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四)张泽生治恶露案

 清茶清清 2017-12-30


梅花三弄 李祥霆 - 古琴

(图片:张泽生带教,来源于网络)

此次随颜新老师一起品读的是孟河医派传人、南京中医学院张泽生教授治疗小产后恶露不尽而少腹痞痛的处方。张泽生出生于1895年,六岁启蒙,课读十年。十六岁习医,先后师事于名医张伯卿、孟河马派传人贺季衡,与颜氏内科创始人颜亦鲁同为贺季衡先生的得意门生。民国八年(1919年),在丹阳城内开业行医,以治疗温热时症和疑难杂症著称,先后带徒数十人。1956年应江苏省中医院之聘,任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何女

八月十九日

小产旬余,恶露甚少,气瘀相搏,或寒或热,少腹痞痛,脉弦细,舌苔白腻,法当温化。

当归三钱    丹参四钱    川芎钱半 

炮姜一钱    五灵脂三钱  制香附三钱 

醋柴胡一钱  炙甘草一钱  小青皮三钱 

白芍三钱(吴芋五分拌炒)

生姜两片  红枣三枚

张泽生




本案何姓患者小产后十余日,恶露甚少,并有恶寒发热、少腹痞痛症状,乃属气血不畅所致,少腹为肝经所过,加之脉见弦细,病位当以肝胆为主。时当八月,苔见白腻,或有痰湿相兼为患。治以疏肝理气,温经活血。


一般认为产后百脉空虚,若起居不慎则寒邪易乘虚而入,侵于胞宫,血得寒则凝而不通,瘀血内阻。产后又多抑郁,肝气郁结,可致气滞血瘀。若胞衣残留,冲任不畅,也可导致瘀血内阻。故前人有“产后多虚多瘀”之论。此为产后一般之体质特点。


怀孕后子宫腔内的子宫内膜称为“蜕膜”,在胎儿、胎盘排出后,蜕膜也要从子宫腔内排出,随蜕膜一起排出的还有有血及细菌、上皮细胞等,称之为“恶露”。产后恶露一般在产后4~6周排尽。此案患者小产十余日,若仅是恶露少尚不足虑,但有寒热、少腹痞痛之症状,故须予以处理。脉见弦细,是虚瘀之象,治疗当以疏肝理气,温经活血,促使恶露排出。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乃四物汤中之组成,四物汤方名见载于《和剂局方》,由《金匮要略》中胶艾汤去艾叶、阿胶、甘草而来,功能养血活血,是妇科常用方。所以去生地而用丹参,因患者舌苔白腻,而生地略有滋腻之性,故去之而用丹参活血养血,前人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谓。芍药合炙甘草又为芍药甘草汤,柔肝缓急,为仲景治疗腹痛之常用组合。香附、柴胡、小青皮皆为入肝经而理气滞之品,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也。炮姜温经,五灵脂活血止痛,以血得寒则凝得温乃行故也。再加生姜、红枣二味,调和营卫,温暖中宫。全方以养血活血为主,考虑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且病位少腹为肝经所过,故加疏肝理气药,因血得热则行,故加炮姜以温经,又有五灵脂祛瘀止痛。气血畅则恶露可出、腹痛可缓,营卫和则寒热可解。


产后百脉空虚,傅青主言:“凡病皆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丹溪云:“产后为大补气血,即有杂病,以末治之”,颜亦鲁先生亦主张“胎产病宜大补气血”。然产后虽多虚,但不宜壅补,因体内尚有瘀血秽浊之物未排出,唐宗海云:“虽产后大虚,仍以瘀血为急,去瘀生新计也。” 《血证论·男女异同论》曰:“盖瘀血去则新血以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其间初无间隔……以祛瘀为生新之法,并知生新为祛瘀之法”,此亦颜氏内科“以通为补”理念之一端。


治疗产后恶露不畅,傅青主有生化汤一方,方由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黑姜五分,炙甘草五分,黄酒、童便各半组成。此方养血活血,加黑姜、黄酒温通,又加童便凉血,不令温通太过。颜新老师认为本案炮姜用炭,或亦是照顾患者百脉空虚之体,不令活血太过之意。


方中白芍用吴茱萸拌炒,是贺季衡先生所常用炮制法,其用白芍,除了与吴茱萸拌炒还有与沉香拌炒、与桂心拌炒之法。笔者曾撰小文《孟河名医贺季衡用药特色探析》,其中略有提及,简列于下:

1 盐水炒:如益智仁、熟附片、净车前、怀牛膝、黑料豆、净萸肉、大生地、甘杞子、川萆薢、潼沙苑、小茴香、陈橘皮、白蒺藜、粉丹皮、泽泻等,易见多数药物皆入肾而有补益之功。而丹皮盐炒大概是取“咸走血”之义,以使其入血分而清血热。至于盐水炒蒺藜,据徐敏友等考据:白蒺藜盐炙始于宋《扁鹊心书》“补肝丸”,用白蒺藜( 炒去刺) 等补肝肾之气,明代《医便》“白蒺藜散” 用白蒺藜(去刺为粗末)煎汤,入盐炒漱口治牙痛、龈肿齿动,并认为久服蒺藜有“发白复黑,齿落更生”之效。

2 酒炒:如淡子芩、上川连、川黄柏、生军、龙胆草、桑枝、油当归、汉防己等。苦寒药物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经酒炒制后可缓和其寒性,并借助酒的性能,而起引药上行的作用,传统有“酒制升提而制寒”之说。当归等药酒制后则可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功。

3 米炒、米焙、土炒:如西洋参(米焙)、真於术(陈壁土炒)、炒茅术(米泔水炒)、当归(土炒)、东洋参(土炒)、南沙参(米炒)、葶苈子(糯米同炒,去米煎)等。察其药味,多是入脾胃之药,米炒、土炒皆取和中之义,一者可入脾胃,二来易于吸收,葶苈子与糯米同炒还可缓和其峻性

4 朱砂染或拌:如灯心(朱染)、净连翘(朱砂拌)、大麦冬(拌朱砂)等,显然是以引药入心,且兼有重镇之力。

5 醋炒:如柴胡、细青皮、五灵脂、川楝子、金香附等,是以引药入肝。

6 其他:如贡沉香(人乳磨冲),乃用人乳之润以制沉香降气中的破耗之偏;类似的有淡吴萸(川连一分拌炒)、大熟地(砂仁拌炒)、大生地(藏红花五分合炒)、大白芍(沉香二分炒)、大白芍(桂心二分拌炒)、沉香(梨汁磨冲)、大白芍(吴茱萸三分拌炒)、炙乌梅(砂仁三分同杵)、清阿胶(蒲黄五分拌炒珠)等,皆是起寒热平调、动静相宜、润燥结合之意。


孟河医派用药之丝丝入扣,于此可见一斑。但现在医院药房之炮制已达不到这种要求,如颜新老师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证,常用交泰丸加砂灯芯,即用朱砂染过的灯芯草,又名辰灯芯,以清心火安心神,而药房已两年无此药。且不说朱砂拌灯芯、砂仁拌熟地、糯米炒葶苈子,即一般常用之砂仁、柏子仁、桑叶、荷叶、款冬花亦常缺货。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雄无有用武之地。


此外,本案患者病在少腹,为肝经所过,故用疏肝理气药,是归经、引经理论的体现。归经、引经理论大约起于何时何人,读者诸君可作一讨论。



由于个人理解及表达能力有限,文中如有错漏及未达意处,其过在我,敬请诸位师友指点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