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名年轻中医成长之路 (一) || 深度好文

 杜子桐 2018-01-03
大家好,我是小陈医生,我于06年进入四川的一个医学院读书,所学专业是中西医临床,当同学们还在为自己姓“中”还是姓“西”的问题上纠结时,我在师傅的引导下已经执着于中医,不为别的,只为那份对博大中医文化的热爱。

随着在中医这条道路上的探索,自己在中医临床的定型越来越明确,最后的确定也是任职于神农中医馆的时候,中医儿科则成为我毕生要努力的方向。

虽然我师傅精通中医各科,但她那里还是以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为主,所以之前我在跟师的时候在中医儿科这块研究还比较深入,利用中医中药治疗儿科各类疾病还是颇有心得的。但是自己独立临床时发现,因为现代社会思维模式的改变,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因素的掺杂,单纯中医中药对于儿科疾病的介入越发显得单薄,这不是临床疗效的原因,而是孩子和家长对中药接受程度的缘故。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家长的爱可想而知,生怕小孩受到任何委屈,而中药的口感确实不好,小孩子自然不太乐意服用,哭闹不可避免,由此中医中药在儿科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所以接触过无数家长及小孩后,一种深深的无奈感始终萦绕心头。为什么呢?因为我在仔细临床辨证后很自信地认为开的方子会一剂知,二剂已时,然而当患儿第二次过来就诊时,其家长却说中药没吃完,吃了一点点就死活不吃了,没办法只能吃西药了,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小孩的病一拖再拖,甚至会使病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正因为如此,我逐渐发现在儿科诊疗方面自身临床手段的单薄,之前认为用好中药才是治病根本,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左右着我向其他领域的探索。后来,因为某个机缘巧合突破了我既定思维,促使自己更深入去了解小儿推拿,其实在之前我只是稍稍知道小儿推拿,后来通过系统学习小儿推拿后,明显感觉自己的中医儿科之道愈加宽敞。那次机缘也是一个临床案例的切身体会。

那天我早早来到医馆上班,通常这个时候是没病人的。偏偏这天,有个家长带着小孩来到我的诊室。部分病例记载如下:

案例:
       5岁的胡小朋友,睡觉前,贪吃一瓶酸奶和2支香蕉,前半夜无事,后半夜凌晨5点左右出现腹部疼痛不已,腹胀,呕吐2次,其家长随即送往中心医院急诊科,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明显升高,腹部X片提示腹部气液平面3cm,怀疑肠梗阻,建议立即住院治疗。家长惧怕住院治疗给小孩身体造成伤害,遂领小孩至医馆采取中医治疗。

发热,痛苦面容,双目少神,自诉腹痛,集中肚脐周围,压按明显,腹胀,不思饮食,有欲呕之感,病情发作至此未解大便,手稍用力扪其腹部,质地不硬,同时可闻其腹中水泡破裂声,舌红,舌尖尤甚,苔厚腻,脉滑


世间很多事情的转机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当时我采取轻柔的力度,当时只给小孩子做了大概2分钟的样子,小男孩吵着要去解大便,此时此刻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结果小男孩解了很多臭的稀溏便,顿时他自己也觉得肚子轻松了很多,摸摸额头也没有刚来时那么烫了。后来结合一副中药汤剂,这个小孩子的病就这样治愈了。

后来自己总结分析,有时我们中医临床总是被西医的病名所左右,这个病案的开始阶段我也是如此,什么肠梗阻啊,其实就是中医所说的“食积”。
临床上“食积”的临床表现有很多,其中发热,腹痛,伴有呕吐等均较常见,治疗上以消食化积通腑为原则,如我给小孩的推拿手法中,顺时针摩法就是具有通便的效果,分推法也是通腑理气的作用,同时可以调和肠胃,中药选择了四逆散泻热通腑,故而疾病的临床效果颇佳。

这次临床经历对我的影响挺大的,可以说是颠覆了我对小儿推拿的临床疗效的臆断,这么好的东西自己以前怎么就没引起重视,结果再上网一查,小儿推拿市场形势之火爆,真是孤陋寡闻,井底之蛙啊。

无独有偶,近段时间,自己的经方临床又进入了瓶颈期,却找不到原因所在,虽说这种情况在以前也遇到过,但很快能够解决,而且每一次的跨越都是自己临床思维的进一步升华,然而感觉这次始终跨越不了。当与小儿推拿的亲密碰撞后,心里坚信小儿推拿能帮我完成这一次的升华。

其实也算一种缘分,后来我有幸加入了成都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短期培训班的学习,在这里不仅系统学习了小儿推拿基础与实践知识,而且更深入了解到小儿推拿历史发展的渊源以及它为小儿健康保驾护航中所体现的实质性意义。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以防治儿科疾病、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中医外治疗法。

小儿推拿诞生于明代,其中《小儿按摩经》是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收录于杨继洲1601年所著的《针灸大成》。《小儿按摩经》的问世,标志着小儿推拿从民间技艺升华为成熟理论,学科从此走上独立发展之道。世事沉浮,小儿推拿的发展呈现出举步维艰的态势,但因雄厚的群众基础,小儿推拿在民间逐渐形成了许多流派,如湘西小儿推拿流派、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冯氏小儿捏脊流派、河东少儿推拿流派等,他们都有自己明显的传承链,各具特色的推拿技法,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区域性。

小儿推拿的原理
小儿推拿不用任何药物,其手法施于小儿,刺激相应的穴位和经络,调节经气,调节阴阳,调节精、气、神;通过激活与调节小儿机体,由机体自身而不是药物去改善体内状态,从而求得脏腑组织间新的平衡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可概括为:调整阴阳、调整脏腑气血、补虚泻实、顺应升降、温清有别。

小儿推拿的对象是小儿,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所以了解小儿生理特点,熟悉和掌握小儿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才能对小儿体质及生长发育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小儿的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前者可说明小儿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强,哺育与调护极为重要,外界各种因素,从自然气候环境到哺育者的一言一行都能深刻地影响小儿身心,而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不打针、不用药的中医外治方法,既能调身又能调神;后者强调小儿吸收快、代谢快、排泄快,对外界物质与信息接受快、反应快和利用快,所以崇尚轻柔的推、摩、运、揉等手法的小儿推拿就能引发小儿皮肤形变并被其感知,继而引发反应。

生理决定病理,生理的异常就是病理。小儿的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推拿因其即时操作性和能随时修正穴位和手法,在儿科疾病治疗方法中最便捷、最灵活且有效,它还能激活小儿清灵的脏腑之气而起到与中药同样的调治作用。

小儿推拿的现代研究
从相关的研究数据可知,其涉及的病种主要有肺系病,如发热、反复感冒、咳嗽、哮喘;脾胃系病,如腹泻、便秘、厌食、呕吐、口疮;心肝系病,如夜啼、新生儿黄疸、脑瘫、儿童多动综合征;肾系病,如遗尿、五迟、五软、五硬;五官科病,如慢性扁桃体炎、斜视与弱视、鼻渊、耳鸣耳聋;伤科及皮肤病,如肌性斜颈、荨麻疹、婴儿湿疹等。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的穴位以点、线、面等形式散在分布,临床上它所涉及的常用手法有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与合推法)、摩法、运法、揉法、按法、掐法、捏法、捣法、拿法、捏积法、取痧法、搓法、捻法、摇法、振法等,其基本要求为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临床上又有单一手法和复式手法之分,其中单一手法穴位单一,可用于多个穴位和部位,以按抑类为主,复式手法则同时运用多个穴位,只用于特定部位和穴位,以关节运动为特色,如苍龙摆尾等。

小儿推拿推法
小儿推拿的穴位以点、线、面等形式散在分布,临床上它所涉及的常用手法有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与合推法)、摩法、运法、揉法、按法、掐法、捏法、捣法、拿法、捏积法、取痧法、搓法、捻法、摇法、振法等,其基本要求为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临床上又有单一手法和复式手法之分,其中单一手法穴位单一,可用于多个穴位和部位,以按抑类为主,复式手法则同时运用多个穴位,只用于特定部位和穴位,以关节运动为特色,如苍龙摆尾等。
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位有固定名称、穴区、操作方法和主治功用,其不同于传统腧穴的特点。
1、形态多样性 
小儿推拿不仅借鉴传统腧穴的点状穴位,同时也独创了许多特定的点状穴位,如精宁、威灵、一窝风、小天心等;小儿推拿特定穴位有线状和面状,如三关、六腑、天河水等线状穴位,囟门、丹田、内外八卦等面状穴位;
2 、操作形式多样性
 穴位的多样性决定了小儿推拿在穴位上操作形式多样性,如点状太阳穴,可揉,可掐,可按、可捏挤、可摩、可运等,同时推拿过程是动态的,动的方式很多;
3 、定位模糊及多重性
 因为小儿形体较小,当以手推拿时,有时一指足以覆盖多个穴位或整个区域;
4 、归经较难
 因小儿推拿形态上的多样性,尤其是线状和面状穴位,造成了它们难以完美地与线状经络相串联;
5 、百脉皆汇于两掌 
小儿许多重要特定穴,特别代表五脏的五经穴和六腑命名的穴位都分布于两掌,五脏有疾取五经已经成为小儿推拿的固定模式。
以上是所论述的是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概念,至于临床上如何使用小儿推拿则需要操作者有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如如何配穴,手法的选择(清或补)、力度的轻重,这些都需要仔细地分析与辨证,可以这样说,传统的中医辨证是“理法方药”,小儿推拿则是“理法方推”,只有抓住中医这个原则,小儿推拿才会效如桴鼓。

关于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操作程序:一般遵循先头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的操作程序,现代小儿推拿习惯只推左手;

操作时间与疗程:每次操作时间大约是20分钟(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一般只有3分钟左右)。慢性病每日操作1次,以周或月为疗程;急性病每日可操作1-2次,1-3日为一疗程;

介质:介质的作用首先是保护皮肤,避免损伤,其次是增强疗效。保护皮肤多用油脂类(芝麻油、凡士林),粉末类(滑石粉、爽身粉、痱子粉);增强疗效多运用各种汁类(姜汁、葱汁、蛋清),水剂(凉水),还有酒精等。

禁忌症:因小儿推拿是直接用手在患儿一定部位操作,所以局部出血、局部感染、皮肤破损和急性伤筋等一般不宜在患处直接运用;许多危急重症,为避免延误病情,耽误救治时机,不宜单独选择小儿推拿,如心肝肾衰竭、高热、哮喘发作期、昏厥、休克、骨折等。

自从成都小儿推拿培训班学习回来后,一边整理所学知识与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一边临床实践操作,因为之前所积累的中医知识作为根基,短短一个月内,凡体验过小儿推拿的小孩,通过回访其家长普遍反应疗效颇佳,这其中有一例病案极具代表性。病案记载如下:

案例:
       病史简要:三岁半李小朋友,家里开超市,家长娇惯,长期以零食为伴,吃饭喜挑食,时有厌恶进食,易烦躁,稍不顺意就大哭大闹,经常大便数日一行,解时痛苦万分,睡觉不安稳,入睡困难,经常熬夜。既往有发烧史,现仍有低烧,其父母担心病后饮食会影响生长发育,遂带小儿到医馆进行中医调理。


刻诊:正常面容,双目有神,口臭明显,低热,好动,其母诉进食困难,极易烦躁,经常哭闹不止,已2日未解大便,睡眠极差,哄至半夜仍无睡意。手扪其腹部,有鼓胀感,再仔细扪其左下腹,有硬块,稍用力小儿自觉疼痛不适,舌红,苔黄厚腻,脉浮滑。

这个病案是个很明显的阳明腑实证,“口臭、低热、烦躁”说明上焦有热,“大便2日未解,腹部硬块,按之疼痛”提示中下焦腑气不通,中下焦气机不通,再加上饮食不节,则积而化热,治则通腑泻热,若处方需用四逆散或者大柴胡汤类,小儿年幼尚不能用承气汤类以免攻伐太过,但其父母诉小儿服药实为困难,吾告之可采用小儿推拿方式治疗,完全可与中药内服达到异曲同工之效。

此小儿的推拿方中主要采取以清为主的手法,退热方面有打马过天河、拍箕门、下推天柱骨,调理脾胃方面有掐板门、清大肠、清胃、下六腑、顺运内八卦,苍龙摆尾,安神方面有调五脏、黄蜂入洞、倒捏脊等,整套手法持续20分钟。推拿过程中小儿不知不觉睡着了,父母惊奇,诉小儿从未如此安稳睡着过。第二天小儿父母为巩固疗效交了一个疗程的费用,据他们透露,小儿回家后解出又黑又硬且量多气臭的大便,夜间睡眠情况比之前好很多,稍稍安抚即可入睡,且很少出现翻来覆去不安稳的情况。他们说从未想过小儿推拿有如此神奇疗效。此小儿只要腑气一通,其低热、口臭、易烦躁等症状均解决,并嘱要严格控制小儿零食,一切以五谷杂粮为主,按时规律,结合小儿推拿的作用,饮食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小儿推拿是一种绿色的治疗方法,无需吃药,无需用针,可以说是为小儿健康之路增添了一道屏障,但我们需要客观去看待它,因为临床上会出现有些小儿推拿见效快,有些见效慢,究其原因有三:

1、先天不足

2、后天不足这与经常用药、喂养有很大的关联

3、长期生病,最后体质变差。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在中医儿科治疗领域,小儿推拿确实填补了中药内服所不能体现的方便实用,可是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将小儿推拿仅仅定义为一种治疗方法,就狭隘了小儿推拿的实质意义。小儿健康根本在于“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一般护理是以喂养、生活起居等方面为主要部分,如果我们将小儿推拿也归为护理方法,家长们在平时多给小儿揉揉小肚子,捏捏脊背,这样不仅增强了小儿体质,也可让小儿避免过多的治疗,尤其是药物干预。即使小儿确实需要药物治疗或者其他治疗也能很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陈乡钱
中西结合医生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师从福建名中医肖林榕教授、四川名中医熊芳兰。       
擅长应用中医经典方药以及临床经验创新应用,并结合小儿推拿,治疗各类小儿感冒、咳嗽、过敏性哮喘、发热、咽炎、扁桃体炎、各类皮疹、腹泻、厌食、消化不良、便秘等常见多发儿科病;同时精通各类妇科病的诊断与治疗,如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坐诊时间:周二至周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