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专访】做了47年妇产科医生,她给出了一份全面的孕产指南

 台湾伴手礼 2017-12-30


用王山米教授自己的话说,妇产科的女医生多是急脾气的“女汉子”,因为生命的孕育时常与风险并存,医生必须在生死临界上,迅速做出决断,起死回生。


但身为女人,又每天迎候着新生命,天然的母性为她们的雷厉风行增添着温情,已经做了47年妇产科医生,其中30年产科医生的王山米,则是这种气质的典型代表:秀美、果断的背后,是豁达的心态。


也是因为这种心态,之前“东方时空”对她的采访资料没能找到,因为连她自己也没看,更不会保留;因为这种心态,本想问出来的养生秘诀一无所获,因为她从来没有特别的在意和讲究;因为这种心态,退休之后出去走走的念头,早就被每周5个半天的门诊, 1个半天的查房,以及各种会议替代了……每天,这位中国妇产科的“大咖”,都会坐着公交按时到班,给疑障重重的孕产妇,坐镇生命。


采访是在上午9点多,其间,有护士进来告知,有个孕妇要做检查,她们安排她空腹在等。王山米马上追问:“就为这么个检查,让人家空着肚子等这么久”?说话时的样子,让人一下子就能想到产房里、手术台上妇产科医生们不容分说的语速、动作以及担当, 因为她们要护佑新生。 

专访王山米医生



佟彤:您做妇产科医生多少年了?

 

王山米:我大学毕业就分到县医院,和其他分到更加基层的同学相比,我已经很满意了。实习的时候,9天中我接生了6个孩子,转走的时候还有点意犹未尽,因此,对产科产生兴趣。虽然当时就职的产科,有两个医生因为医疗纠纷转为内科医生,老师也告诉我,产科风险很大,但我还是很喜欢,就留下了。从那时候到现在,我做了47年的妇产科医生了,其中30年是从事产科专业。如果要我从新选的话,我可能还会选妇产科医生。这里是新生命诞生的地方,酸甜苦辣的工作经历中,最终还是充满了喜悦!


关键词:产科急重症


▲制图 / 北京晨报美编 许博超


新技术给产科带来“后患”


佟彤:产科是医院里风险最大的?

  

王山米:生孩子虽然不是生病,但的确有风险,比如分娩时候的大出血,至今这都是产科死亡的第一原因。过去,晚上值班时,经常有产妇用担架抬进来,盖着大花被子,大多是农村郊区的医院处理不了送过来的。现在虽然医学发达了,但产科又面临了新的问题,一些新技术使用带来的“后患”,比如子宫肌瘤手术之后要怀孕了,比如剖宫产手术之后要生二胎了,大出血,子宫破裂之类的问题,仍旧是现在产科的急重症。 


子宫肌瘤发病率达到20%


佟彤:子宫肌瘤手术会影响生育?那到底还切不切?

 

王山米:有个病人,石河子的,后来还考进北京读研。她在当地的时候做过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那次手术一共摘除了二十几个肌瘤。我都能想象,当时做手术时医生的感觉,估计和刨土豆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后来,她怀孕了,怀到半路子宫破裂,孩子肯定留不下,手术的医生安慰她说:子宫保住了,而且给她缝合得很结实。39岁的时候她又怀孕了,知道自己的问题很麻烦,所以找到我,我担心她很难坚持到最后,所以计划着等她到了26周,就开始“保肺”。


像协和医院、北大妇儿这样的医院,他们的新生儿救治的水平很高,体重500克至600克的早产儿都能抢救存活,她如果能坚持到26周,孩子还有可能救治成活。没想到,有一天晚上她突然打电话给我,说肚子疼。我一听:坏了,这要出问题了。马上交代给值班医生,结果,孩子还是没保住,值班医生告诉我,娩出孩子之后,子宫底部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还是破裂了。她是真想要个孩子,出手术室的时候还在问:“我以后还能生吗”?


现在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可达20%左右。如果有子宫肌瘤,最好先试着怀孕,如果因为肌瘤的存在影响怀孕,或者总是流产,那再考虑先手术后怀孕。因为切除了肌瘤的子宫壁,肯定要薄一块,以后怀孕时,这就成了薄弱环节。我们有个病人,子宫肌瘤直径8厘米,一直在避孕,我们给她试孕半年机会,结果半年后正想行肌瘤手术时怀孕了,孕期顺利,最终行了剖宫产并肌瘤剔除术。 


关键词:剖腹产  二胎 



剖腹产留下瘢痕隐患


佟彤:“二胎”之前做过剖宫产,会出什么问题?

 

王山米:中国前几年的剖宫产太多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瘢痕子宫妊娠。因为在剖宫产手术时,医生会在子宫上开个口,取出婴儿后再进行缝合,因此子宫会留下瘢痕。这个地方常常有微小的裂隙,愈合不完整,称为“憩室”,怀二胎后,胚胎如果刚好在附近着床,胎盘犹如树根,向瘢痕的肌层生长,甚至穿透子宫波及到膀胱,导致子宫破裂,增加手术中大出血的风险。即使在妊娠早期,胚胎着床在瘢痕上,人工流产时,依然会增加大出血的风险,为此,常在手术前行药物或血管介入治疗,为清宫时减少出血做些前期准备。


如果胚胎种在了瘢痕附近,需要严密观察胚胎发育过程中胎盘和瘢痕的关系。如果胎盘附在了瘢痕上,甚至植入到了瘢痕上,能在胎儿接近成熟时择期剖宫产最好,但手术风险非常大,出血多,甚至会危及到子宫保留的问题。这种手术经常需要血管外科、放射科血管介入治疗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充足的血源,还必须有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有的小医院,接收了这样的孕妇,打开子宫一看是这种情况,不敢碰呀,碰了怕大出血,就凑合着缝上赶紧往大医院转。 


剖腹产后生二胎不宜隔太久


佟彤:剖宫产之后多久适合要二胎?

 

王山米:最佳时间是剖宫产手术后的2-3年中,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时间太长了,手术的瘢痕纤维化了,没弹性了,反而增加了子宫破裂和出血的风险。


所以,北京在准备开设“再孕孕前门诊”,针对的就是要怀二胎的母亲,其实这就是“孕前咨询门诊”的一部分。“婚前检查”现在被淡化了,如果再没有“孕前检查”,妊娠后的风险就加大了。


之前,北京有两个孕产妇死亡,一个是生了孩子之后抽风,仔细检查之后发现是脑子里有占位性病变,开颅手术证实是肺癌的脑转移。另一个是严重的贫血,只有5克血红蛋白。按照现在的营养状态,如果不是有疾病,很难有那么严重的贫血,结果最终诊断为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全身转移(浆母细胞性肿瘤)。她们在怀孕前,如果能做个常规的血检查,拍个胸片,做肝胆等内脏的超声检查,有可能早发现。 


关键词:胎儿畸形



较大的畸形,90%可以发现


佟彤:现在对胎儿畸形,能发现多少?

  

王山米:现在B超、核磁发展得很快,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对胎儿比较大的畸形的发现,可以超过90%,和国外发达国家没什么区别。过去不是这样,这个问题也是产科医患纠纷的原因。


我经历过一个,云南的产妇,分娩前没查出胎儿畸形,但是我们做胎心监护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心率突然间不好了,过了一段,又莫名其妙的自己恢复了,结果正常分娩,但出生之后孩子死了。家属当然不干了,到办公室里大闹,孩子生出来的时候是活的,为什么好好的就死了?


后来做了尸解,打开孩子肚子一看,腹腔里居然没有器官!原来这孩子是严重的“膈疝”,腹腔里的胃肠肝胆,从“膈疝”上的裂孔,挤到胸腔里去了,挤得心脏不能跳动,挤得肺不能呼吸,孩子是因此死亡的……现在,这样的“膈疝”是完全可以通过B超发现。


因此,产妇要在怀孕24周时,做第一次B超,为的是排除畸形,像无脑儿、脊柱裂,心脏的不是“四腔心”的严重畸形,都可以由此发现。之后,还要在30周左右时再做一次,因为很多畸形会随着发育逐渐明显。


怀孕前三个月最易发生畸形


佟彤:畸形在怀孕的哪个阶段最容易发生?

 

王山米:怀孕的前3个月,器官开始分化,“致畸期”是从胚胎的2周至8周,如果按怀孕的周数来说的话,就是妊娠的4周到10周。从你该来月经不来的那天算,就直接进入到胚胎的“致畸期”了,然后一直到妊娠的3个月之内。这时就要尽量不受外来的影响,包括药物、射线、有害毒物等。只要月经没有按期来潮,你又没有避孕,如果需要用药,或者需要做某些检查,先去查尿,看看是不是怀孕了,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做这个检查,是不是接受这个治疗。别等吃完药以后,忽然想起来别是怀孕了吧?再查尿,有时候就晚了。


关键词:保胎



没必要过度治疗和保护


佟彤:怀孕是件大事,年轻妈妈都很娇贵。

 

王山米:“过度治疗”、“过度保护”在早孕时期很明显。很多人怀孕了,一测“孕酮”发现有点低,马上就要吃药保胎,这是不当的。


现在发现,孩子的过敏越来越严重。2014年至2015年,对我国33个城市的11900多个2岁以内的孩子做调查,发现过敏症状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达到了40%。究其原因,有父母的遗传因素、分娩方式、出生后早期过早添加配方奶,辅食添加过程中的问题,比如蛋黄、牛奶最容易导致过敏,但中国传统喂养,最早3个月至4个月就开始添加蛋黄,目的是纠正婴儿贫血。现在已经改为满6个月后开始添加强化铁的米粉,就是为了避免异体蛋白的过早接触。还有就是怀孕期间,母亲接触抗生素、激素、解热镇痛药,消毒剂,驱蚊杀虫剂、二手烟等都会增加宝宝出生后过敏的风险。


至于妊娠早期孕酮保胎问题,单一看这个指标低,进行保胎治疗询证资料证据尚不充分。在“习惯性流产”的孕妇中,适当选用“孕酮”来保胎,有可能改善妊娠结局,因为早期流产由两方面决定,一个是“种子”,一个是“土壤”内环境,如果“种子”不好,过度保胎,就等于剥夺了生物优胜劣汰的本能选择。上世纪70年代,我怀孕3个月的时候,正好下乡去做“计划生育手术”,坐的是马车,那匹马突然惊了,把车翻到沟里了,我们从沟里爬出来继续赶路去做手术,也没影响到孩子。


关键词:胎儿发育



看孕妈肚子评估胎儿大小不准


佟彤:怀孕哪个时期,孩子长得最快?

 

王山米:妊娠早期,就是怀孕前3个月的时候,是胎儿器官发育的时期,这段主要防止的是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到了妊娠中期,4个月的时候,孩子的骨骼、肌肉开始发育了,所以一般到4个半月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胎动了,在妊娠20周至24周是筛查胎儿形态和结构严重异常的时期。28周前胎儿发育与孕龄是基本相符合的。肚子大小区别在腹壁脂肪的多少,因此,凭借肚子的大小,评估胎儿的大小是不准确的。


怀孕7个月之前,胎儿生长发育都不是很快,每个妈妈在妊娠四五个月的时候,基本都一样。如果有差别的话,差别也是在妈妈腹部的脂肪上,你以为孩子长大了,其实不是的,是你自己长胖了。


28周至36周是胎儿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周体重增长可以超过200克,而在4个月到7个月的时候,每周的平均体重增长只是85克左右。最后3个月发展比较快,如果在饮食上不注意,孩子一下就吹起来了,但“大胖小子”、“大胖丫头”不是好事情,因此在营养上要注意,在碳水化合物不主张过多,可以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可以多吃,水果不宜太多。


关键词:孕期运动



看子宫收缩情况决定运动量


佟彤:怀孕时多运动,可以生得快,是这样吗?

 

王山米:怀孕之后确实应该保持适当的运动,一般主张饭后一个小时的时候可以走动20分钟至30分钟,但也是根据你的子宫收缩情况决定活动量,对有早产倾向的、有出血的,运动就要注意了。以前我们碰到一个32周双胎,早破水了,就是因为溜达,为了好生,运动过度了。


正常情况下,孕期可以出现一些不规律的无痛的宫缩,孕妇自己躺在床上,双腿屈曲,两个手轻轻摸着肚子,正常情况下,子宫应该是软软的,手按摩肚子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有胎体触摸到你的手,但是有时候,突然之间整个子宫就紧张起来,就不能摸到胎儿了,这就是一阵宫缩,这种宫缩是没有任何规律的,没有任何感觉的。


如果宫缩比较频繁,很勤了,或者比较敏感,就像我们去触摸含羞草,手一碰到,叶子就耷拉,这种子宫就算是敏感的,这种情况下就不要再多溜达了。


在医院,可以通过B超检测宫颈管的长度,有的人20多周的时候就出现宫缩了,一做B超,发现宫颈管的长度短了,仅有2.5cm至3cm的话,这种早产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升高了,这时候的运动,又会增加早产的风险。


关键词:坐月子



坐月子出汗多不是因为虚


佟彤:坐月子到底讲究什么?

 

王山米:产后,胎盘娩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妊娠期间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下肢水肿。产后,子宫的压迫解除了,身体内储存的大量水份重新回到体循环,通过肾脏,排尿的增加,皮肤大量的排汗,将这部分水分排出体外。身体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心脏负荷,所以坐月子的时候出汗很多,很多人以为是虚热,其实这是产后的一个正常的生理恢复过程,不是因为虚,而是正常产褥汗。但因为出汗多,所以不宜有过冷的冷空气直接吹,犹如打篮球之后大量出汗时,你也不会直接用冷风吹一样吧?坐月子要适当的保温,原理在这。


注意事项



饮食上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禽、蛋、瘦肉等,每天比以前增加100克就可以。由于要喂奶,会消耗大量的水分,所以月子餐要保证适当的汤量,粮食方面要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以保证哺乳期的妈妈营养全面。同时,月子里要防止便秘,防止坐和蹲着此类用力的活动,为的是避免盆底韧带的松弛,引起内脏的下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