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耕生活:烧木炭,沃火屎

 龚兆椿 2017-12-31

木炭是农家冬季取暖的主要燃料,在过去 “夏天打扇,冬天烤火” 是农民消暑避寒唯一方式。不象现在,农村也能用上空调机。

冬季山区冰天雪地,人们只能是通过烤火取暖。每年冬季来临,木炭、火屎,家家户户早有储备,而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洪火炉。

农民上山烧木炭,不仅仅是为了冬季烤火,更主要的是作为一门家庭副业,来获取经济收入。至今我还记得,七十年代我们挑100斤干柴到岭外去卖,大概卖1元钱左右,而1百斤木棍可烧炭20斤左右,炭是1角钱1斤,20斤木炭则可以卖到2元钱,所以砍木棍,不如将木棍卖,这样即省力气,又可多卖钱。

小时候我就同父亲上山烧过木炭,早出门,晚归家,中午带菜带米在山里弄。一般来说,二个人一天就可烧一窑炭,一窑炭大概百斤左右,在集市上可卖到二、三十块钱。

木炭质量的好差与柴棍品质有关系,柴棍密度小的,如松木、泡木烧的炭就不经烧,而结木烧的炭,坚硬、火温高、耐烧。

烧木炭也算是一门技术活:打窑有诀窍,烧窑看烟色。打窑的关键在火管和烟筒二处,通道要对流。烧窑的关键是看烟色。从点火到闭窑整个过程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点火。当烟囱开始滚滚黄色浓烟时,就可以停止在窑灶口烧柴,等到滚滚浓烟稳定以后,就在距火管口二、三尺距离处用石头封堵灶口,只留下个拳头大小的通风口;第二步,当烟囱口浓烟渐渐变成白色,开始用砖缓慢缩小烟管出口,由四指宽逐渐到一指半宽;第三步,当烟囱的烟变成了蓝色烟囱口1尺以内高的距离看不到烟叫做清了烟)、管口的烟屎可以用指捏成团时,就可以闭窑了,闭窑就是将窑灶口留下的那个拳头大小的洞和烟管口这二处全部封闭,达到密不走气的程度才行。闭窑24小时后就可以开窑出炭了。要注意,闭窑闭早了,窑里就是柴,闭晚了,窑里的柴棍不是炭而是成了灰烬。

如今,出于森林防火和生态保护的原因,政府早在多年前就明令禁止农民上山烧窑,至此,延续了几千年的烧窑挖炭的农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山火屎

火屎”是乡土方言,火屎是指柴棍燃烧后形成的炭化物,炭化物如果继续燃烧就成了灰烬。火屎虽辛苦却很简单,没有技术含量,就是选择山上杂柴长得比较密的地方,将杂柴普遍砍下,然后挖一个方土坑,将柴堆在坑里点火燃烧,杂柴烧完成炭化后,用土将其填埋,用脚踩实,处于密封不冒烟状态为止,过一个星期后,就可以把土坑里的火屎取出来。一般来说,一天(早上出去到半下午回家)可以烧五六箩火屎。有了五六箩火屎,就可以解决家人一个冬天的烤火取暖问题了。

 

图一:木炭窑。一般来说,烧到五六捆柴,窑里的柴棍就可以点燃。

 
 

图二:看烟的成色,当烟囱里开始浓烟滚滚时,窑里的柴棍子就点燃了,窑灶口就可心停火了。

 

图三:烟管里的烟转成青蓝了,烟屎能搓成团就可以闭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