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省时间、享受舒适感 出行方式 倒霉事情 提前预约 免去烦恼 认识自己 前提条件 建议阅读时间 5 分钟 其实早在2013年的时候,我就提倡大家享受“错生活”,而我自己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所谓“错生活”就是指,不从众,特意避开高峰期,同时也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这样不仅能省钱、省时间,还能享受更多的舒适感。
但凡遇到假期,大多数人都有外出旅游或者走亲访友的习惯,而我还是老样子,执行我的假期三件宝:工作、学习、陪伴家人,只是偶尔外出跑步、购物之类的。
当然,“错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远远不止这么少,下面我再列举更多的例子,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大家也能够在生活当中挖掘更多享受“错生活”的方法。
1错生活,省钱!去年12月中旬的时候,公司组织了一次温泉之旅,因为我们选择了工作日出行,又避开了圣诞、元旦这样的假期,所以订的温泉酒店特别便宜,拥有五间卧室的整幢别墅一晚才2688元。到了12月底,我们又查询了同样一套别墅的报价,竟然高达4688元,上涨了2000元。要知道,这还不是元旦假期的报价。酒店价格遇到节假日成倍数增长,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虽然大家都知道在节假日出行,成本会大幅上涨,而且在景区内还得忍受人挤人,根本看不到什么优美的风景。不过,对于上班族来说也是被逼无奈,一年下来也就只有利用节假日出行了,其他时间都没空啊。
但其实,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我们常常说:时间就像是那啥,挤一挤还是会有的。
比方说,很多公司都有年假制度,利用年假在工作日错峰出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年假的话,能否跟公司协商节假日加班,然后在其他工作日调休呢?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别的同事都不愿意在节假日加班,而他却主动提出在节假日坚守岗位,为同事和领导排忧解难,然后还不要加班费。他跟我说:“我不是活雷峰,我会跟公司协商利用其他工作日调休,然后我就可以选择在人最少的时候出游,不用人挤人,排队等车,最重要的是还能节省一大笔旅游费用。”
去年他就利用这种调休的方式,去了海南、云南、四川等等很多地方,除去机票、景点门票之外,单是订酒店的钱就节省了50%,而且住宿条件还很好。要知道,在旅游高峰期,如果遇到酒店房间被“降级”或是酒店房间没热水之类的倒霉事情,游客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房间全满了,根本没有调换的空间。 2错生活,省时!除了错峰出行帮我们省钱之外,平时也有很多“错生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
比方说,工作日上下班时间往往就是交通的高峰期,如果能够错开这个时间段,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公司有位同事是这样评价广州地铁的:早上上班搭地铁根本不用自己走,多数是被人群推上去又推下来的。而且近来需要安检,很容易就会被限流分批进站,30分钟的路程可能需要耗上足足1个多小时。
为了避开上班时的高峰期,我一般都是提前出门,搭乘6:20的早班地铁去公司,大约7:05就到了公司了。除了保洁阿姨,全公司就数我最早了。当别人还在挤车的时候,我已经按部就班进入了一天的工作状态。我可不能让早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交通上。 另外,出门办事很多时候都是可以提前预约的。
比方说,去医院看病就一定要提前预约挂号,而且最好是避开就诊的高峰期。像周一到周三上午11点以前都是就诊高峰期,不仅排队要排很长时间,医生也会因为病人太多而没有耐心帮你仔细诊断。
又比方说,现在有不少银行柜台也提供预约服务,这样就免去了排队的烦恼,帮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3错生活高端玩法——间隔年!刚才我所讲的“错生活”都是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玩法,其实还有一种更高端的玩法就是“间隔年”。
“间隔年”最早是在发达国家流行,主要是年轻人在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不急于踏入社会,而是停顿下来,做一次长期的远距离旅行,用一段时间放下脚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后来,这一做法又被延伸至一些已经有工作的人。他们会暂停工作,甚至辞职来进行间隔旅行,利用这段时间来调整身心或者去做别的想做的事情。
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他们之所以选择间隔年,都是为了从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当中暂时跳出来,去另外一个环境体验新的生活,经历更多以便更好的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
当然,间隔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马上实现的,它至少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你已经准备好足够的生活储备金,去应对没有工作时的生活支出,一般我建议准备好12至24个月的生活开支。如果你想利用间隔年去旅行的话,那么还需要考虑旅行的费用。
第二,如果你是上班族,那么你的工作能力要足够强。要么,你有足够的底气跟老板协商,自己休假半年到一年之后再回来继续工作;要么,你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间隔年过后能够找到新的工作。说白了,就是你的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此外,玩“间隔年”也要注意一些陷阱,比方说,你仍然要有计划性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而不是放任自流,否则间隔年过后很可能失去了工作的动力。
又比方说,除非是再次回到学校专心去学习某门专业需要花两三年时间之外,我不建议间隔年让自己放松太长时间,特别是长期旅行的这种,半年时间就好了,最长也不要超过一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