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米须泡水喝有哪些功效?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18-01-05

第一次听说玉米须茶有奇效,是在小学时,那时我对医学知识还没有任何了解。第一次听说玉米的“胡须”竟然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奇药,听说邻居的老奶奶每天用玉米须泡茶喝,血压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又听说隔壁的王大爷每天一杯玉米须茶治好了他的糖尿病。当时,我信以为真,每次吃妈妈的煮玉米时都想把剩下的汤都喝了,还从地头剥了很多别人家的玉米,把玉米须子当成宝贝一样带回了家,梦想着我要发大财了,结果却被邻居找到家里,被妈妈狠狠揍了一顿。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真的很傻很天真啊!

那玉米须到底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无任何副作用。玉米须含有黄酮、苷类、矿物质、有机酸及糖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现代实用中药》中称它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

1.降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其降压机制主要是中枢性的,亦有认为主要是扩张末梢小血管的结果。玉米须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玉米须含维生素K,对维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可见农村的传言还是有可信度可言的,只是夸张了那么一大截而已。

2.保护心脏玉米须中含有的类黄酮,可抑制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产生,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3.利胆作用 玉米须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能使胆汁内有机物和渣质减少,黏稠度、比重和胆红素含量降低。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

4.利水、消肿 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性流产,妊娠肿胀,乳汁不通等症。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宵外性的,故对各种原因引起水肿都有一定疗效。

5.治湿疹 湿疹是夏季的常见皮肤病,表现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疱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白色或黄褐色痂皮,搔后易发生感染。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湿疹多由湿邪所致,故用玉米须内服外敷治疗,有良效。

玉米须服用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正因玉米须有降糖、降压的功能,如平时就患低血糖或低血压患者,在喝了玉米须水后,就会使症状越发严重。一旦没及时发现和进行治疗,患者还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控制玉米须的使用量。另外,在服用玉米须水的时候排尿量会增加,如果此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补液,就会导致体液的迅速流失。所以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玉米须泡水有哪些功效?

玉米须是很不起眼的一种东西,吃玉米后我们常当垃圾丢,可是玉米须的功效可多呢,玉米须泡水喝具有很高的食疗保健价值,对一些病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可以达到一定的缓解治疗作用。以下逸仙药师进行介绍:

玉米须是玉米的花柱和柱头,性甘,平,鲜用、晒用均可。

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临床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可以单用大剂量煎服或者与冬瓜皮,车前子等配伍,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

2、淋证。可与金钱草、海金沙、车前子同用,治疗膀胱湿热之小便短赤涩痛。

3、黄疸。有利胆退黄的作用,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可单用大剂量煎服或者与金钱草、茵陈、栀子等配伍使用。

4、慢性肾炎。单用水煎服,可改善肾功能和减轻尿蛋白。

5、急慢性肝炎:有黄疸者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者加锦鸡儿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还具有以下作用:

1、降低血压

2、降血糖

3、降血脂

4、止血,对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有效。可用于牙龈出血、咯血、鼻衄、吐血等。

5、预防习惯性流产等等。

玉米须泡水方法:

1、把玉米须清洗干净,用开水冲泡或煮水服用。

2、玉米保留玉米须,放进锅内一同煮熟,然后吃玉米、喝汤水。

3、和冬瓜一起食用煮汤,有利尿消肿作用。

4、将玉米须阴干后放入盛有绿茶的杯中,用开水冲泡,有减肥功用。

又:生活中有这么个东西,对于辅助降血糖有很好的帮助,只是平时把它当废料扔掉了。它就是吃玉米时丢掉玉米须,用来泡水喝,能辅助降糖。


很多人吃玉米的时候会把玉米须扔掉,从药学和营养学来讲是一种浪费。

很多朋友一定就要问了,那玉米须泡水喝,真的对糖尿病有帮助吗?


在中药界,玉米须还有个霸气侧漏的名字叫“龙须”,性微温,味甘,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作用,用于调治糖尿病,也早有书籍记载:

最早药记载在《滇南本草》,《BTV养生堂》节目,就专门介绍过玉米须的降血糖作用。


现代医学也证明,玉米须提取物能改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糖脂代谢,减轻2型糖尿病糖脂毒性对其胰腺、心脏、肝脏及肾脏的损害,进而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关于玉米须降血糖

大量研究表明,玉米须中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如皂甙、黄酮、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玉米须中的皂甙是降低糖尿病病人血糖的主要成分。另外玉米须中还含有铬,铬是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可以加强胰岛素功能。

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玉米粒15倍,其可减少自由基产生并清除自由基,具有很好抗氧化能力,且玉米须水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高于大豆异黄酮,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实验表明,用玉米须水煎剂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其30g的降糖作用与100mg降糖灵作用相似,其水煎剂具有对抗肾上腺素升血糖作用,且大,中剂量组作用强度优于2.5mg优降糖的作用,而对正常动物血糖无明显影响。


不仅如此,玉米须的营养价值,可见于下面三点:

1、玉米须中的挥发油、苦味糖苷、皂角、生物碱以及苹果酸等营养成分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玉米须的利尿作用,可促进钠的排出,具有一定的降压功效,适合高血压的患者饮用。

3、玉米须中皂苷是降低血糖主要成分,有助于胰岛素功能加强,黄酮类物质有很强抗氧化能力,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一个降血糖的复合茶方:蒲公英玉米须茶

材料:玉米须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


做法:首先将材料洗净,然后用开水冲泡后饮用。除此之外,也可以将玉米须、蒲公英放入锅中加入清水进行熬煮,煮熟之后再加入玫瑰花以及玉竹,3分钟后服用汤水。

玉竹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玉竹含有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多种甙类氨基酸、锌、锰等营养物质,具有保护心脏、血管,清理体内垃圾,延缓衰老等作用。

蒲公英性凉,加上温和的玫瑰花,可以中和寒性,适合更多的人,而玉竹根可生津止渴,常作为糖尿病人的食疗,所以这个方子搭配起来效果更佳!

但是也要提醒大家,尽管如此,也绝不可用玉米须替代降糖药物,如在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饮用玉米须水进行辅助,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