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者(一)

 似水流年_HJ 2018-01-02

 

​——谨以此文,向我的老师致敬!

 

    伟大的教师并不是引领你到他/她的知识的边缘,

    而是引领你到你的智慧的边缘。

                                                             ——卡利尔·纪伯伦《预言者》


      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曾经不太了解它实际的意义,以至于高中毕业时,师院是最不想去的学校之一。而真正的理解和喜欢,缘于一位大学老师,是他改变了我对老师的认识,甚至说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反思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没有什么明确目标,没有一定要做什么的志向。


     小时候很爱玩儿,受时代的影响,那时候看的战争电影多(宣传英雄),就想参军、打仗,感觉很威风(大了有认识了,战争很残酷,还是和平好)。那时候天天疯跑着,到上学的年纪就上学,该上初中就上初中,然后又顺理成章的上高中,高中依旧没理想,对未来做什么从来没有清晰的概念,惯性上高中考大学,那就考呗。


       高三的同学们(包括家长们)谈论起来最不喜欢的职业就是老师,那时的我也不喜欢,觉着做老师没意思,没出息(那个年代流行的是做科学家?),至于干什么,一点想法都没有。高考报志愿,还是没什么想法,没感觉自己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兴趣,就报了一个应用化学,一个医学,结果上了医学院,然后稀里糊涂上到四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了目标。

 

       四年级下半年报选修课,有两个课程可选,一个是《计算机》,一个是《血栓与止血》,最初我报的是《计算机》,想着接触接触高级的东西(那时候计算机很贵,很难有机会接触),结果报的人太多,机器太少(太贵,学校比较少),名额不够,我就“高风亮节”,改选《血栓与止血》。没想到这一让,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人,也改变了我对老师的认识。


     说来惭愧,我都忘了那位老师的名字。时间太久,只记得他是阮长耿院长的博士,个子不高,比较瘦,但很精神。他的研究方向是血小板的单克隆抗体,在讲到相关内容的时候,他的眼睛发亮,兴奋异常,你能感受到他的那种投入、热爱,还有自豪,这让我对他讲的内容(单克隆抗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外到图书馆查了很多书刊、杂志,这才对生物医学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在这方面美国的研究走在了前面,通过杂志我知道了靶向治疗的理论与可能,认为这是某些疾病治疗的一种发展趋势,然后越研究越喜欢,越喜欢越投入,这才有了我人生的第一个明确的目标——研究靶向药物。


 

       但这位老师的影响不仅如此!


      因为有了目标,决定看书考研。考研必考政治,政治课从小到大学了八年(不包括小学,实在记不起来小学学没学),可以说是最被大家忽视的课程。老师照本宣科,估计自己也不理解,怎么能讲好课。所以男生基本不听,也就也没什么感受。所谓政治,其实大部分是哲学——唯物辩证法,这是一门学了超过八年,但毫无收获的课。


      为了考研,自己沉下心来,仔仔细细看了四、五遍,终于明白了唯物辩证法的内涵和意义,并试着用其中的原理分析事件背后的要素、形成、因果等,颇有感悟。比如分析自己的个人性格,为什么我是这种模式?联系小时候的成长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看到了性格形成背后的东西,知道了因果,知道要关注现象背后的东西。


      由此开始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思维、认知体系,直接关系到后来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说是进了一个门,一个个人认知和发展的门。如果不是遇到这位老师,真的不知道如何进这个门?何时才能进这个门?所以这位老师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一直心怀感恩。


      那什么样的才称得上一位好老师?

       

       回顾曾经遇到的老师们,包括工作之后的这些年,大多没什么记忆,讲课印象深刻的,也就是四、五位而已。我确信老师们都教会了我某些知识,但真正引发了我的兴趣的只有一位,就是这位不知名的老师。


      他交给我的知识,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他对自己研究工作的热爱,激发了我的兴趣,让我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清晰的目标,迈进了我个人的成长之门。所以我非常认同纪伯伦的话: 伟大的教师并不是引领你到他/她的知识的边缘,而是引领你到你的智慧的边缘。

 

      自那时起,我深知一位好老师的价值和意义,深知老师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如果早遇到这么一位老师呢?


    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第一是家庭环境,那么第二就应该是学校、老师了。一个好的老师,他的作用,不单单是传授你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你发现自己、引发兴趣、启迪智慧、独立思考、学会爱、感悟生命和价值,让你成为自己,受益终生。


      遗憾的是目前的中国,好老师太少,很多人根本不理解老师的意义和价值,只是把她当做一份职业、一个谋生手段而已(不得不吐槽一下教育产业化的恶果,就是在著名的北大,也能感受这种气息。实话讲也不能埋怨老师,制度、环境造就的)。有的本身就缺乏爱心、缺乏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怎么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怎么能唤起爱?物欲横流的社会,再碰上只知道“索取”的老师,又怎么能不误人子弟,如xxx之流。

 

      老师太重要了,他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可以影响人,就可以影响环境;可以影响环境,就可以影响社会(当然在这方面,政府的责任更大)。

 

......

 

    当今的社会危机,有多少和老师相关?有多少和教育相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