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让教育实现“私人订制” | 观点 | 数据观 | 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

 博容书屋 2017-12-29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16-12-09 11:09:03 作者:刘畅

  2013年,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火遍全球,“大数据”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其实,教育领域也有大数据,像“一起作业”这个平台现在有4000万注册用户,每天有上亿条作业行为,积累了500TB容量的行为日志,并且这个量级还在每天持续增长。

  不过,我们的数据并非只是单纯的积累,还会在覆盖量、追踪的时长、频次、数据的颗粒度等多个维度不断打磨提升。另外,数据的价值高低不是单纯地去比较数据的大小,而在于能否把数据关联起来发挥协同的作用,并围绕大数据建立生态圈,把数据在各个维度的贡献叠加。好数据的关键是使用者能否合理利用数据的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大数据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入手,帮教育实现“私人订制”

  在学校教育方面,大数据能帮助教师从经验式教学转向数据驱动教学,从解决班级共性问题到解决学生个性问题,从关注学科知识到关注孩子能力成长,帮助教师从“教书”向“育人”进行转变。例如,中关村二小的老师在作业布置中对知识点结构、能力的关注度更高,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和自学程度比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高,而家长打开作业报告的次数也很活跃。可见,大数据让个性化学习触手可及。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是每个人都使用一样的教材,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定制教材,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在家庭教育方面,过去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以及人生的规划,只能靠主观、感性的观察。有了数据的积累后,从孩子学习数据到心理测评数据,大数据会越来越多地帮助家长更了解孩子,更合理地规划兴趣,更客观地选择科目和专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将从“对比别人家的孩子”到“成为更好的自己”。

  “互联网+教育”促进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

  在优质内容的共享方面,互联网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教育者可以轻松获得世界上最顶尖的教育方式和信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获得资讯,可以跟外面的世界直接交流,还可以通过直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走出书本,获得最直观的体验。

  在依赖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方面,大数据能够让教育变得更加公平,而教育的公平不是让每个人得到同样的内容,而是合适的人得到合适的内容。比如,让成为科学家的人尽快匹配科学家的内容,成为艺术家的人尽快匹配艺术家的内容。互联网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他的起点,设计他的目标,规划更优的路径,帮助他更好地度过一生。

  “互联网+教育”促进老师、学生、家长三者的关系链接和重新定位。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完成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互联网使得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做记录,描述学生的表现,加上大数据分析的学习报告,反馈给家长;家长查看报告后,再通过网络反馈给教师;学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习的进度,与教师、家长互动。这样就使得三方的沟通更加深入,关系更加紧密。不仅如此,通过三方的连接,除了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之外,还可以加深教育最本质的“育人”功能,增加彼此的理解和情感认同,真正形成教育的有机体。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课堂教育长期共存走向融合

  概括地讲,在“效率”和“公平”方面,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明显,如促进资源的高效共享、减少批改作业等重复性的劳动、通过数据分析推动学习路径的个性化等,这些已经逐步成为了现实。

  但是,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诸多的教育环节中,互联网教育更多的,是对“教书”起到帮助,提高效率、共享资源。但在“育人”方面,传统教育也有着很难替代的优势。传统的学校教育除了授课外,师生间的互动、鼓励和班集体之间的情谊等社会化的关系,同样对学生的心智发育至关重要。

  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场景需求,双方将长期共存,但走向融合也是必然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互联网教育提供更便捷、更理性、更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工具,而传统教育可以利用互联网数据和工具,以更高的视角去设计教育模式,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发展。这些教育模式、理念和方法的发展,也会提升互联网教育的服务水平。

  相对其他领域,互联网教育在互联网行业中是慢行业,之前鲜有亮相。互联网的本质,不是工具,也不是技术,更不是大数据,而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无论是什么行业,在运用互联网的同时,互联网也在对其进行价值的重构。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阅读】

  深度丨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模式与政策建议

  大数据是推进教育创新发展的科学力量。教育大数据是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以及根据教育需要采集到的一切用于教育发展并可创造巨大潜在价值的数据集合。与传统教育数据相比,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具有更强的实时性、连贯性、全面性和自然性,分析处理更加复杂和多样,应用更加多元、深入。

  教育大数据的五层架构包括个体层数据、课程层数据、学校层数据、区域层数据以及国家层数据,自下而上汇聚各种教育数据。

  注:本文摘自中国教育报,作者:刘畅,版权著作权系原创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数据观微信公众号(ID:cbdioreview) ,欲了解更多大数据行业相关资讯,可搜索数据观(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www.)进入查看。更多精彩等你发现哦!

责任编辑:汤德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