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语音的发展 一、语音发展的原因 1、社会的发展变化。如 r的发音与社会地位分层(美国拉波夫) 2、发音上的省力。西北方言中[Au]=[]/[o] 3、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文白异读:学 xué/xiào(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随着词汇的增多,同音词越来越多,便产生了转变为双音词的趋势。) 二、了解与研究语音发展的途径 1、古代文献资料。如古代诗歌等。 2、文字。上古无轻唇音。中古声母 36个:闷、们、焖、扪(明母),问、闻、阌(微母)。 3、方言、亲属语言间的差异。 三、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1语音演变规律无例外理论 十九世纪西方语言学家曾提出语音演变规律无例外理论,也即任何语音的变化都是规律性的变化,即便那些表面看来是孤立的、个体的变化也都能找到相应的规律。 2语音演变规律的表现
古汉语(全)浊音清化的规律:原平声(现分阴平、阳平)分化到同部位送气清声母中,原仄声(上、去、入)分化到同部位不送气清声母中。 如: 分化结果:汉语声母系统简化。 3语音演变规律的特点 (1)条件限制。 例如:北京话的尖团合流问题。 见组、精组→细音(齐、摄)→舌面音 在地域上表现为:
(2)时间与地区的不平衡。 例如:汉语方言的尖团分合问题。 汉语方言中,凡是古代“精、清、从、心、邪”五母的字,现代的韵母是 i[i] /u[y]_ 或以i[i] / u[y]_起头的字,叫做尖音字。凡是古代“见、溪、群、晓、匣”五母的字,现代的韵母是i[i] / u[y]_或以i[i] / u[y]_起头的字,叫做团音字。 不论两组字的声母具体读什么音,只要它们能成系统地分开,我们就说这个方言分尖团;只要它们合为一类,我们就说这个方言不分尖团。 (3)系统性。 例如:中古咸山摄韵母的读音。 四、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1、语音对应关系:方言或亲属语言间意义上相同或相关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系统性差异。 ※例如:德语中音节开头的塞音[t]演变成塞擦音[ts‘],例如:tide : zeit、twenty : zwanzig、ten : zehn、to : zu、tile : ziegel 2、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 第二节:语法的发展 一、组合规则的发展 例1:先秦疑问代词做宾语在动词前,人称代词做宾语在否定句时在动词前(现在在动词后)。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天罕》 例2:比较句 介词结构在形容词后(现在在形容词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蓝更青) 例3:数量词 以前没有量词(现在有量词)。 一椅,一桌,一抚扇。人二。(两个人)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1.形态:英语衰微/德语保持/俄语丰富 2.语法范畴:性、数、格的消失 3.词类:汉语量词的产生与增加 三、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类推(analogy):历史比较语言学术语,指语法中的例外形式变得整齐规则的过程。类推是语言演变的主要倾向之一。 类推过程及规则:A:a==B:b中,B:b本为不成立的,但受到A:a规则的影响,逐渐变得被人接受起来。例如英语中,student:s==cow:s,本来cow复数的原形式是kine,后受一般规则的影响,开始向一般规则靠拢,最终变成了cows,取代了kine。 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样式 1、新词的产生 2、旧词消失 3、词语替换:白话文双音节词替换古语单音节词,如学习=习。 二、词义的演变 1词义演变的原因 (1)社会的变化,客观现实的变化,人们对客观现实认识的不断变化,都会引起词义的变化。 (2)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也会带来词义的演变。如:汤:热水;丈人:“老人”缩小为“岳父” 2词义演变的结果 (1)一些词的词义概念外延扩大了。 如:江:长江。 河:黄河。响:回声。 (2)一些词的词义概念外延缩小了。 如:瓦:炼制土器的总称。 臭:气味儿。 坟:土堆。 (3)词义由一种意义转移为另一种意义。 如:闻:听。(耳→鼻:嗅) 涕:鼻涕(眼泪)。 脚:足(小腿)。 词义演变的结果并不是单纯的、单一的,有时彼此有交叉。 如:寡:无夫的老年妇女(秦汉前,指人); 妇女死了丈夫(西汉,指一种现象)(既扩大又转移)。 臭:气味儿(名词)→气味难闻(形容词)(既缩小又转移) ※词汇以后部分的思考题 1、汉语词汇研究综述。 2、对比语言学与英汉词汇对比研究。 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4、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5、汉语缩略语研究。 6、“三个平面”在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意义、价值。 7、语用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8、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9、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 10、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评判词组本位、词本位、语素本位、字本位。 11、汉字改革历史及评判。 12、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11、汉语方言研究综述。 12、汉语规范化研究综述。 13、汉语借词研究。 14、语言接触与语言(方言)的历史演变研究综述。 15、试论语言中的类推机制。 学完,记得签到哦! 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