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P2P合规报告: 行业整改取得实质性进步

 碧皓 2018-01-04

2017年P2P合规报告: 行业整改取得实质性进步1


(文/郑墨)如果将2016年定义为网贷行业的监管元年,那么2017年无疑就是监管强化整固年。在过去一年里,监管层在去年“一个办法”的基础上,先后发布了“三个指引”,为网贷行业整改合规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方向。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网贷机构本质是金融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这是监管部门对网贷从业机构的法律地位定位。

 

《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要求网借机构应建立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从资金管理合规方面防范平台设立资金池。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规定了网贷机构应当对公众和投资人披露的信息内容,确立了网贷行业的透明化标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则要求网贷机构在完成整改合规基础上,才能获得从业“入场券”。

 

以1+3为代表的监管框架搭建完毕后,网贷行业正式告别1.0阶段的野蛮式发展模式,开启了合规与发展并重的2.0时代。

 

为推动行业合规步伐,帮助投资人理性投资,网贷天眼2017年年中推出网贷行业合规测评报告。根据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天眼选取了11项核心指标,主要包括设置信息披露披露专栏;禁止代销基金、银行理财、保险产品;禁止发售类资产证券化或理财产品;禁止自担保;禁止期限拆分;禁止打包资产等形式的债权转让;个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不得超过20万元、企业不得超过200万;接入银行存管;信息系统安全认证;电信业务许可证等。

 

最近3个月的合规测评结果显示,90分以上平台数量从最初的0增长为6家,80分以上平台数量由25家增长到32家。

 

数字的细微变化反映了行业大趋势。在过去一年里,主流平台纷纷弥补合规工作的短板,快速向合规方向靠拢。例如,在信息披露栏目的设置上,90%以上的平台目前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设置了信披栏目;在银行存管方面,2017年下半年,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超过400多家,是此前数年对接银行存管平台数量的2倍多。在测评的90家平台中,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超过了85%。在禁止代销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方面,9成以上平台实现了合规。从这个意义上说,2017年是网贷合规取得实质性进步的一年。

 

当然,在一些核心指标方面,网贷平台的合规进展仍然缓慢。例如,在限额方面,虽然大部分平台做到了合规,但细究之下,仍有部分平台在表面合规的掩盖下,进行了大拆小、分批发布的方式规避监管;此外,在“暂行办法”划出的13条红线中,禁止发售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和禁止打包资产这两条的违规情况依然较为普遍。很多头部平台目前都存在“计划类”产品,这类产品通常不披露底层资产或者披露不详,另外,披露的项目期限与产品期限存在错配。而“57号文”严肃指出,如果平台踩了13条红线,将无法在明年通过备案。因而,接下来的半年,网贷行业的合规任务仍然紧迫严峻。


下图为8-10月P2P平台合规评分数量变化图:

 

2017年P2P合规报告: 行业整改取得实质性进步2

      注:(8月份测评标的为100家,9月和10月90家)

      蓝色表示得分在70分以下平台数量

      橙色表示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平台数量

      灰色表示得分在80-90分之间的平台数量

      黄色表示得分在90分以上的平台数量

 

      根据网贷天眼10月份对90家P2P平台进行合规排行上可以看到,银行存管已经成为平台标配,截止目前已有78家平台上线银行存管;78家平台设有信披专栏;另外,网贷天眼注意到,平台“计划类”产品普遍存在,这类产品涉嫌将不同期限标的打包,形成新的理财产品,违反了“824网贷暂行办法”规定的“禁止自行发售理财产品”;而超额发标问题仍然突出,90家平台至少还有54家平台在发大额标。

 

      附10月份90家P2P平台合规排行榜:

 

2017年P2P合规报告: 行业整改取得实质性进步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