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收下手艺人的这份坚守与传承——土豆粉条

 有点骜look_ 2018-01-01




清冷的空气里,与家人的一通电话,

会将浓浓的暖意输送你心。

那些来自故乡的问候,

仿佛坚韧密不可破的铠甲,

守护着我们内心对家乡的缱绻与眷恋。

提到故乡的习俗,那你

不能错过 ↓ ↓ ↓

故乡说||悠悠吕梁·浓浓年味

提到故乡的美食,

你又能想到什么呢?

是蘸着着弥漫着醋香和蒜香的酱汁

大口吞下的栲栳、

还是逢年过节外酥里软的黄金油糕

是与洋葱和木耳爆炒的过油肉

还是街边小摊边就着大饼吃下的碗团

……


今天,我带你去看看家乡的

明星食材——土豆粉条

土豆粉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位于北纬37°的吕梁地区,

以特有的黄土高原气候,

为土豆的生长提供了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些'山药蛋'们,

可是我们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食材。

    来来来、

小编给你讲讲高中食堂的伙食

爆炒土豆丝、炖土豆块

土豆条土豆片粉条、

炒擦擦、炝山药,

恶…(别说你看不懂…)

好了,把口水擦擦

咱们接着讲粉条、

那么粉条呢,

则是最具代表性的山药制品了。

在山西我们把粉条又称作漏粉

无论是街边小吃,还是饕餮大餐,

都有粉条的一席之地。

心灵手巧的故乡人,

掌握了多种制作粉条的窍门。

先焯后拌、或是先煮后炒

再者还有大炖菜……


土豆粉条

粉条好吃,

可是制作过程却十分复杂。

想要做出地道的纯土豆粉,

则更需要费一番功夫。

从土豆到粉条,

前前后后需要七天左右的时间。

接下来

作为一名不太成熟的吃货,

小编就带领大家深入制作工厂,

看看粉条的前世与今生。


伯 父 说

拥有三十年漏粉经验的伯伯说:

每年从九月份下半月份起,我们开始收买土豆。经过不到一个月份的采买与进货,到十月份,我们就要开始对回收的土豆分类加工了。前前后后,只有三个月制作粉条的时间。

清洗与晾晒

首先,我们要对土豆进行清洗与晾晒。洗净的土豆是细腻的粉面子的关键保证。在伯伯的工厂里,对清洗这一步的要求则更加严格,机器和人工要清洗两遍以上才行。

磨浆

清洗过的土豆,经过两天的通风与去湿后,开始磨浆。压力的作用下,土豆浆顺着磨盘的缝隙四溢滚流。

过滤与发酵

磨好的浆需再经过过滤,粉渣过滤清除后,方可开始发酵

土豆浆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里发生着神奇的化学变化,

在这之后清澄出来的粉块就是粉条的原料啦!

和面


和面是个技术活。

可是对经验丰富的老粉匠来说,活好面可不在话下。

土豆淀粉(上文提到的粉块),放入适量的清水搅拌,然后缓缓倒入开水中。在木棍的搅拌下,淀粉在100摄氏度左右时形成高浓度的固状物。而这一工序,在烹饪中被称为芡粉。芡粉是做好粉条的法宝,它不仅增加了面的韧度,也使得土豆干粉变得光滑易揉。

为了使粉条成型,还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实用明矾100斤粉面,1斤明矾,百分之一的比例就是漏粉的最佳配比。

漏粉

柔滑的面团倒入漏瓢,通过物理挤压,使面粉穿过小孔得到直径同样的粉条。

粉条变压边煮,一会也不耽误。

等到漏瓢里面团挤压完了,粉条也就能出锅了。

清水漂洗、撑杆晾晒

糯性十足、晶莹剔透的粉条出锅后,

再放入接好的山泉水里漂洗。


经过四遍漂洗后,撑杆晾晒。

经过两天的晾晒,

粉条算是能出市了!

澄浆面

最后呢,

小编不得不提我们之前发酵过滤出的澄浆面

故乡人将澄浆面和白面相结合,使之又成为了一道风味特别的面条。一碗滋味十足又充满回忆的澄浆面,是八十年代人们共同的回忆,却也是大部分90后从未尝过的滋味。

故乡说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快节奏的生活、变化的市场让越来越多的生意人迷失了方向。有的粉条商家们为了节约成本,利用更便宜的玉米或者木薯作为原料以次充好。然而消费者的健康却在利益熏心的大环境下越来越难以保障!

朴实勤劳的大伯几年前重操旧业,不光是为了守护家人的寄托;更是为了完成传统工艺的坚守,对记忆里那份纯真味道的追寻。大伯一直把健康作为买卖的黄金信条,即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也能问心无愧地向任何一个人保证他的土豆粉条不掺一点假。

故乡说

二十年前风靡一时的小灵通

如今早已被快捷方便的智能手机取代;

十年前我们中的大部分人

还在心心念念着qq农场里种着的牧草。

那些过往的经历就这样

随着社会变迁被我们抛在脑后了。

今日的你在结束忙碌的生活与学习之后,

是否会有那么一瞬间、

疯狂地想念旧时的人、事、物,

迫切地想要重温旧时的美好与纯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