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长沙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GXF360 2018-01-01

·环境工程·

当前长沙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尹 晴,颜 启

(长沙市雅礼中学,湖南 长沙4100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量也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制约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活垃圾处理既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当前长沙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建设性的改善对策,希望可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改善人们生活。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对策

自从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改革开放至今近四十年,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近些年长沙市的生产总值更是以超过14.5%的速度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城市生活垃圾生产量迅猛增加,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着实令人痛心。垃圾中的各类纸张或塑料包装物、金属、玻璃器皿等大量增加,垃圾围城、地下水、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破坏城市景观,还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可见,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关系到人口、环境、资源三者之间能否得到协调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已经成为当前长沙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 生活垃圾的概述

生活垃圾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以及在法律、行政法规范围内被看作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一般来说,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长沙市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家庭生活垃圾和各种商业活动,不仅日产量大,而且成分复杂,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多。

2 当前长沙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

2.1 长沙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调查

(1)调查目的:为了充分调查当前长沙市垃圾分类的现状,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改善长沙市人民生活水平。

(2)调查对象:随机抽取长沙市的居民、环保局相关负责人。

(3)调查工具:《长沙市垃圾分类的现状问卷调查》。

(4)调查结果: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2年长沙市日产生活垃圾量达3700多吨,夏季因果皮增加,高峰期生活垃圾日产量甚至接近4500t,2015年生活垃圾量达5450t,2016年国庆节期间长沙市生活垃圾日产量达6000余吨,同时长沙城区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这就给当地生活垃圾的处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垃圾分类在长沙宣传了多年,长沙街头也出现了分类垃圾箱,但是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发现,发现在“您认为垃圾分类有必要吗”,83%的人认为垃圾分类非常有必要,17%认为垃圾分类有一定必要,可见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是有一部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您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吗”中,只有39%表示有垃圾分类的习惯,而偶尔和几乎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占到61%,多数居民不注意垃圾分类;会和偶尔在丢垃圾时会注意到垃圾桶上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志的居民分别占到了83%和17%,但是其中只有28%能够分清楚“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从这可以看出垃圾分类处理情况不理想,居民提出了垃圾分类不合理的原因包括人民素质低、环保部门设计的方案不合理、宣传力度不够以及社会投入不足等;仅有42%的居民“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按照分类丢垃圾吗”;所有人都“认为垃圾分类是否有必要分得更加细致”。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当前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理情况不太乐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有待提高,未来越来越多的人会自觉将垃圾进行分类。2.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长沙市的生活垃圾虽然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置,但是由于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分类,大量可以回收的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许多生活垃圾在处理的过程中全过程运行,增加了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难度,减少了本来可以得到的经济收益。具体来说,当前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1)长沙居民垃圾分类处理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日本为例,日本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孩子在进入社会中垃圾分类意识成了他一份珍贵的财富,并传给下一代,从而代代相传。相比之下,许多中国父母乱丢垃圾,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整个社会风气不良,有关知识教育也没有做到位,导致居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2)垃圾回收成本高,分类技术不高。一方面,目前我国垃圾分类技术不完善,收益小,难以维持下去;另一方面,由于居民分类意识不强,没有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大大地增加垃圾分类的成本。(3)城市管理系统不健全。在长沙市街头经常会看见随地吐痰现象、小贩将污水泼在下水道里却不加以惩罚,严重影响城市容貌。垃圾桶分布不合理,有时候想丢垃圾却找不到垃圾桶,在客观上加剧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4)法治法规不健全,垃圾处理缺乏法律的支持。目前我国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而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容易滋生细菌,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给土壤、大气带来了严重污染,同时造成资源浪费,还影响长沙市的市容市貌,给外来游客带来不良的印象。所以,长沙市全面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3 加强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对策

3.1 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了解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方法与优点,了解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了解长沙市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严峻现实,在内心形成一种自我的意识,这样才有可能在行动上逐步做到分类。其次,通过新型的宣传方式,如在电影中植入垃圾处理公益广告、在微博等网络平台发起倡议,进行社会专项行动。同时,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强宣传教育活动,将生活垃圾处理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学校课程的课外读物,在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活动,从小给学生普及环保意识,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3.2 从源头强化垃圾分类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填埋处理混合原生垃圾,而垃圾中有大量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垃圾分类可以降低生活垃圾总量,减少垃圾处理的人力、物力成本,促使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当然垃圾分类处理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而是要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如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可以将垃圾桶分割成几个隔断或独立的垃圾桶,在上面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使用,从而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提高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加大监管力度,充分调动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志愿者的积极性,引导与监督居民进行有效垃圾分类。

3.3 提高垃圾处理技术

目前长沙市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垃圾减量、垃圾综合利用、垃圾搜集和运输垃圾焚烧处理、堆肥处理、卫生填埋处理等技术。这些垃圾处理技术整体上比较积极,与过去的直接堆放相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的弱点。如堆肥法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焚烧法所排放的尾气污染严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现,又涌现出许多新的垃圾处理技术,认真借鉴与应用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如微生物处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生活垃圾对大气、土壤等带来的污染,值得推广和应用;资源化垃圾建材技术,无需分拣生活垃圾,在垃圾处理的过程废水和沉淀物都可以再次利用,也不会排放有害的气体,效果优于焚烧、堆肥、卫生填埋等方式,发展前景广阔;城市垃圾热解气化处理技术,将生活垃圾放入特定装置里,转换成可燃气体,垃圾处理彻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3.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在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英国等以及我国台湾省已经明确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居民投放垃圾的行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对此,我们应该借鉴先进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立法的步伐,制定城市垃圾管理法规、实施细则和相关管理条例,从严执法。制定垃圾管理经济政策,如对于违法的处罚调理额以及征收包装垃圾处理费;制定废弃物质回收利用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垃圾清运处置、废品的回收利用等工作;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征收垃圾处理费用。在制定垃圾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外,还要加快末端处理环节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法律中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要求,确保生活垃圾能得到无害化的处理,防治二次污染。完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垃圾经营许可证,使得城市垃圾治理形成市场竞争机制,提供企业化、社会化的环卫服务。

4 结语

总之,垃圾处理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有面临严峻的挑战。生活垃圾的处置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如增强居民环保意识、从源头强化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处理技术、加强法律法规等,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然而由于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有限,本文所选取的调查对象人数较少,论文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还有待进一步检验与佐证。所以未来还需要更多学者来作进一步探讨,最终发展出一套适合长沙市体系的垃圾处理技术模式,真正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 晶,华 路,王学江.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得到分析与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73-80.

[2] 何惠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的科学性与前景[J].环境卫生工程,1997(1):24-26.

[3] 张英明,尚晓博,李开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2011(2):389-396.

中图分类号:X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339(2017)05-0179-02

作者简介:尹 晴(2000-),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市雅礼中学学生。

通讯作者:颜 启(1989-),男,湖南长沙人,硕士,长沙市雅礼中学,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