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泥封 | 文字与艺术(上)

 RK588 2018-01-02

“泥封”是将印章加印在特殊胶泥上,用来封缄的用品,是反映古代封缄制度的重要遗物;泥封所待用的胶泥应当被称为“封泥”,盛放封泥的是“封泥筩”,加印印章并起到封护作用的应当称为“泥封”。泥封制度较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后汉书》:守宫令“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然而,世人对泥封认识的时间较晚,清末曾将四川、山东等地出土的泥封误认为是“印范”,后来才命名为“封泥”。笔者曾经也不准确地称泥封为封泥,现在本文中皆称为“泥封”,以此更加突出其作为封缄之物的性质和功用,以区别守宫令加以管理的、尚未打印的封泥,按守宫令去看守一批已经打印过的泥封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在文物学上要做到名实相符。

泥封的发现是近代金石学的重要成果之一,泥封的不断出土,为古代职官、地理制度作了非常好的补充,也为古文字研究开拓了一片新领域。关于泥封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不少,笔者在下文中简略地讨论一下秦泥封的文字和艺术的相关问题。 


夷舆丞印


一、文字

  


(一)汉字古文字阶段的成熟期

对于汉字形体表现在“古文字系统”中的发展,人们常常以秦代为界限,称之前的文字为“大篆”,大篆又有甲骨文、钟鼎文、籀文等不同的称谓,其实这些都不是很准确的。而秦时的标准文字,则一般被称为“小篆”。

商到西周早中期的青铜器铭文,多能反映笔意,虽然充满了艺术气韵,但对于汉字的规范化十分不利。西周中晚期,相当于宣王太史籀的时代,汉字的规范化工作再一次开始进行,出现了所谓的“玉箸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面目有异,又被称作“六国文字”或“古文”。

秦文字直接继承了宗周文字,秦统一前后,李斯、赵高、胡毋敬等大官僚取法“史籀大篆”,分别作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造成所谓“小篆”的范本。秦始皇支持他们的工作,并付诸政令推动,于是便有了中国文字史上的又一次“书同文”之举。

汉字古文字阶段的成熟期的标志是西周的籀文到秦小篆这一体系,小篆是古文字系统的最高代表。秦泥封文字的字体绝大部分是脱胎于秦小篆的“摹印篆”,所谓“摹印篆”,其实是受小篆气息笼罩的一种治印专用的字体。秦泥封上的文字还有一部分从形体上看是要早于秦小篆的,比如“重泉丞印”“永巷丞印”“麋圈”“西盐”“中厩”等秦泥封上的印文表现了似比小篆更早的面目,甚至可以看到西周、春秋时代文字风貌的影响。总体而言,秦泥封中的文字还是处于古文字阶段的成熟期之中。


下相丞印


秦泥封的面世,不仅是文物考古工作的一项重要发现,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文字系统的内容,秦泥封上的印文是中国古文字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古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字古文字的重要财富。

秦代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秦始皇及群臣推行的“书同文”措施,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从汉代的总结来看,秦对汉字的统一,并非局限于小篆一体,而是从偏旁数量、偏旁位置、基本笔画及数目、字形结构上做了整理规范化的工作。秦推行“书同文”的成果,便是依书写铭刻用途的不同而形成的秦八书,即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加以总结的: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秦泥封上的文字,显然是继承了《不其簋》、秦公诸器、《秦公石磬铭》、《石鼓文》的传统,与同期的纪功石刻相映生辉,表现了属于古文字系统、贴近小篆的摹印篆的风貌。


上寝


(二)秦泥封文字和隶书的关系

“隶书”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一种书写文字,早期结构中有“古文字系统”的影响,可称为“古隶”。约在秦朝或稍早的时候,隶书已基本摆脱了上述“古文字系统”的影响,而成为独立的书体。隶书成为文字的最重要的表现是秦隶的完整、成熟以及隶书在西汉时期的普及,这主要还是靠在秦的普遍使用基础上的进一步推广。

对于这一问题,秦泥封中的表现比较复杂,秦泥封的文字中所能见到的隶意并不多,有的泥封文字具有少许隶意,但更多的是见不到隶意。而秦印之中则有一些,尤其是私印中已经出现了文字隶化的现象,比如一九七五年秋出土于湖北江陵凤凰山七十号秦墓的“泠贤”印,此印有两颗,为战国时期秦晚期之物,但两颗印字体显然不同,其中一颗印的印文是完全篆化的文字,另一颗印的印文则具有了秦隶的某些明显的特征。

隶书在当时印章、泥封中的表现还是不足,究其原因,秦泥封上的文字主要是反映公印的内容,公印有其一定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即便是私印及泥封,也具有比书写更为强调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而秦隶作为一种新兴不久的行用字体,主要应用于文书的书写以及相对流动和活跃的场合,在早期的发展中未必那么严谨。战国时代隶书的不严肃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字形、偏旁的选用以及偏旁选用的位置,这些是不是完全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彭城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讲到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隶书解散篆体,改曲为直,将古文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改变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

②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省并为一笔,或者是将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③隶书有时会直接省略篆文字形的一部分。

④隶书偏旁有所变形,篆文中一个字用作偏旁时的写法,通常跟独立成字时没有明显区别,而在隶书中,时常可看到用作偏旁的写法和独立成字的写法有明显的不同。同时,即使偏旁所处的位置相同,写法也不同。因此,在隶书中,同一个偏旁在不同的文字里可以分化成多种不同写法。而且在隶书里,偏旁的写法还有很多没有固定下来,同一字的同一偏旁也往往有好几种写法。

⑤在隶书中,也时常见到偏旁混同的现象。为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而且,省并、省略和偏旁变形也会造成偏旁混同的现象。

裘锡圭先生所谈到的这几点很好地解释了早期隶书的不稳定性和不严肃性,而出土的泥封多是公用性质的,或是私人在正式场合取信用的,所以泥封文字所表现更多的还是成熟的篆书。


云阳


从玺印艺术的角度来说,玺印文字的隶化现象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然而,这种尝试由于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并没有继续发展下去,人们最终认为中国玺印不宜用“今文字系统”入印,而用“古文字系统”入印更符合一向的审美,即在规定了的较小平面空间,由文字组成的艺术氛围,更加看重于凝重与深远的美的追求,这种认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隶书在玺印上的广泛应用。


(三)秦泥封文字是秦篆的标准之一

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自尓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又说到王莽时期书体时,曰:“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左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这王莽“六书”中除了隶书,大概都属于秦篆的范围。而秦泥封上的文字又属于秦篆大范围中的标准字体。大部分秦公印泥封文字,应该是标准的秦篆,更能代表当时官方的正式字体。


蒲反丞印


秦石刻文字是汉字古文字系统之一支——“秦系文字”的重要资料,秦统一后,秦始皇巡行天下,在峄山、泰山、琅玡台、芝罘、碣石、会稽等地刻石铭功,这些都是研究所谓小篆的最好资料。一般认为,秦小篆便主要表达在这几通刻石里面,比如《琅玡台刻石》《泰山刻石》以及现代本子中的《芝罘刻石》《会稽刻石》等。但是这些刻石的面目之间,都是有一定差异的,《会稽刻石》应当是后代人的摹写,已经不再具有强烈的秦味。秦“半两”钱币有些篆意明显,但文字太少;东周及统一后的秦金文中全部具有篆意的不多见,包括二十六年、元年诏版文字,都参以隶意,或篆里隶表;秦的刻画陶文、简牍文字,也恐怕都不能作为“秦篆”的典型作品。在秦公印数量并不太多的情况下,现在人们能见到的具有明显秦味的字体,同时字迹遗留比较多的,并且足以编辑为“秦篆”字典的,就应当首先是在秦泥封的文字群体中了。

必须指出,人们现在掌握的秦私印及秦私印泥封的数量也不少了,秦私印实物中文字“隶化”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与当时公印有很大不同。可是秦私印泥封中,文字“隶化”的现象几乎不见。笔者认为,存世的秦私印实物中,有相当部分是随葬用印,以快捷的隶书刊刻文字,并不用于打制泥封,所以泥封中见不到此类印之遗蜕。用于打制泥封的私印,必然是实用印,而实用印文字是不能“隶化”的,所以秦私印泥封已然见不到隶意。


华阳禁丞


在这里,不得不多说一下秦文字对汉字发展的重要贡献。秦王朝用经过系统规范整理的篆文总结了全国文字,不仅基本上消除了之前各国各地“文字异形”的现象,而且使古文字异体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变,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汉字经过秦代规范整理之后,基本上走向定形,为后来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秦篆所创立的一些字体规范原则,一直沿袭下来,后来兴起的隶书和楷书,虽在个别形旁简化方面又有所发展,但基本结构都是照秦篆的原则隶定的。

尽管笔者认为秦在汉字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以吏为师”而推广了隶书,从对于后来的积极作用看,实际上是以隶书完成了汉字的又一次“统一”;但是,秦泥封文字作为秦篆中的标准字体,而且单字数量巨大,偏旁形态清晰,系统化程度在秦篆中最为突出,是为研究秦文字,研究当时的用字规范化,研究在秦篆基础上的秦隶统一,提供了更多的,甚至有决定性价值的宝贵资料。

 

徐无丞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