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阴阳】(26)  爻的内涵与天地之数

 书蠹之家315 2018-01-02


 

    到此为止,有关爻的内涵,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一个小结了,这些内涵主要是:

 

1、易学上所谓的阴阳不是泛指,而是特指,阴阳统一于爻,它们是爻的两种状态或两种属性,是不能脱离开爻的。

 

2、爻不是不可以分割的,一般情况下,一个爻可分为九个数,或者说是只能而且必须容纳九个数。这九个数可能都是天数,也可能都是地数,更多的是天数与地数混杂,但总数一定是九个,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爻是数的一个“小群体”;

 

3、天数与地数的比值一般为11.5,所以在一个爻中,当着天数为3地数为6的时候,天数所代表的量要小于地数所代表的量;当着天数为4地数为5的时候,天数所代表的量就会大于地数所代表的量,如果把天数所代表的量占上风的爻规定为阳,把地数所代表的量占上风的爻规定为阴,那么阴阳的分界线就在天数34之间,或者是地数56之间,我们把这个分界线就叫“阴阳界”;

 

4、特殊情况下,天数与地数的比值为11.25,这样4个天数的量就相当于5个地数的量,在这种情况下,包含着4个天数与5个地数的爻,就是“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的爻。

 

5、阴阳是对爻的一个大体上的分类,按照阴阳分类,爻有三种,即阴、阳和“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

 

6、无论是“阴阳界”还是“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的爻,都可以看作是阴与阳的一种平衡状态,假如天数与地数代表的是方向正好相反的两种矢量,那么这种平衡状态,也可以看作是“零状态”;

 

7、刚柔是对爻的一个细致的分类,按照刚柔分类,爻有十种,其中最刚一种,最柔一种,处于最刚与最柔之间的还有八种;

 

以上可以看作是爻的一些内涵,从这些内涵当中,可以看出传统易学的失误,这些失误主要有:

 

1、脱离开爻来谈阴阳。传统上的“阴阳学说”,基本上是脱离开爻的。他们或者把阴阳当作先于易的“观念”,或者当作与爻没有关系的东西。不知道阴阳只是表示爻的两种状态或两种属性,作为规定,这两种状态或属性是绝对的,不因时间、地点等条件而改变,例如一个包含着九个天数的爻一旦被规定为阳以后,在任何情况下,它都是表示阳,这也好比一个人,作为“人”,白天是他,晚上也是他;在北京是他,到了南京也还是他。脱离开爻来谈阴阳,就看不到阴阳的这种绝对性质,就是对阴阳的“滥用”。当然,对阴阳的绝对性质也不能“绝对化”,因为在爻中存在着“阴阳界”,存在着“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的情况,所以阴阳还有它们相对的一面,但是不能用阴阳的相对性来否认它们的绝对性。

 

2、脱离开“天地之数”来谈阴阳。传统易学或者把“天地之数”看作是自然数,看作是奇数偶数,或者把天数、地数直接看作是阳数、阴数。因而也就不了解阴阳的本质,不了解阴与阳是根据什么决定的。

我们说,正是天数与地数的比例与比值,决定了爻的阴阳与刚柔性质,“天地之数”是易学上最高的也是最核心的概念或范畴,它是本质,而阴阳不过是天地之数的外部表现要了解爻,了解爻的阴阳与刚柔,就必须先了解天地之数。那么什么是天地之数呢?我们说天地之数,就是用数的形式对宇宙间万事万物高度概括的一个结果。它不是普通的自然数,更不是什么奇数、偶数,它是一种“逆数”,是把统一物分为两个部分并且对这两个矛盾着的部分相互规定的一个结果,因此它是绝对数、大限数,或者说是数外无数的数。天地之数还是自身与尺度相统一的数,是质和量相统一的数。由这样的数构成的卦爻,也就有了囊括万事万物的性质。

 

当然,关于天地之数的内涵还远不止这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天地之数不是自然数,更不是什么奇数和偶数,而传统易学正是在奇数和偶数的基础上,得出了“奇为阳,偶为阴”的结论,换句话说,阴阳不是爻内所包含的天数和地数的比例与比值所决定的,而是由数的奇偶所决定的,阴阳的差别,差也就差在是奇是偶上,这样一来,一个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有关爻的内涵,就这样被歪曲、被掩盖了,天地之数不再是爻的物质内容,不再是阴阳的本质,不再是易的最高与最核心的概念或范畴,易也不再是“逆数”,而由天数与地数所决定的阴阳被当成了易的最高与最核心的概念或范畴,阴阳区分与确定的依据看不到了,阴与阳的对立陷入了绝对,找不到“阴阳界”,阴与阳之间的相互依存、转化也就变成了一些易学家们的空谈,最稳定的爻被当成了“变爻”,当成了爻变的临界点,正是这些所谓的“阴阳老少”或“九六变化”之类的“学说”,被当成了学易的“入门”,当成了正宗的易学“理论”,殊不知这些东西,完全是对易理论的一种曲解,是一个绝大的谬误。

 

    但是,爻不是孤立的,它不过是卦的一个单位,一个组成部分或方面,因此对爻的探讨,也就不能孤立的去研究。比方说,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卦的数构成只能是25个天数与29个地数,或者是24个天数与30个地数,那么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在一个卦中,不可能出现3个纯阳爻,也不可能出现4个纯阴爻。所谓“纯阳之卦”或“纯阴之卦”显然是不对的。因此,对爻的内涵的研究不能脱离开卦体,当我们从卦体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爻的内涵时,就会发现更多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