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所托,自然不敢懈怠。再加上,关于学校教育信息化,我的确有不少掏心窝子的话说,好在他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在他规定的篇幅之内,我终于完成了这篇文字,2018年1月2日,在《中国教育报》第8版得以发表,这里教育技术学自留地获得授权全文转发! 概括起来,我的观点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必须优先发展,全局规划和系统思考防止『跑偏』 为什么基础设施必须优先发展?因为如果基础设施不能优先发展,可能会使得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越拉越大。 为此,地方政府必须要全局规划和系统思考。全局思考、系统思考和科学设计,才是解决当前教育信息化最关键的举措。 二、抓住教育信息化投入产出的关键,混合式学习将称为主流 各级各类学校应关注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产出,从学习和教学绩效的提高的角度,思考学校教育信息化问题。 展望未来,我国移动和在线教育持续稳定发展,混合学习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主流和方向之一。 三、把人的信息素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从过去几十年世界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基础设施不仅仅是这些,还应当包括人的素养。而人的素养,包括学生、教师、家长、教学支持服务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这些素养,是关乎教育信息化投入产出效益的关键所在。 四、开放共享和个性化学习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教育世界。随着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一个借助互联网的学习型社会和新兴学习文化正在快速发展,摆在全世界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使命,一是如何进一步促进开放和共享,顺应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二是如何将这些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所形成的资源,整合进正式的学校教育之中。 展望未来,开放共享、混合学习和个性化教育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和方向。 在【EduTech自留地】回复『电子版』 给你看电子版《中国教育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