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微笑”藏起来的抑郁

 小天使_ag 2018-01-01


案例

陈先生,男,48岁,某公司经理,工作认真严谨,力求完美,社交能力特别强,聊天应酬谈事情通通不在话下。陈先生在熟人眼里就是个“乐天派”,“开心果”,常在朋友圈转发搞笑段子。但就是大家眼里如此乐观的一个人,上周却选择了自杀,亲人和朋友知道后感到无比震惊,陈先生“乐观”、“积极”、“友好”、“开心”,怎么会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人们的印象中,抑郁症总是愁眉苦脸、悲观消极,很少会有人把抑郁症和微笑联系起来,但在日常生活中,的确有一部分人,他们笑容灿烂,甚至功成名就,殊不知在“微笑”的背后,却可能充满了绝望。

微笑型抑郁是抑郁症的一个类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希望别人察觉自己的抑郁,表面微笑,内心压抑,周围人难以识别,很容易被忽视。临床心理学家 Rita Labeaune将其形容为“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很开心,内心却承受着抑郁的情绪”。

微笑型抑郁尤其多见于所谓“成功”人士,很多时候,他们的微笑只是出于“工作需要”、“面子需要”、“礼节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等,正因如此,微笑型抑郁最大的风险在于被忽视。患者能够很好地掩饰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使得人们无法了解他们的内心状况。更重要的是,有时候患者本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一味地去回避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一旦压力增加,就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杀来结束生命。近年来这类新闻事件屡见不鲜。

难道,微笑型抑郁就不能识别,难以避免吗?答案当然是可以避免的。案例中的陈先生在自杀前其实还是“有迹可循”,事后家人和同事回忆,最后2个月陈先生有意无意地把工作交接给其他同事,经常一个人在办公室发呆,在家做家务增多,反复对妻子表达爱意,并嘱咐妻子照顾好老人孩子等,只是大家没想到如此“暖心”的叮嘱背后却是一颗绝望的心。

那么当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出现哪些苗头时,我们尤其要当心“微笑型抑郁”的存在呢?

1.不善于表达情绪。很难去和别人谈论自己的情绪,习惯用“我很好”、“没事啊”等来评估自己的状态。

2.对自我要求较高,难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或失败,习惯用微笑和乐观来掩饰自身不自信或缺陷。

3.长期幽默,在别人面前呈现的只有“乐观”和“幽默”,极少或几乎没有负性情绪。

4.与独处相比,在别人面前过于活跃,两种情境下的状态差别很大。如在别人面前积极乐观、充满活力,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感到落寞、没动力、没精神等。

5.长期存在睡眠问题。

当发现自己或朋友亲人存在上述问题或行为异常时,一定要重视啊,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让我们一起努力,“留下微笑,赶走抑郁”!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

心理治疗师孙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

骆艳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