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路线不知道怎么写?一篇10分文章全告诉你

 九色枫林 2018-01-05

你的标书内容如果全实现,你觉得可以发几分SCI文章?20分很轻松,CNS也是可以冲一冲。为啥最后只能发个3、5分的结题?那因素可就多了去了。

一方面分子机制验证不成功,一方面技术路线设计的不合理,经费早早花完了等等,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你的标书  pk 结题报告


标书既不能让专家觉得设计不合理甚至是胡扯,也不能遗漏了实验,钱少要了,咱们通过一篇10分的lncRNA的文章,依葫芦画瓢!

关键词:lncRNA、自噬、p53、转录因子、缺血再灌注

 

(1)选择细胞模型、动物模型(C57BL/6)

作者是研究心肌细胞方向的,肯定一比较熟悉的几个心肌细胞系、动物为模型了

首先要得到心肌细胞,你可以购买商业化的,也可以自己制备原代细胞,这个比较难。

作者选择自己制备小鼠C57BL/6心肌原代细胞

 

(2)确认研究方向(自噬)并遴选靶基因

肯定是抱紧热点的大腿了,作者选择了研究自噬(Autophagy),企图想要发现细胞发生自噬时那些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

作者构建细胞自噬模型,确认构建方式、检测自噬相关markers。

①模型构建方式:H2O2可介导心肌细胞产生自噬反应。

②自噬模型鉴定:检测表型和分子marker来鉴定。这里呢表型就是电镜检测自噬小体(autophagosome)的形成,自噬蛋白GFP-LC3-Ⅱ的胞内定位,以确认自噬激活。

 

③差异基因的遴选:往往这个时候需要大海捞针,但作者已有要检测的靶基因,那就是myocardin蛋白,此时好办多了,Q-PCR、WB检测其表达量变化。


Myocardin呈现时间依赖性高表达

 

技术小结:自噬鉴定方法。

自噬激活时,LC3-Ⅱ聚集于自噬体膜上。通过转染GFP-LC3融合蛋白的表达,理论上,根据GFP荧光颗粒聚集的密集程度和分布可反映Lc3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内定位,因此可以判断细胞自噬的发生情况。

 

(3)靶基因myocardin的体外功能鉴定-敲减

这一部分是为了验证遴选的靶基因是否真的参与了自噬,而不是只是一个路人乙。

它的敲减(KD)或者过表达(OE)能挽救细胞表型(自噬)吗?

那么这里就应该是敲减处理(knockdown),因为自噬状态下myocardin是高表达,看能否挽救自噬发生,用siRNA敲减myocardin。

荧光显微镜&细胞计数:表型上自噬被抑制(单个细胞、群体数量统计),细胞凋亡减少


WB:自噬marker LC3-Ⅱ形成的过程被抑制

 

(4)靶基因myocardin的体内功能鉴定-敲减

好了,细胞上咱们验证了,那么体内实验呢?构建myocardin敲减的小鼠模型,行缺血再灌注,因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自噬被证明是正相关的。

表型检测:myocardin敲减后,小鼠IR损伤导致的梗死面积明显下降

 

至此,myocardin能抑制自噬激活的证据也算是在体内和体外被做实了。

想发文章了?想毕业了?你老板同意吗?

接下来就是它的分子机制了,烧钱烧脑的部分要来了。

 

(5)myocardin→?→自噬激活

咱们顺藤摸瓜,首先咱们要搞清楚myocardin的和明星分子的关系。

Myocardin的下游明星分子:哪些分子和自噬有关,啪啪啪地就可以列举一大堆,作者检测Atg5, Atg7,Atg10, Beclin 1这些。

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在体外的心肌细胞中过表达一下myocardin,做WB了,Beclin 1被上调表达。

其实还可以继续做myocardin如何调控beclin 1的,并没有人做过,不过作者此文中聚焦于myocardin的上游分子机制

 

(6)?→myocardin→beclin 1→自噬激活

这个问题就会很大,首先要确认Myocardin的丰富改变的维度,也就是mRNA的表达是否变化。

Q-PCR确认了mRNA是变化的,但是我们都知道mRNA的成熟加工过程,

1.DNA转录

2.pre-mRNA的加工

3.mRNA的甲基化调控

 

做哪一部分都很花钱啊,没办法你只能本着自己熟悉的实验和方向来做(创新是要付出金钱的)

作者选择了DNA转录调控的研究,这个时候就需要做ATAC-seq去研究是哪些转录因子结合在myocardin的启动子区了,不过这个得花个几万块钱啊,基金的钱还够吗?

想想还是算了,作者选择了生生地转录因子预测:myocardin的启动子区有p53的结合序列

(从genecards里面有几百个转录因子预测啊,作者是怎么就知道是p53啊,不管了,总之人家做出来了,尽管是个bug)

 

那怎么证明转录因子结合了某段DNA序列,促进转录呢?

实验1: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是为了证明转录因子功能上促进基因转录的,并不能证明转录因子和DNA序列结合。

实验2:心肌细胞中p53转录因子的敲减和过表达,也能证明功能上的上下游关系,能证明自噬的激活,也不能证明转录因子和DNA序列的直接结合。

 


实验3:如何证明转录因子和DNA物理上有结合呢?ChIP-q-PCR

用p53的抗体拉取DNA片段做q-PCR检测是否有myocardin的启动子区

 

(7)?→p53→myocardin→beclin 1→自噬激活

这里涉及的科学问题如上所述

十字路口怎么选择啊?毕竟钱不多了啊,既然这个分子机制中包含了转录调控,p53的核定位发生了改变,那一定是有原因的,为了能够蹭上另外一个大热点非编码RNA(lncRNA、circRNA等),要做哪个实验呢?

技术路线中你可以有两个选择

选择一:p53是个蛋白,和RNA扯上关系的实验,就是RIP-seq了,测测lncRNA。

选择二:第二种就是自噬激活和正常的心肌细胞,做RNA-seq或者芯片,选择差异的lncRNA,但不能判定lncRNA能否与p53结合与否,而作者选择的是这种方法。


(8)lncRNA CAIF结合p53→myocardin↓→beclin 1↓→自噬抑制

对lncRNA通过RIP实验结合p53,阻止myocardin调控轴,自噬抑制

接下来就是对lncRNA CAIF一顿体外、体内功能验证的操作,总之就是对每个分子都做下体内外的敲减或者过表达操作,检测表型变化。

于是我们总结了如下套路:

①确定课题方向,选定细胞、动物模型,遴选相关基因,寻找上下游分子,每个分子都做下细胞动物功能实验;

②找到靶分子之后,可以往上游深入亦可以往下游深入,找到2、3分子调控网络就可以发高分了,花钱是避免不了的;

③为了寻找相互作用通常不止一种方式,可以从分子本身下手找结合分子,也可以从构建好的模型本身寻找差异分子,确定上下游之后再逐渐拉近距离;

④互作寻找时有促进或者抑制两个维度可以选择;

⑤结合数据库预测、公用数据库的现有测序or芯片数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