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入市,最开始做基金定投,期间小仓操作股票(我还记得买的第一只股票是大华股份,曾经的大牛股)。但是主仓位都在基金里。 因为我最开始跟着一位老师学了理财规划课程,其中投资部分重点介绍的就是基金定投,连巴菲特老爷子也推荐普通投资者定投指数,并且可以跑赢大部分基金经理,所以定投的理念是根植在我心里的,尤其是读过了@唐朝 老师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1》及后续的《读财报2》,愈发觉得选对个股是非常需要能力的,而且费时费力。 但是2017年开始,逐渐把基金转到了股票账户里,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我资金量小,风险承受能力强一些,希望在早期激进一些,迅速增加本金,让最初的雪球滚大一些。再者我对投资也有乐趣,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研究。 二、2016年之前的糊涂账及一些心得2014~2016年的收益是一笔糊涂账,因为最初的资金量小,也就几万块钱,而且是一路定投的,虽然赶上14、15年的牛市,并没有跑赢指数。需要提一下的是,2015年牛转熊时,我定投的基金(环保和医药指数)从最高收益20% ,一路下跌,最高亏损到30% ,随着不断定投,摊薄成本,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基本上抹平了亏损,但是两只基金一直落后于上证指数,所以就卖掉了。做过定投的的人,可以更深刻的领会到,通过多次买入可以平滑风险和收益,对于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是很好的投资工具,省事省心,还不用担心个股暴雷,当然缺点就是只能赚取市场的平均收益,而且时间周期往往很长。即便如此,我想在我资金量足够大时,重心再放到基金定投上,然后剩下时间做喜欢的事情。毕竟,生活不止股市的喜怒哀乐,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去做。
三、2017年的收益回顾2017年,陆续投入本金27万,其中5万是临近年末投入的,并没有创造太多利润,因为没有像基金一样计算净值,所以会拉低今年的收益率。总体收益见下图。 ![]() 总体收益为26%,扣除新股后,收益为17%,这个数据比起今年动辄100%以上的大V来说,不值一提,但是这就是我的能力和运气。 四、2017我的投资策略及演化 年初时候的思路是买入绩优蓝筹股,风险小,而且可以打新。所以买入了中国平安,上汽集团,买入中国平安的原因很简单,我自己买了平安的保险,而且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懂得家庭财务规划,保险将越来越普及。但是由于年初反复震荡,刚开始起飞的时候,害怕再跌回来就卖掉了,错过了17年的大行情,不过这就是我的能力圈,没办法,只能继续学习。 今年偶然看到@金融民工 提到一本书《祖鲁法则》,读过之后,按照书的方法(连续几年不亏损,并且现金流优秀等原则)选出了安琪酵母、上汽集团、金禾实业、中国巨石、康得新生物股份、山东药玻、信立泰。年初买入这些股票,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其中我持有最久的是中国巨石,已经翻倍了。目前看《祖鲁法则》的方法是可行的,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其帅选出的都是绩优白马股,正好迎合了今年是市场偏好——白马股行情,不得不说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今年读过了@唐朝 的财报1、2,收益颇多,同时感到分析个股非常依靠个人能力,无知者无畏,知道的越多胆子越小了。 既然研究个股这么费力,索性帅选一批绩优股,然后再选一些估值合理,然后结合行业特点、大盘及个股趋势决定买点。班级里过去两三年的优等生,接下来一两年继续保持好成绩是大概率事件,这是我目前偷懒式的投资逻辑。等到17年年报出来后,开始做筛选工作。 五、关于港股和美股开始买一些美股和行股,目前关注的有星巴克、呷哺呷哺、融创中国、比亚迪、另外还有平安H。 关于星巴克,也许大家也关注到了,星巴克在国内的门店越来越多,作为一个老牌的咖啡品牌,认可度还是很高的。我在几年前是不去星巴克的,因为一杯咖啡三四十的价格,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挺不值当的,近一两我倒是挺喜欢去星巴克的,比如约朋友聊天或者约会,如果自己先到了,就找一处咖啡馆坐坐,看看书什么的,很惬意。这两年总提消费升级,我想这也是消费升级吧。 关于呷哺呷哺,我很喜欢去他家吃火锅,尤其冬天的时候,而且晚上上桌率挺高的,价格也不贵,招行经常有一些优惠券,顺便买一张就是吃了。 关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大趋势,今年比亚迪董秘在雪球嘉年华上的研究也透露出未来市场还是巨大的。我想选这个行业总是没错的。包括上游的锂电池行业,也值得关注。 目前开通了和雪盈证券,还没开始操作,有朋友使用过吗,买卖美股和港股,哪个比较好用? 六、闲话一两句今年收益最高的几只股票是亨通光电、中国巨石、阳光城,亏损最多的是北新建材、隆基股份、亿帆医药。也许你会问,隆基股份是今年的超级牛股,你怎么还亏损,很简单,买在最高点了/(ㄒoㄒ)/~~,因为发现它比较晚,看了下财务数据,应该说不算贵,但是股市就是这样,长多了就要跌,当然我买入时没有做好吃两个跌停的心理准备,只能斩仓出局。 作为了一个几十万基金的小散,希望在雪球上学习各大V之所长于一二,把最初的雪球滚大一些,先定一个三年内100万的小目标吧。 关于工作和投资,自己2017年没有平衡好,盯盘的时间过多,加上目前刚换新工作,不是很忙,花了很多时间去关注股票,涨跌对心情影响很大,以至于对待工作很难集中注意力,这让我特别的纠结和不安。初始的资本积累主要还是靠工资收入,目前也没有副业和资产性收入,而工资又比较固定,对股票投资收益的期望还是太高了,心态上过于着急了。 对于2018年的期许,希望自己继续学习,形成更系统的投资逻辑,期望放低一些,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自己和享受生活。毕竟,投资自己是最好的投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