的,那我有这么多粮食,你要让我分一半给你,那是得有饱尝的。所以朱棣就说,你们先借给他,把有粮食的,借给没粮食的。

等到回去以后,加倍来偿还你。就这样,这支军队才回到了大营,才按照原来出征的路线一步一步地撤回来。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这种战争非常非常艰难,非常非常不容易。可是毕竟胜利了,回来以后庆功,一切好像都过去了。鞑靼也觉得自己没有力量了,也表示愿意归顺朝廷。我们刚才讲过,这个时候的蒙古族是分成两个部落的,一部分叫鞑靼,一部分叫瓦剌。朱棣要想控制这个北方,他是希望这两支的力量平衡。因为这两支力量他们互相是要攻占的,你抢我的地盘,你抢我的水草,他们之间也要打仗。他们的力量平衡,谁的力量都不是占上风,对于朝廷的威胁就要小一些,这一次朱棣把鞑靼打败了,把瓦剌封了王。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他是希望两支能够平衡,可是问题来了,你把这一支打败了,你支持了另一支,那支的力量就上升了。这支的力量就衰弱了。这支力量衰弱以后,那支就构成了对朝廷的威胁。虽然瓦剌被封了王了,但是他们仍然随时可能变化。不买你的账,照样骚扰朝廷,照样跟你的边关进行战争。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果然,瓦剌就强盛起来了,强盛起来以后他又把鞑靼打败了,这个鞑靼就来向朝廷求援。说这种情况下,既然朝廷说我们都是你的陈敏,那你来帮助我打瓦剌,这样一来,朱棣一看,这还得打。上一次仗打了,这次还得打,没有结束。于是,又有了朱棣的第二次亲征。

解说:永乐十二年,也就是朱棣第一次亲征四年之后,朱棣的第二次亲征开始了,与第一次亲征相比,这次作战困难更多。因为瓦剌部这次是倾巢出动,他们横跨千里,从瓦剌本部袭击鞑靼,并大败鞑靼部,斩获颇多,力量比较强大。那么面对这个强劲的对手,朱棣将做怎样的准备,第二次亲征的结局又将如何呢?

朱棣确实有北方作战的经验,所以朱棣他有很多布置,我们今天看起来很有意思的。他这么命令的,他在命令里面说什么呢?他讲了这么几,五条。他说如果我们出征路上,看到了黄羊,骆驼,还有野鹿惊跑,突然受惊跑了,一定要报告及

第二条凡是看到有尘土飞扬,不管是刮风,还是野兽跑造成的,要报告。

第三条,凡是看到马粪,驼粪,或者是丢弃的东西,衣物,要报告。

后边两条更有意思,愿望,远处看,有似动物非动物,似人非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看不清楚,报告。你不要说不知道是什么算了吧,不行,这要报告。

还有一条夜晚看见火光,不管是火不是火,是人火还是鬼火,都要报告。

你看他这个命令布置得多精密啊,为什么这么精密地布置啊,紧张啊。这都可能是敌情,发现了不报告,敌人突然出现了,那个骑兵是很快的。那就很可能失利。在这么精心的准备下,跟瓦剌打了一场什么样的仗呢?非常非常惊险的一场仗,史书上只用了四个字“危而复攻”。什么意思?就是打到了很危险的程度,又重新组织军队再继续打,才把这场仗打赢。这场仗作战之前,朱棣很高兴,觉得有了上一次打仗胜利的结果了,所以这一次,带着自己最喜爱的孙子,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一起出征的。结果呢?在战争的过程中间,朱瞻基就被敌人包围了。周围的部队拼死地打破了这个包围,才把朱瞻基救出来。险遭不测,自己最喜欢的孙子都茶点牺牲在战场上,这个仗打得多激烈啊。

所以,这场仗打完了以后,朱棣心有余悸,余悸到什么程度?余悸到他回到了北京,他应该马上从北京回南京,因为那个时候的国都在南京。他没有能回南京,病倒在北京了。一场仗打成这样一个结果,有没有作用呢?有作用。为什么呢?因为在这场仗的过程中间,瓦剌的力量确实给削弱了。战后没有几天,瓦剌就派史臣向朝廷上贡,而且讲我们愿意安定归顺,不再出事了。

鞑靼的力量比原来强大起来了,有效果。可是这个效果的付出也是相当大的。朱棣在北京病了多久呢?两年。躺在北京两年没有能回南京,这两年他悟出来一个道理,他觉得这么干不行了,太难了这个事情,可是他又必须去解决这个事情,他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下一次再说,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