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元取向的清代行书

 明远小筑 2017-12-28

清代书坛可以用集大成来形容,呈现出篆、隶、楷、行等诸体并行的局面。前期主要是帖学一统天下,承明代遗风。中期碑学兴起,对帖学形成冲击,逐渐出现了以碑入帖的趣向。晚期则碑学取代帖学而占主导地位。

说在前面:此篇文章只代表版主个人见解,且主要目的是为了起到热烈讨论的作用`﹀` ,各抒己见,版主择深远意见(且符合版主口味)的留言为置顶,望能得到大家踊跃阐述。

版主一向认为中国书法史上有两次巅峰,一次是以钟繇二王等引领的第一次魏晋书法高峰,第二次便是清代以王铎(略有争议)、傅山、何绍基(版主的爱豆自然也必须要放进去)等引领的第二次高峰。只代表版主个人浅见,切勿深究。因为关乎讨论,所以版主适当用严肃的态度来写此篇公众文。

清代书坛可以用集大成来形容,呈现出篆、隶、楷、行等诸体并行的局面。前期主要是帖学一统天下,承明代遗风。中期碑学兴起,对帖学形成冲击,逐渐出现了以碑入帖的趣向。晚期则碑学取代帖学而占主导地位。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竟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基本概括出清代行书的发展概况。

清代初期延续明代末年表现主义书风,代表书家为王铎、傅山等。傅山提出了著名的“四宁四勿”的理论:“学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傅山行笔善用涩笔,老练凝重,生气郁勃。但这并不是江湖丑书的理论基础,版主见过许多以此为借口的书家,写的歪七扭八并无参考依据,倘使说丑书不入俗人之眼,且可变化多端并充满灵性,并非一味的充斥着拙的技法。

傅山《丹凤阁记》

清代中期,帖学盛行,行书以帖学为主。康熙、雍正时期,查士标、沈荃、张照等以帖学为主,伤于柔媚、婉弱。为救时弊,他们在学董的同时兼习米芾,因此也有厚拙、雄强的意味,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张照、笪重光、恽寿平、米汉文等。另外对主流社会习尚怀有反叛意识的书家有龚贤、朱耷、石涛,他们表现出与时风不和的个性面目。(版主之所以标红色重点就是因为其欣赏每个时代反叛追求改变之人,他们为书法艺术的进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张照的行书取法颜、米、黄,多以楷行面世,遒劲隽利,天骨开张。被誉为“羲之后一人”。

查士标《行书立轴》

张照行书七言联

朱耷题画轴

雍正前后出现反叛意识,涌现出了一批想摆脱董其昌书风造成温吞局面的书家,毕竟几千年的二王统治下造成的审美疲劳无法越雷池半步,使得他们的书法呈狂放、稚拙、生硬之态,表现出对于帖学的反动,代表人物高凤翰、金农、郑板桥等。高凤翰隶书有行草笔意,郑板桥结合三种以上的书体,创作出所谓的“六分半书”。这类书家,其笔下多有野逸的山林之气,迥异于生气困顿的馆阁书法,给当时的书坛带来一股生气。

金农《题何礼康活埋庵十韵》

请将手机横置。

郑燮《行书页》

清代末期碑学兴起,行书逐渐取法碑学。道、咸、光、宣四朝时尚大变,碑学横行,帖学遭冷遇。版主的爱豆何绍基说:“余学书从篆分入手,故于北碑无不习,而南人简札一派,不甚留意。”邓石如、包世臣、何绍基、张裕钊、赵之谦、翁同龢、康有为、吴昌硕等是此期代表书家。

大概简括一下:邓石如(1743—1805)的书法成就主要在篆隶和篆刻上,但在行书方面也有自家面目,他以篆隶笔意作行书,气势磅礴,金石味十足。何绍基(1799—1873)善于将习碑的收获融入行书。张裕钊(1823—1894)行书表现出峭劲。赵之谦(1829—1884)是将北碑融入行书的成功者,其行书表现书柔婉之趣。吴昌硕(1844—1927)的主要成就在大篆,深得《石鼓文》形神。他用大篆的笔意做行书,雄厚恣肆,酣畅淋漓。康有为(1858—1927)行书主要取法北碑,不拘泥于起止转折等细节的准确和规矩,显得大气磅礴,苍老生辣。

邓石如《行书轴》

何绍基《扇面》(何绍基之前公众文有详细介绍他及版主临习,大家可以查阅之前的历史消息。)

张裕钊《行书立轴》

赵之谦《行书手札》

康有为《行书手札》

写在后面的总结:

关于碑学与帖学

碑学派和帖学派之间的年代分界大约在嘉庆、道光年间。嘉庆、道光之前的书法多是帖学,嘉庆、道光之后书法碑学派逐渐鱼贯而出。碑学派兴起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清代大兴文字狱,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杀身之祸,在学术上偏向考古,而当时墓志也大量出土,使金石学得到迅猛的发展;二是清代科举取仕,“馆阁体”书法流行,乌黑、方正、光亮的书体,形式单一、了无生气,因此物极必反,碑学派取代帖学派是大势所趋;其三是阮元、包世臣、邓石如极力鼓吹碑学,从理论上为碑学的发展推波助澜。

某校书法研究生考试试题其中有一题,版主觉得可以赠送予所有辛苦习书之人:米芾有言曰:“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别为一好萦之,便不工也。”

[ 撰文:傅博]

[ 临习图片:傅博]

[ 编辑:傅博]

[ 未经作者允许,随便转载 ]

善之书屋

感惠徇知,时和气润

纸墨相发,偶然欲书

---《书谱》唐·孙过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