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断年代(考古必备)

 好了明理 2018-01-05

考古断年代(考古必备)

考古断年代(考古必备)

「太古时期」

古猿阶段——距今300万年以前

在此阶段考古发现的所有遗址文化,都在北纬30度线以南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非洲和我国的云南省。

「远古时期」

猿人阶段——(我国)距今300~70万年

此间人类活动呈由南向北发展的趋势。并已会打制石器。这一时期的主要考古文化,中国有:

1、我国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距今约240万年

2、四川巫山人——约200万年

3、山西芮城西度侯遗址——约180万年

4、云南元谋人——约170万年

5、河北阳原小长梁、东谷坨遗址——约100万年

6、内蒙古呼市大窑文化——约70万年

「中古时期」

古人洞穴阶段—(我国)距今70~20万年

洞穴文化是人类进入中古时期的考古标志。洞穴文化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华北地区,并呈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中国主要考古文化有:

1、北京周口店洞穴遗址——距今70~20万年

2、辽宁本溪庙后山洞址——约40~14万年

3、营口金牛山洞址——约26万年

4、喀左县鸽子洞址——约7~5万年

5、吉林桦甸市寿山仙人洞址——约10~2万年

6、黑龙江阿城旧石器洞址——约17.5万年

7、山东沂源人洞址——约40万年

8、新泰市乌珠台洞址——约5~2万年

9、江苏南京葫芦洞址——约35万年

10、湖北大冶石龙头洞址——约30~25万年

11、皖南和县龙潭洞址——约30~20万年

12、巢县银山洞址——约30~20万年

13、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岩洞址——约13.5~12.9万年

14、封开罗沙岩洞址——约8~2万年

15、浙江建德乌龟洞址——约10、8万年

16、广西柳江天岩洞址——约7~4万年

17、柳州白莲洞址——约3.7万年

「近古时期」

能人阶段——距今约20~1.5万年

近古阶段是我国特有的人类进化阶段,当世界其他地区尚才开始洞穴文化时,我国华北地区的人类即已进入近古时期。

第一阶段是有巢氏文化。相当于丁村早期文化。

第二阶段是燧人氏文化。大致起始于许家窑文化时期,萨拉乌苏文化和峙峪文化是其代表作。

第三阶段是伏羲、女娲文化。大致起始于后期丁村文化、水洞沟文化和下川文化。此时华北人 已进化为现代黄种人。

「上古时期」

新人农耕文化时期——距今约1.5万~3300年

从那时起直到3300年前,是我国有遗址遗迹可靠的历史阶段。在中国,一般习惯于把伏羲、女娲文化与农耕文化并称为上古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几个时代:

(一)伏羲、女娲时代——距今约3万年~1.5万年;

(二)神农时代——约1.5万年~7000年。在此年间,在我国发现的所有农耕考古文化遗址,均属神农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黄帝时代——约7000~5000年。从7500年前神农时代开始,中国由一元化文化时期进入多元文化时期,多种文化同时并存,交错变化。但我国的考古文化始终没有脱离原始血脉的宗谱。从这时起中国大的类型考古文化均有名有姓。

1、大荔文化是有熊氏文化,即仰韶文化的前身。

2、仰韶文化是黄帝文化。

3、北辛文化是炎帝文化。

4、青莲岗文化是蚩尤文化。

5、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虞舜早期文化。

6、城背溪文化则是苗蛮前期文化。

距今6400年时有:

1、北辛文化与青莲岗文化合并成的大汶口文化是东夷文化

2、青莲岗文化南下而成的北阳阳营文化是三苗文化

3、城背溪文化发展而来的大溪文化是早期苗蛮文化。

(四)五帝时代——约(6400)5300~4100年。距今6400~5300年是东夷少皓执政期;

距今5300年时有:

1、中原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是东夷部落之西征文化,代表人物是颛顼。

2、屈家岭文化是成形的苗蛮部落文化。

3、良诸文化是虞舜文化。

4、马家窑文化则是西撤的黄帝文化。

5、薛家岗文化则仍属三苗文化。

距今4900年时有:

1、河南龙山文化是东夷五帝文化中兴时期的代表文化。这一时期为传说中的帝喾时期。

2、石家河文化是在龙山文化影响下变化了的苗蛮文化。

3、距今4300年时,由马家窑文化发展而来的马厂文化是夏禹族的早期文化。夏禹族是黄帝华族的后裔。

4、陕西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是华夏族向中原发展时期的变种文化。

这一时期当为传说中的唐尧时期;良渚文化消失的时间即为虞舜入主中原的时间。

(五)夏王朝时期——约4100~3600年

1、河南二里头文化是夏禹王朝的文化。

2、山东龙山文化为东夷后期文化。该文化属后羿文化。

3、山东岳石文化是由东夷文化转型的早商文化。后来商代文化在中原空前发展之后,又改造了岳石文化。

(六)商王朝时期——约3600~3100年

此时的考古文化已多得难以枚举。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