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课堂三有

 百科知识博览 2018-01-03

关于“好课堂”的标准或特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好课堂应该三有——有法、有效、有意思。

“有法”,指教与学有方法。人们常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教学有法,法无定法。一堂好课,更应该有“个性化”方法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悟出有效的个性化的学法,这是最能体现教育智慧的地方。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了无痕迹、润物无声,教育的意图隐蔽得越好,教育效果就越佳。

“有效”,就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们有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有效就是教者愉快,有成就感!学者快乐,有所进步!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境界。“有效”当然不只是指成绩提升,但这是一个最重要也最直观的指标。

 “有意思”,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如临大海,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下课后盼着第二天再听这位老师的课。  

如何才能达到“有意思”?方式可以有很多:课堂上重视情感交流,让课堂闪耀艺术火花,妙趣横生;重视活动,贴近生活,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觉得学知识其实就是学生活;引导课堂讨论甚至争鸣,让学生的思想碰撞;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活动为主的知识、技能、情感的建构过程;教学要有文章之曲折,群山之起伏,河水之迂回。时而如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推窗望月一览无余;时而如留连于中国苏州园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小桥流水情趣盎然,让人感觉美不胜收;巧妙利用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引趣激疑,持续保持学生心理张力,反而让学生欲罢不能……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到课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挑起他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有人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这话真的不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