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历山大·罗琴科-地平线不再水平【布列松的选择】NO.44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18-01-03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罗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是前苏联杰出的艺术家,活跃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如今,他的作品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被高价出售。他起初是一名雕塑家、画家和平面艺术家。一开始他只是将他人的影像进行拼贴,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才开始拿起照相机自己拍摄照片。



《艺术家的母亲》1924年31岁才开始拍照的罗琴柯,出手就见高招。这是他的早期照片,拍的是自己的母亲。这张脸孔现在已成为苏俄母性的象征。世代贫苦的沧桑历练,集中在扎着头巾的老妇脸上。她深皱的眉头,紧抿的嘴唇,好像把所有苦难都承受了下来。右手拿着老花眼镜,凑在眼前好像在审视着往常的岁月。这张工工整整的照片,让知识分子心服口服,也让不识字的农民能够亲近。


亚历山大·罗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 1891-1956)


罗琴科是十月革命后一位最全面的结构主义美术家。他早期以绘画和平面设计为主,后来转至摄影和集成照相。他的摄影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在形式上寻求创新,反对画家式的审美观。为了配合他的分析-纪录性摄影系列,他经常从出人意料的角度拍摄,通常是俯视或者仰望,为观赏者带来震撼,常令他们一时间认不出熟识的景物。


提到罗琴科的作品风格,有一个特性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他的构图手法。他的照片不是“仰视”就是“俯瞰”,再不就是把地平线弄歪,使对象和观看的人都失去了重心。


他写道:“一个人在摄影时要拍摄数张不同的照片,从事物的不角度不同的情况出发,应该像从周围观察而非像从同一个钥匙孔看了一次又一次。”


布列松的选择  罗琴科是使用镜头模拟人眼运动的先锋之一,所以他热衷于倾斜的、不寻常的视角。从这幅照片的角度来看,这次示威披上了一层英雄般抗争的色彩。


在罗琴科之前,不管是建筑物、静物还是人像,都是从腰部开始拍摄,摄影师总是由上至下的俯视取景器。罗琴科认为这种拍摄手法太死板了,不能真实体现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他认为摄影应该与眼睛的运动一样,应该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各种细节。


因此,罗琴科拍摄的时候总是从或低或高的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并且使用极近的特写镜头。他从各个角度去拍摄那些看似平淡的事物,从而有了全新的发现。他作品中的每一样物件都是他有意摄入的。然而,批评者却认为,他那些怪异的视角只不过是一种把戏。



《楼梯》 1930年 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拥有这一切的元素:倾斜的视角、楼梯的线条、阴影的运用,还有一位带着孩子的妇女拾级而上,这一切组成了“构成”世界。事实上,真实的世界是在不断变动中的,就像罗琴科的视角一样。


这种手法拍出来的东西,光就外貌来看,就是独树一帜的。即使到今天,只要打开苏俄摄影选集,不必看名字,那些歪上歪下、左斜右倒的照片,八成是罗琴科的作品,要不就是受他影响的几位晚辈的作品。


这种因形式和内容的矛盾,从而产生的新的视觉感受,正是罗琴科打破摄影窠臼的贡献。可惜的是,他的作品一直未被普遍介绍,除了东欧国家的一些摄影新秀颇受其影响外,他所创造的风格,一直后继乏人。


《徕卡女孩》 1933年 光影的交错赋予这幅照片美感和力量。这张照片中女主人公优雅地坐在长椅上,毫无表情地凝望着,整个场景布满了窗户栏杆投下的网状阴影,长椅令人不快地贯穿了画面,这是违背传统的战时现代主义几何构图。她腿上被她拽在手里的物体,正是与拍下这张照片一样的徕卡相机。


对罗琴科而言,这是他对周围世界的直觉回应,他总是将世界看成是平面的、线形的,其中的任何事物,只要你定睛去看,它们最终都会相融。他相信“唯有相机能反映时代生活”,他冲锋陷阵,滑下屋顶,爬上台阶,挤进人群,拿着他的徕卡颠覆世界。





作品欣赏





















绘画作品












END




支持凡是摄影 打赏本期内容

您的支持,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