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艺术中有哪些经常出现的经典题材

 欣然书斋 2017-12-30

略微翻阅了一下前面的答案,惊奇地发现没有人提到过“自画像”。

“画像(或作肖像)”本身作为西方艺术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因为古典时期的艺术家们大多数靠订件养家糊口,这也就意味着艺术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替他人作画,或是为宗教权力作讲述神话规训百姓的公共作品(比如文艺复兴时期教廷常常会聘请当时最知名的艺术家,为他们的教堂制作大型壁画作品,这些作品的很大一个用途是用以给并不知文识字的百姓传递宗教信息的,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大教堂天顶画就是一个例子),又或是为权贵作私人作品,也即是肖像。

既然肖像本身即是彼时绘画制作的一个重要门类,因此艺术家们自然不敢怠慢在此方面的训练(单独肖像画这一画种的出现也有其较为特殊的历史,如文艺复兴初期许多人更倾向于制作雕塑),自然,对着镜子画自画像成了很好的锻炼方式。

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1441):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非常喜爱这样的小把戏,即画家将自己的形象想尽办法藏在订制画中,即作为签名也顺便将自己的形象千古保留下来,比如被称作这位北方画家凡艾克作于1434年的著名作品《阿诺菲尼的婚礼》(又名《阿尔诺非尼夫妇》),镜框之上签有艺术家自己的名字,而放大部分的镜子里我们则能隐隐约约看到艺术家自身的形象,事实上艺术家长这个样子:


拉斐尔,Raffaello Santi(1483-1520):

同样的方法在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也得到大量应用,比如拉斐尔这张1475年的《三博士来朝》的右下角,以及下图中著名的《雅典学院》:

仔细看看,拉斐尔又将自己画到了右下角的一堆人群中:

这个小小的面容就如同将下图翻转,被称作美男子的天才艺术家拉斐尔的小把戏。另外三杰中的两位,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都被艺术家画到了《雅典学院》里,后世可没少花时间在这张传世之作上。


提香,Tiziano Vecellio(1488-1576):

有人认为应该将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与威尼斯的提香作比,认为其二人更像是两颗东西遥望的双子星。


艾尔·格列可,EL Greco (1541-1614)

同样是藏在了人群中的艺术家本人。


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

丢勒的三张自画像可谓是艺术史上关于自画像的某种标杆,三幅作品不仅仅记述了一个乡村少年成长至时髦青年的面容变化过程,丢勒对于细节的执着以及刻意安排的手势等,都给后世的艺术史学家提供丰富的研究线索。


达芬奇,Léonard de Vinci (1452 – 1519)


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


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

这幅卡拉瓦乔的著名作品《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中,哥利亚的头颅正式卡拉瓦乔自己。


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 – 1652)

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一定是一个值得被提起的艺术家,不仅仅因为她的作品出色,在那个年代女艺术家本身就非常稀少。而阿尔泰米西娅曾被其父亲请来教授绘画的教师无情强奸,这段经历也让艺术家在后来创作不少跟复仇相关题材的画作。比方说在第二幅画《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斯》中,我们很容易想见艺术家将自己的怨恨附上了笔墨,斩杀了神话亦斩杀了自己的过往。


委拉兹贵支,Diego Velázquez(1599-1660)

西班牙皇室画家委拉兹贵支的作品《宫娥》也是一副很好的“自画像”类型作品,福柯在《词与物》的第一章对这幅作品做了非常精辟的分析。


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

伦勃朗一生创作了相当丰富的自画像(一百多幅),也完整地表述了艺术家起伏曲折的一生。从年少成名至结婚生子,最终妻亡声败,撂倒过完一生,一百多幅自画像将点滴变化和沧桑娓娓道来。


达维特,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


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


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

维也纳分离派代表艺术家,二十八岁即去世的天才画家席勒也创作了数量非常之多的自画像,除了艺术家较为特殊的造型风格以外,常常如上图中一般,画面中会出现两个“自我”。


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


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


藤田嗣治(1886-1968):

藤田嗣治严格来说不能算是西方艺术家,但如同许多选择去往欧洲的现代中国艺术家,其创作最终也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东西文化碰撞的结果。


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


佛里达,Frida Kahlo(1907-1954)


弗洛伊德,Lucian Michael Freud(1922-2011):


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2):

就像介绍的最后一位艺术家培根所言:“你问我为什么要画自画像?我自然是没有模特才去画自己的。”当然,艺术家之后又论述了他对自画像创作的看法,但事实上很多情况即是如此,自画像之所以成为油画中非常重要的题材,单纯因为没有他人可以绘画(或者说作为技法训练的一种需要)。当我们将步子迈进现代性的开端,迈进摧毁了宏大宗教叙事和走出了画室的印象派,从那个时候起直到具象逐渐衰落,抽象表现主义大行其道的20世纪,这段时间成了具象绘画艺术家们最幸福的时代,他们不需要再迎合宗教趣味或记述历史事件,完全从主题中解放出来,媒介本身成为主体,自画像自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被公众所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