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脚踝,联通两个“心脏”的枢纽

(外脚踝)

(内脚踝)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脚部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各脏腑之间密切相连。人体十二正经中,有六条经脉(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分布到脚部,这六条经脉又与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连,循行全身。此外,奇经八脉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脚部,冲脉也有分支到脚部。因此,脚部与全身组织、器官密切联系。
现代医学将脚誉为人体“第二心脏”,而脚踝由于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因此被认为是联通两个“心脏”的枢纽。
2、脚踝穴位,多为要穴
脚踝分布着多个穴位,其中尤以三阴交穴和太溪穴最为关键:
三阴交穴:

顾名思义,三阴交穴就是人体三条阴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的交汇之处。三条阴经的气血物质于此交汇,因此三阴交穴可以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所谓“妇科三阴交”,三阴交穴对妇科疾病疗效很好。不过,三阴交穴虽是妇科要穴,治疗男科疾病效果却也杠杠的。临床上,通过针灸、艾灸、推拿三阴交穴,可以治疗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睾丸缩腹等,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太溪穴:

中医认为,太溪穴是“人体第一大补穴”、“回阳九穴之一”。太溪穴是肾经腧穴和原穴,腧穴是本经经气汇聚之地,原穴是本经经气的“中转站”,太溪穴身兼二职,因此肾经经气最旺。
太溪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尤其滋补肾气效果很好,古代医家治病,甭管三七二十一,首先就会在太溪穴上扎一针,目的就是调补肾气。此外,生殖系统、肾阴不足诸证,腰痛,下肢功能不利等,均可通过太溪穴以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内脚踝的复溜穴、大钟穴,外脚踝的悬钟穴、跗阳穴,也都是非常重要的穴位。试想一下,大冬天把这么多重要的穴位暴露在外,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对身体能没有伤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