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理想的家校关系:老师被理解,孩子被关注,家长被尊重

 培根阅读 2018-01-03

开车戳我 来自小石头侃升学 17:36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


大连的一位班主任,是学生家长眼中非常非常好的老师,同时还是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从来不收礼不应酬,为了孩子殚精竭虑,经常凌晨两三点在群里发批改的作业。而且,关心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比如这位老师曾经苦口婆心劝家长放弃让孩子学钢琴,把同样的时间用来学奥数和葫芦丝,因为奥数对应试有帮助,而民乐学到一定程度,高考可以加分。这位老师一直都在尽力的帮孩子规划升学,让孩子能找到“捷径”,不要浪费宝贵的童年时光。



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不求名不求利,却被自媒体人认为是在“为了孩子好”的动机驱动下,将摧残孩子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事情是这样的:


她在一所大连市的重点小学教书,这所学校以管理有效,学生成绩好著称,是那种家长挤破头希望孩子进的学校。这所学校有一条校规,学生不许随便讲话,即便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


可这天课间走廊里并不安静,学生们去厕所的路上玩闹起来。上课铃响了之后,班主任站上讲台对学生说的第一句话是:


“课间去厕所的路上谁讲话了,给我站起来!”


七八个学生,哆哆嗦嗦站了起来。老师冷冷的扫了他们几眼,然后说:“都坐下吧!”


可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老师紧接着又说:“没站起来的同学,全体起立!一个挨一个,互相检举揭发!”


就是这件事情,这个举动,让媒体人抓住了这位老师的尾巴,大肆批判。我们不着急表扬,也不着急批判,我们分析下事情的走向,分析下三种可能的结果,三种颜色,让我们开开脑洞。




第一种可能:老师严厉地批评了被检举出来的孩子



可能事情会这么发展,老师一贯的严格风格让他严肃处理了“闹事”孩子,比如当众批评“不诚实、没担当、没有集体荣誉感”、然后叫他们在放学前上交一份500字检讨交到教师办公室,在办公室又批评了半个小时,直到这些孩子掉眼泪为止。


孩子回家比平常要晚,家长担心的问,“为什么这么晚才放学?”孩子开始支支吾吾,说大扫除。可吃饭也不香,精神恍恍惚惚,家长再三追问,孩子委屈地道出实情,还留了一些眼泪,于是家长怒火中烧,立马怒气冲冲打电话质问为什么批评孩子。可老师却并不内疚,反而逼问家长“孩子不这样管,我就没法管好这个班,要你你会怎么办?”家长和老师讲道理没讲几句就聊不下去了,更加生气地挂了电话。


家长又生气又担心孩子,于是非要给孩子讨个说法,又一个电话打给校长办公室:“今天课上班主任批评了我家孩子,把孩子批评得不轻,孩子回来一见到我就哭,我倒要去问问这老师,知不知道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校长亲自调查了这件事情,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可校长也很无奈,只能宽慰老师:尽力做好教育工作就行。


而后果呢?家长想过吗?没想过没关系,依然是一个真实新闻。


某校长接到了一个家长举报投诉电话说:“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现在在家里饭不吃,水不喝,说老师冤枉她,心理难受,闹着活不下去了要跳楼。”家长不满意好好的孩子怎么被老师逼成这样!要个说法。


真实情况是这个孩子早上来到学校,拿起别的同学作业就抄,正好班主任老师看见了,就批评了她:“作业是不会做还是偷懒?抄作业算什么?这样学习态度对吗?”孩子狡辩说就是没有抄。其实老师已经看到她迅速地把同学的作业丢回去了。对此,老师更生气了,对这样的行为又进行了一次批评。结果,孩子晚上就在家闹起情绪来了。


校长到班里向其他老师、班干、同学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写作业都是抄来的,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还发飙……



校长也没办法,只能宽慰老师“尽力做好教育就行”。但家长不依不饶,就仿佛在打仗一定要胜利一样,在家长群里散布谣言:说老师如何不公平地对待学生、老师教育没有耐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老师冤枉学生不敢承认……一些不明真相的家长竟然相信了,对老师半信半疑,当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不良表现时,家长们不愉快的态度影响到了孩子的心态,对老师越发的不尊敬,班风越来越差。


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绝望地跟家长们说:“作为老师,我在学校一定尽到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问题,至于孩子有什么不足,有什么苗头,你们不信,我也不讲了,还有两个月毕业,师生缘分就尽了,孩子依然是你们家的孩子,自己教育吧!




这样的结果,是大家希望的吗?家长们真的希望老师不要批评孩子,赏识教育,孩子就能健康成长了吗?



第二种可能:检举后并不严厉批评,采用说服教育



老师确实让孩子们互相揭发,但没有采取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反而语重心长地跟孩子们讲了一次很有意义的班会——主题就是(1)规矩就是规矩,必须要遵守,这是自制。(2)诚实的重要性,要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孩子们讲解,和蔼可亲,把孩子们调皮的种种都列出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孩子们基本都是似懂非懂的表情,几个纨绔子弟其实根本也听不进去,还在小动作,老师也只能失望无奈的摇摇头继续上课。





班上的纪律好了两天,可那些捣乱的学生又有人蠢蠢欲动,压抑不住“天性”,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再次教育了这些学生一番,又拉着他们到办公室单独谈心,后来又请他们的家长到学校,家长陪着笑说“我回家好好管管他”、“平常工作太忙了,没时间管他,老师多费心了”,并且拍着胸脯说“孩子调皮捣蛋,你替我教训他。”


可就算请了家长,老师也有些无奈的发现,有些学生的调皮也不是老师所能左右的,常常用尽了全力,可是还是一无所获。尤其是有些家长放弃了,学生自己放弃了,只剩下老师还在努力想改变点什么的时候。


老师为了班级的班务管理操碎了心,把大量精力都放在了教育这些捣乱分子上,班级纪律得到了一定改善,可他并没有因此得到额外的奖励,他这么做的原因只是出于身为人民教师的责任。可即使这样,还有许多家长并不理解不配合他,当面承诺回家好好管孩子,可回家后该怎样怎样,老师感觉班级在管理上困难重重,家人甚至也埋怨他,费力不讨好,没见着工资涨多少,把心都放在了学校,连自己孩子都没时间管。





结果呢?其实结果我们都知道,那些本来就不错的孩子依然不错,那些摇摆不定的孩子可能得到了那么一点点教育和进步,还是要在家长的配合督促下,而那些本来就被父母教育坏了或者忽略的“小恶魔”,依然还是个“恶魔”。


这个结果是现在社会的普遍状态,曾有记者有一段采访,非常真实。


“你叫什么名字?”


“赵小明”,说的非常干脆明白,没有多余的一个字。


“为什么自己一个位?”


因为他不听话,作业也不做,老师都不想管他了。”后面的一个同学迫不及待的说。


记者问道:“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不完成作业?”


这个同学并没有回答,只是用眼睛看着记者。他接着又问了一遍。“家庭作业,你做吗?”


“做。”


“为什么做?是不是你爸爸打你。”记者说。


他使劲点了点头,好像同意了记者说的话。他停顿了一下,说:“我爸爸打人非常疼,我不敢不完成作业。”





“那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为什么不完成?难道老师不批评你?”


我老师从来不打我,只是口头批评,所以我不做老师也拿我没办法”,他一口气说出了这么多。


“你上学,不做作业对吗?为什么非等到老师惩罚你的时候才做呢?”


他只是红着脸,瞅着我,不愿多说话。


孩子们并不傻,一个只会用嘴教育的老师,有什么值得害怕和担心的呢?



所以,这是家长和社会要的结果吗?



第三种可能:老师根本没有发起检举这个动作,也只是用嘴管理和督促


这个结果下老师根本不想给自己惹麻烦,拿那些顽固的孩子也没啥办法,自习课纪律一直就这么差了,老师挂在嘴边的基本就是“我尽力了”。




老师是一个被放上了神坛的职业,但在中国,从事教师职业的也都是普通人,当学生犯错,我们基于职业道德或者说人性的关怀去指出他们的错误的时候,更多的指责却应验到自己的身上:


家长说你应该很有礼貌地对我孩子说话,


专家说教育应该有更多的方法,更多的途径,


学生说你凭什么批评我,我恨你。


我很困惑,我为了什么?我在证明什么?


我尝试过,也努力过,但当一切得不到该有的回报并且不被理解的时候,当一切的努力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的时候,老师选择做好份内的本职工作,其他的只能跟家长说“我尽力了!”



所以这也是家长要的结果吗?




四、家长和社会要的是什么?


一部分家长觉得坚决不能用检举这个行为,这在培养孩子不好的习惯,打小报告,另一部分家长不以为然,但大家都希望班级纪律很好。


一定要让老师找到问题孩子,并一定要批评,但批评的时候,既要说到让孩子心服口服,又要保护孩子自尊心,孩子要有一种被批评了还很感激老师的状态,并且老师最好不要麻烦家长,因为家长真的对孩子没办法。


然后,老师最好时刻对每个孩子都很关心,并且对每个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不管孩子多调皮,老师都能欣然接受并找到方法管理孩子,以及能直接把孩子教育好,让家长明显感觉孩子的进步。


同时,对于部分家长,还希望老师要配合他的教育理念,老师要跟家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把家长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



所以,先不论这样的老师存不存在,这样的老师必须会心理学专业知识,至少也是个硕士博士毕业,同时最好当过2年以上的心理医生,有极强的心理分析和说服能力;


另外,老师要极其有耐心,同时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全部,基本上就在忙活这些学生了;


还有,老师要非常善于跟家长沟通,把家长的需求也一并解决了;


当然,这个老师还要有极其崇高的职业素养,最好不收礼。


嗯,如果有这么一群人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估计这个学校学费一年不能低于50万,并且老师月收入不会低于5W吧。


现实呢?老师拿着不高的薪水,干着怎么努力都没法让人满意的活儿。




我们把孩子送去学校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问自己的问题。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完全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有阴暗面,都有一部分是“小恶魔”,而很多家长沉浸在孩子天使的一面中,不肯承认自己的孩子也是个小恶魔,面对冲突,冷静地了解事实真相,可能是做出激动行为前最重要的环节。冲动,让很多家长忘却了把孩子送去学校的目的,反而伤害了自己。


而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很多时候没有答案,并非很多社会人士和家长考虑的“非1即0”,类比山东老师检举的事情,北京也有一个类似的事情:



一孩子在北京某著名重点小学读书,这所学校有着 “不许讲话”的规定,甚至还有检举机制,下面是一个孩子的同桌,在他的作业本上写的一句话。这所学校实施“保甲连坐”制度,要求学生互相监督检举揭发,做老师的好孩子,这被家长讽刺为“拿红笔的党卫队”。


家长可能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动作其实也有很多教育实验的意义,知道真相不检举的孩子是原则性不强吗?是因为更重视友谊吗?是因为好面子吗?是因为要融入集体吗?


知道真相检举的孩子的行为值得鼓励吗?这种行为不耻吗?这种行为有边界吗?


不肯承认错误但是被检举的孩子,应该怎么引导?怎么让他处理跟检举人的关系?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会在孩子长大后的某一天遇到。


如果小石头是个当时孩子的爸爸,我没时间评论老师的行为对错,我只想说,我的孩子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跟我交流和探讨,我愿意把我得到的经验和结论分享给老师。


我相信老师会愿意接受一个更愿意交流的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