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书法讲座【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MAY的学习簿 2018-01-02

田蕴章书法讲座【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12


  

  

  



  楷书

  行书

  草书


每日一题:学今与通古

    从次序上讲,应该先学今,再学古。从今人学起,是解决入门的问题,通古是解决提高的问题。今人是桥梁、是船舶、是向导,古法是高山、是大海、是目的。学今是为了通古,通过学习古人,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则是归宿。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先临王维贤临的《华度寺》墨迹。十岁时临欧阳询的《华度寺》。现在的所谓书法家大多名不副实。学今人,就存在一个从师的事情,从师要从明师,俗话讲“闭眼投胎,睁眼投师”。尤其是启蒙老师最关键、最重要,这往往决定你的一生。既投师,就要敬重老师,一门心思地去学。古代有天地君亲师之说,所谓“敬师不到,学艺不高”,更有“不敬师长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可见以前人们对尊师重教的重视程度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天津名家于明善春节时对老师行跪拜礼。不要一味学今人。今人的字没有得到历史的认可。启功的字在民国时期属于一般水平。  清有成铁翁刘,明有四大才子,元代的赵孟頫,宋有苏黄米蔡,唐有欧颜柳,之前还有钟张羲献。

每日一字:也(竖弯勾是主笔)

    楷书“也”的形体特点是“扁、斜、长”。“扁”是指字形上下低,左右长,“斜”是指前两笔取斜势,“长”是指最后一笔长。主笔竖弯勾转弯处行笔要慢,就像汽车转弯一样。整体字形竖向为两个大的等分。行书中字形夸大了扁的特点,“而”、“且”的行书也是同样的道理。行书有两种写法。草书作为偏旁与单写是不一样的,要省略一笔。如“他”、“地”、“池”等字。



田蕴章书法讲座【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也,女陰也。象形。  ——《說文》

也,女阴。象形。  ——《象形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 也”是个象形字,本义为盥洗器物。金文中的“也”字,就像是古代的一种取水用的器物匜“ (yí)”。这种器物和放在它下方的盘子结合在一起使用。小篆的“也”字,和金文的字形大体相同。楷书后,形成了现在的写法。在古文中,“也”字也引申为语气助词使用,放在句字末尾,作为疑问词或判断词使用。现在,该字常用作副词,表示同样、并行,如“你好,我也好”。
 
另:

   【构造】象形字。也与它为同一个字。在甲骨文中都是一条蛇形。金文仍像突出了头部的拖着尾巴游动的蛇。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也。
 
   【本义《说文·乁部》:“也,女阴也。象形。”解说不当。本义当为蛇。
 
   【演变】也,本义指蛇。由于蛇是拖着尾巴曲折行进的,故又引申指曲折延伸。或许因为人们说话语气的延续犹如蛇的拖尾巴吧,后被借为语助词。用于句中,表示①停顿:其乐~融融。用于句末,表示②加强疑问或感叹: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何其智之明~!又表示③加强判断或肯定:秦、晋,匹~;非不能~,是(此)不为~。后又用作副词,表示④同样: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自随。又表示⑤两事并举:他既能挑水,~会劈柴。用于否定句,表示⑥强调:他瞒得连我~不知道。“也”为借义所专用,蛇之义便另加义符“虫”写作“虵”来表示,如今作“蛇”;像蛇拖着尾巴曲折行进一样曲折延伸之义,则另加义符“辶”写作“迆”来表示。
 
   迆,从辶从也会意,也亦兼表声。异体作迤,从辶从田蕴章书法讲座【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它”的变体,亦是蛇)会意。读yǐ,本义指①像蛇一样弯曲斜行。引申指②往某方向延伸:于是燕、云~北暂食沧盐。用于“迤逦”,作动词,表示③曲曲折折地走: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逦背着北风而行。作形容词,表示④曲折连绵不断:瞿塘~逦尽,巫峡峥嵘起。又读yí,用于“逶迤”,也表示⑤曲折延续不断:路逶~而修迥兮;五岭逶~腾细浪。
 
   也,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乙部。凡从也取义的字皆与蛇拖尾曲折游动等义有关。
   以也作声兼义符的字有:迆(迤)、驰、弛、施、虵。
   以也作声符的字有:地、池。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也 yě,表意,金文1从口从乙,表示言语停顿,用于语气词;一说象形,金文2象有柄有流的匜形,本义为一种盛水或酒的器具,是“匜”的本字;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也”。假借为助词(表示判断、解释、疑问、停顿等语气)、副词(表示类同、并列、转折、强调)等。
 
   【辨析】以“也”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tā:他、她∣dì:地∣chí:池、驰、弛。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也”字本为象形字。①是金文的写法,很像古代的一种匜器“ (yí)”。这种盥器与盘台用,用匜倒水,以盘承接之。②是小篆的写法,与金文相似。③是楷书的写法。

  匜是中国先秦的礼器,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之用。周朝时期,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这种盥器用匜倒水,以盘承接之。小篆的写法与金文相似。  

  《说文》: “也,女阴也。象形。”许慎认为“也”字是女子外阴的象形字,这种说法不对。“也”字本为盥器之形,是“匜”的初文,比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奉也(匜)沃盥。”这句话的大意是:(怀赢)捧着倒水的匜伺候他洗脸。“也”字后来被借作虚词使用,因此又造出一个“匜”字来代替“也”。
——(左民安《细说汉字》)








——(陈政《字源谈趣》)

田蕴章书法讲座【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田蕴章书法讲座【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012-也-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6/05/19/001308525.shtml(北方网) 


来源: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