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讨粤匪檄》:世上没有完美的事,要想成功需懂得权衡利弊

 我的书海601 2017-12-27

檄文,一般指一些公开声讨性的文章。古时候战争的作战双方,为揭露和批评对方的恶劣行为,表明自己是正义讨伐,也为鼓舞士气和凝聚民心,经常会在大军出征前发布声讨檄文。这在《三国演义》中经常见到。古代留下的檄文很多,如有《讨王莽檄》、《讨曹操檄》、《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李自成檄明臣庶文》等。

晚清曾国藩为对付太平军而编练湘军,当湘勇即将练成开赴战场之际,曾国藩也要写一篇檄文,他要堂堂正正的讨逆,他要轰轰烈烈的建功,他要写一篇比骆宾王《讨武曌檄》更有文采、更有气魄的檄文!

提笔,反复斟酌,涂来改去,最终完成了这篇《讨粤匪檄》。檄文中他先是揭露了太平军起义以来的恶劣行径,将太平军痛骂了一顿。然后他开始以孔孟的儒学伦理使勾起读者的共鸣,然后又揭露了太平军捣毁孔庙、焚烧儒学典籍等事来激起读者的公愤,然后顺势说到自己是“奉天子之命”讨逆,目的是卫道保教,然后又说了一些鼓舞士气、表决心的话。

这样一篇构思和行文都堪称完美的檄文,按说无论是在战争的实用性上,还是在文学史上,都是一篇被广为传颂的“名著”。檄文发布后也是被四处张贴,弄得人人皆知。但是随后却引来了一些人的非议。其中之一便是名士王闿运,当他直接找到曾国藩,明确指出其中两点不当:

1、此前太平军已发布过檄文,说满人是夷狄要“誓扫胡尘”,曾国藩再发讨逆檄文应该针对此内容进行声讨,但曾国藩却绕过了它,而谈一些孔孟人伦,显得力道不足;

2、曾国藩把出师目的说成是“卫道护教”,而非“勤王”旗号,这样置皇帝、朝廷于何地?容易落人口实!

王闿运说的没错,事实上这篇檄文发布后不久,朝廷便有人开始议论曾国藩的初心,本来满清朝廷对汉人就一直严加防范,现在更加剧了其对曾国藩及湘军的戒心,这也为曾国藩及湘军的最后结局埋下了隐患。

但其实曾国藩不是没想到要针对太平军的夷狄之说进行反驳,因为都是华夏版图之内,这种说法明显就是地域歧视,但这方面不太好措辞,于是就避开了这个问题。而曾国藩本就是文人带兵,在他的思想意识里,孔孟之道、儒家学说对人心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从这一点来争取人心,一定能够激起天下读书人的共鸣,而且他也比较擅长写这方面的内容。这样他的旗号就成了卫道护教了。

对于王闿运所提到的这样会引起清朝廷的戒心,这一点他或许真没想到。但我们细细想想,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卫道”的旗帜确实比“勤王”要更能鼓动人心。

太平军所在的地区都是江南,在江南汉人居多,汉人确实对孔孟之道的在乎程度要远大于对清朝皇帝,毕竟皇帝远在北京,天高皇帝远。另一方面,江南文人是曾国藩要重点笼络的,湘军就是文人集团领兵,争取到文人也就占据了舆论上风。再者,当时清朝已经腐败多时,普通百姓对朝廷的好感已经所剩无几,不然也不会有太平军,打起“勤王”的旗号,根本没有号召力,反而人们更愿意加入太平军。

我认为曾国藩也一定想到了这些,相比于清朝廷的猜忌,争取人心壮大队伍以赢得战争的胜利更重要。清廷对汉人防范已久,即便他打“勤王”旗号也无法避免的被防范。况且此时此刻,即便清廷要防范汉人,也需依赖汉人,所以“卫道护教”旗号所带来的利,要绝对大于清廷猜忌、防范所带来的弊。

所以不同于以往,他选择了打“卫道护教”的旗号,这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曾国藩的斟酌再三写出的檄文也不可能完美,要想成功就需权衡利弊,懂得做好取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