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 | 第二届汉语词汇史青年论坛综述

 許學仁 2019-12-04

2018年11月在浙江大学召开了首届汉语词汇史青年论坛,举办论坛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汉语史专业青年学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进一步推动汉语词汇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2019年11月17日,第二届汉语词汇史青年论坛在闽南师范大学逸夫楼举行。本次会议由闽南师范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汕头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嘉兴学院等1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就汉语字词关系的历时演变研究、汉语核心词演变研究、汉语词汇语义演变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厦漳地区高校的部分研究生列席本次论坛。

主要与会学者与部分学生合影

在为期一天的议程中共举行了四场报告,学者们围绕汉语词汇史研究的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论坛现场

第一组报告由张定主持

真大成在《“屈丐”辨异及“屈孑”名义一一兼谈名称中的词汇史》一文中认为,东晋十六国时期有“赫连勃勃”,《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记载北魏明元帝改其名为“屈孑”,因此《魏书》称“赫连屈孑”,而同书中又称“赫连屈丐”,一人而二名歧出。“屈丐”当为“屈孑”之误,“屈孑”为北人口语所使用的贱称,表示轻视、忽视。中古时期某些名称(人名、地名、物名)恰好是当时实际语言的反映,某些名称则是历史语言事实的积淀,可利用中古时代名称来探寻蕴含其中的词汇史信息。

龙丹做了题为《中古“油脂”语义场及其类型学研究》的发言,认为“油”是中古“油脂”语义场的新词,它和水有一定关系。从类型学的视角来看,油脂义可引申出“用油脂涂抹”“肥腻的”“有光泽,光润”“油滑(用于人及其行为)”“肥沃”“美味可口”“油水,利益”等义,表现出人类思维的共性特征。人们对动物油和植物油的区分及对动植物油的不同喜好也反映出语言是一种世界观的哲学理念。

(左起)真大成、龙丹

张愚做了《语义语法互动视阈下汉语“迷惑”在中日文献中的词义演变》的发言。他通过研究汉语中的“迷惑”一词,从语义语法互动角度考证该词传入日本后的语义演变过程,剖析其新词义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及渗透程度。他发现汉语借词的词义演变与其句法功能、词类变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系统分析两者间的互动关系,对了解域外汉语借词词义的传承及演变有着非凡的价值。他在文章中通过语法语义互动的视点,结合实证考察的方法,探求“迷惑”词义在古日语及汉语中的演变状况,力求为今后的汉语史及中日词汇交流史研究提供新的样本。

张海媚报告的论文是《从“东西”语义场主导词的更替看方言词汇层次的复杂性》,认为“东西”语义场的词语从古至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古代汉语主要有“物、物事、物件、东西”等,现代汉语普通话主要用“东西”,方言情况较为复杂,据已有材料发现主要有“东西、物件(儿)、物事、物(儿)、家伙、毛、嘢”等。从其共时分布看,“东西”为通语词,其方言词汇层次并非都能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探寻踪迹。“东西”义词的历时演变可以说明方言词汇层次的复杂性,而造成这一复杂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历史的演变、民族迁徙和方言新创。

(左)张愚(右)张海媚

张荣荣

张荣荣做了《粤方言词“细蚊仔”中“蚊”的本字考》的发言,认为粤方言词“细蚊仔”为“小孩儿”义,“蚊”的本字有是“蛮”“民”“蚊”的观点。通过梳理该词的文献用例,认为它产生于清代,早期词形为“细蚊仔”“细文仔”;根据方言词理据探寻时采用的同义词互参法,推知“细蚊”“细人”“细农”三者结构、意义相同,语素“蚊”的意义与“人”“农”相同或相近;结合清代粤方言文献“文”“蚊”可做英文man记音字的用法,认为“细蚊仔”中的“蚊”是英语man的记音字。

张定(左起二排第二人)与张荣荣(左起三排第五人)讨论文章内容

第二组报告由龙丹主持。

范常喜在《成都天回医简〈诸病症候〉“廔”“斯”非齐语说》中,利用成都天回医简《诸病症候》的材料,看到其中的“瘘”与“斯”均非齐语词,原整理者所释不确。他认为“廔”当作“瘘”,指颈踵;“斯”当作“嘶”,指声音嘶哑。二字所在简文“至其廔音而斯不治”当断句为“至其廔(瘘),音(瘖)而斯(嘶),不治”,指病情发展到胫踵喉痈之时,瘖哑失声,则无法治疗了。范常喜还对简文中的其它难字及简文做了释读。

范常喜(右一)与胡波(左一)进行讨论

张定报告了《“门窗”类词语多义性的类型学视角》,他在词汇语义类型学的视角下,根据若干语言中“门窗”义词语的多义性表现,尝试概括这类词语语义演变的共性和特性、路径和方向,并就相关现象做出解释。其初步结论有:(一)语言中表“门”的词语普遍较容易区分出类似现代汉语“门”的两个义项,“窗”的词语则相对较难区分出来;(二)语言中表“门窗”义的词语常常还表其他不同的意义。背后的原因是“门”侧重“出入”而“窗”侧重“采光通风”,同时,建筑物中必备要素的“门”,其重要性大于辅助装饰性的“窗”;(三)系统的多义性往往具有普遍性,而非系统的多义性一般具有更多的特异性;(四)词汇语义类型学的视角可以发现一些细微之处,如古汉语的“扇、扉”都只有类似“门扇”的义项,这可能暗示了语义演变的先后方向。

胡波报告了《先秦两汉“屦”、“履”更替考一一基于简帛和异文材料的重新考察》。先秦两汉表示“鞋子”义的名词主要有“屦”、“履”两个,它们曾发生过历时替换,但现有成果对简帛文献和同义异文材料的重视度不够。他通过结合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与简帛材料,从同义异文的角度重新考察“屦”“履”的演变情况。胡波认为,“履”的“鞋子”义产生时间就是在战国晚期。他强调研究先秦两汉常用词的历时演变,应当采用“二重证据法”,即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材料进行综合考察,相互印证,同时也应当重视同义异文材料的佐证作用,这样考察出来的常用词演变情况才能更接近于语言事实,结论才会更准确和全面。另外,从事汉语史研究时,分析语料一定要注意确认有效例证,以避免“假例”的问题。

      (左起)范常喜、张定、胡波

张坚在《文白异读与词汇演变、词汇层次》一文中,利用19世纪西方传教士潮州方言文献,对一百多年来潮州方言词汇的演变进行了深入考察,讨论文白异读与词汇演变、词汇层次的关系。他观察了潮州方言中词汇的文白异读之后发现,文白异读与词汇层次二者并不具备相关性,由于词汇的演变,方言中的文白异读常常发生消长变化。由于借入词汇的时间早晚不同,早期的通语词汇有可能读文读音,晚期通语词汇则反而读白读音,二者经常发生错位的现象。

张坚

贾燕子做了《词汇类型学视域下的汉语温度词研究》的报告。她参照已有研究成果,借鉴词汇类型学的理论框架,考察了汉语温度概念域的组织结构、温度词的词汇语义与语法特性的相互作用及跨域扩展模式,总结了汉语温度词在历时演变及共时分布中所呈现的跨语言共性与个性特征。她认为汉语温度概念域的组织结构、汉语史上温度概念域的中心词不同历史时期会有所不同。一种语言的温度词可以分属不同的词类,不同语言在温度概念的词性归类方面各不相同,比如许多语言缺乏温度形容词。无论在共时层面还是在历时层面,温度意义通常与其他意义相关关联。贾燕子的报告重点讨论了汉语温度词的词类及句法表现、汉语温度词的语义扩展模式等问题。

贾燕子

第三组报告由范常喜主持。

殷晓杰做了《汉语“店铺”义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的发言。她认为,“店铺”义词属于汉语常用词范畴,关于这组词的断代和历时演变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整体而言还比较零散,不少问题尚未涉及或未展开讨论,如整个“店铺”义词的历时演变详貌与方言地域流变情况仍不清晰,“店铺”义词的本义及其常用义的来源、引申过程等问题也有待考证。据初步考察,她发现上古“肆”是表“店铺”义的主要用词;中古“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店”初现并逐渐侵入“肆”的义域;唐代用“店”,且大量用例是指称“旅店”的,“铺”“行”“坊”相继出现;宋代之后“店/铺”共用,但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区别;明清时期“肆”基本消亡,“店/铺”竞争达到高峰,地域分布上最终形成“南店北铺”的格局。“廛” 多表设肆之地,较为古老,用例较少;“行/坊”最晚出现在唐代,但指称范围有限,在宋代发展最盛。现代方言层面,北方用“铺”,南方用“店”,承继了明清地域分布上的特点。“行”与“坊”在现代方言中的使用频率远不及“店”与“铺”,并非“店铺”义的主要用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主要说“店”不说“铺”。

(左起)殷晓杰、洪帅

洪帅在《“睡觉”的成词与结构转变及“觉”的演变》一文中认为,“睡觉”是个日常生活用语,对其成词时代有三种说法:明代中叶说、北宋说和晚唐五代说。在考察文献和前人学说的基础上,他提出“睡觉”成词于宋末元初。对于“睡觉”的结构,首先要区分是词还是短语,历史上“睡觉”经历了从短语到词的演变,其结构也经历了两次转变。“睡觉”的变化是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睡觉”在宋末元初由词组变成词,结构上由动补变成了并列,到清代则变成了动宾。这期间伴随着“觉”的音变和词形变化。所带来的启示是,词汇变化是个系统工程,一方面的演变也往往结合着其他方面的调整。在研究词汇演变时需要有全局意识,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抓住词语变化的本质,有助于认识语言事实,描写语言发展规律。

洪帅(左一)与殷晓杰(右一)讨论文章内容

许红菊报告的论文是《“动静”等词偏义性质与成因再探》,基于对“动静”“好歹”“长短”三个词的历时语料调查,发现“动静”等词的语义偏移现象主要跟“有/无 N”格式有关。中性词进入“有/无 N”格式的述位中,一般会发生语义偏移。“动静”等词均在其词汇化后形成了“……的情况”义,并出现于“有/无 N”格式的述位中发生语义偏移,其实质是一种中性词的语义偏移现象。以“动静”为例,当其用作“有”的宾语时,未传递任何新信息;当其用作“无”的宾语时,则又不符合逻辑。偏移语义是通过语用推理形成的,其在高频使用中发生固化和进一步引申,形成偏义义项,形成途径当属于词义引申的范围。“动静”偏“动”、“好歹”偏“歹”、“长短”偏“短”的原因是因为偏指的语素义在语境中具有更高的信息价值,属于认知上的肯定项,且其与偏移意义在认知上更为接近。

杨继光报告了《认知视角下的同素异序词演变研究初探》一文,认为不同学者对同素异序词有不同的称呼,如“字序对换的双音词”“双音词的交替形式”“序位颠倒的同素词”“同素反序词”“同素逆序词”“同义逆序词”“反序复合词”“倒序词语”“颠倒词”等,指的是构词语素序位互逆的同素词,以双音复合词为主。这是一种在汉语中较为常见而其他语言中罕见的构词形式,较有研究价值。他在研读清代奏折的过程中,发现有较多同素异序词语。他以清代奏折为语料基础,从认知视角讨论了同素异序词。

陈练军报告的论文是《汉语史各时期如何用词法表达整体部分概念》。他认为,整体部分语义关系在很多语言中都有体现。汉语史不同时期整体部分概念的表征形式、数量、出现频次等存在着历时的变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古今如何给事物切分出部分,历时的变化表现在三方面:(1)以系统部分为主到以分解部分为主的转变;(2)以规范部分为主到以任意部分为主的转变;(3)具有整体部分关系的社会客体多于自然客体。另一个是古今如何用词法表达整体部分概念。上古时期,整体部分语义关系在语言表达系统中不凸显,需要凸显的部分概念常用单音词来表征,与之相关的整体概念往往不单独使用显性的语言符号标示出来。用于表征整体部分概念的单音词称之为原子型表达式,相应概念在现代汉语中多用复合词来表达。他认为不同类型的整体部分义复合词的产生和发展,不能仅用双音化或从综合到分析的类型变化来解释,还可能和汉语词汇构式的历时演变有关。

(左起)许红菊、杨继光、陈练军

第四组报告由殷晓杰主持。

穆涌做了《近代汉语“会”之情态语义新发展》一文的发言。根据他对古代语料的调查,认为“会”的情态语义出现于中古时期,是由上古时期的[相合]义发展而来。中古时期的“会”具备了“认识”、“动力”、“道义”三种情态,用作认识情态时,表程度最深的“必然”义。到了近代以后,“会”的情态语义出现了两个非常大的发展。一个是唐代开始产生“能力”义,表示“有能力做”,继而发展出“善于做”。另外一个发展是宋代以后出现表“可能”义的认识情态,而且这种用法日益增多,直到今天。而中古时期表“必然”义的“会”却自唐代以后逐渐衰落,至宋近乎消亡。那么,“会”之“可能”语义是如何产生的呢?是来自于中古时期表“必然”义的“会”,还是来自唐以后表“能力”义的“会”,作者尚难以定论。

张春雷报告了《再论“生口”“牲口”的相关问题》一文,认为“生口”不仅可以指称“活人”,而且可以指“活的牲畜;牲畜”。“生口”的本义是“活人;活口”,由于“口”也可以指代牲畜,故也可表示“活的牲畜;牲畜”之义,这个意义引申的动因比较清楚。“生口”按照其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外平民失去了自由民身份,包括战争俘获和别国统治者通好时的赠与;另一类是本国平民失去了自由民身份和户籍,包括被拐卖和掠卖者。对其比较准确的界定应该为“生口”,本义为“活人;活口”,属于偏正式复合词,是对来源于战争掠夺、暴力抓捕、诱拐、进献的,失去户籍,被官方控制的,或者没有固定在私家名籍下,可以自由买卖或赠与的这一类活人的统称。由于“生口”的来源多为战争中获得,故有“战俘”义,又因为其去向多为奴裨,故又有“奴仆”义。

肖模艳做了《语气副词“难道”的生成及系统内发展变化(公元13-19世纪)》一文的报告。她结合前人对“难道”的生成过程进行讨论,结合语言事实发现,“难道”也同样面临其话语标记生成过程语焉不详的问题。她认为,“难道”作为话语标记在元代还没有发展成熟。据《朴通事》的例证可推测,作为话语标记的“难道”大约出现在元末明初。同时她还对“难道”和“早难道”是否存在替换关系提出了思考。

(左起)穆涌、张春雷、肖模艳

张美兰教授做会议总评议

自由讨论环节由殷晓杰主持,张美兰教授作为总评议人对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张老师表示,很高兴能参加本届青年论坛,并和青年学者一起研讨汉语词汇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她很高兴看到青年学者逐步将学术薪火传承了下来,认为本届论坛讨论的议题比较集中,研究的语料范围从传世文献扩展到出土文献,从汉语词汇的演变扩大到汉语词汇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语言中的传播和演变,进一步拓展了汉语词汇史研究的视域,是对当前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有益探索。本届论坛既有扎实的字词考证,也有翔实的词汇演变个案研究,还有较为前沿的词义类型学、词汇构式等方面的讨论,学术交流非常充分,收获良多。张老师认为,当前对汉语常用词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已有相当成熟的做法,现在需要思考如何进一步挖掘语料,如何更深层次地探讨汉语词汇演变的方方面面。最后,张老师对与会学者表达了殷切的期待,祝愿汉语词汇史青年论坛越办越好。

与会学者认真聆听张美兰教授评议

最后,陈练军作为承办方代表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本届会议得以顺利举办,感谢来自各地的青年学者的大力支持,尤其感谢张美兰教授出席本次论坛并担任总评议人,也感谢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会务组同学的鼎力支持。衷心期待汉语词汇史青年论坛能发展为汉语词汇史研究者相互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届论坛的论文既有宏观视域的前沿问题的探讨,也有微观视野下词汇史个案的研究。学者们或依据新的文献资料重新审视词汇史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或采用跨语言视角进行对比研究,还涉及词汇的历史演变、地域分布等问题。论坛上各种研究观点和方法相互碰撞,最后在讨论热烈中落下了帷幕。下届汉语词汇史青年论坛将于2020年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承办。

(本文转自公众号“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