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宗课件 | 米芾示法之帖

 北京老伍 2021-01-05

 | 《真酥帖》是学米正法的关键帖 | 

谨按:

1、读者诸君应知:南宗授业只讲一件事——笔法。得笔得字,无笔无字。

2、南宗对书家终生书业,以“得笔”与否作为一个基本判断。

2、知笔、练笔、悟笔、得笔是学习书法的唯一课业,也是纵贯一生的修持。

4、练笔的过程,也即是练眼力功夫的过程。学会看线条中的笔,看自己、看他人,日夜跟进。

5、学习南宗,做好一个心理准备:渐渐的自己能清楚的知道,哪些才是真正的好书法。同时,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伪书法”。当然,如果因此批评他人太多,你可能会没有什么朋友。所以,吾师教示:“与古人较量。”

以下为课件正文:

(一)

笔法。

暂时未发现有其他米帖比这帖更容易直接看到米芾“刷写”之法了,至少这帖不会将学人引向造势造型方面,而能致力于笔本身,关注在线条内质上。

图二(下图),《真酥帖》的墨层,尤其图二几个字很清晰看到米芾用笔:刷写,或卒写,或磨写。

刷写,笔锋尖稍侧处着纸,锋向“横上竖左”不变,原地“卒”过去。

就锋尖稍侧处的那么一点点笔毛位置。未到笔肚。

图三(下图),刷写,“中锋脊”现身。

笔法,只一件事:中锋脊。唯一的,没其他了。

(二)

字法。

图二,很清晰地看到“半边字”纵深。

字法只能是“半边字”。只写半边字,唯一的。

(三)

笔法的“中锋脊”与字法的“半边字”(或只写“半边线”)是同一件事。

因为字壳为笔所造。由笔生字,一定是“半边字”的。

(四)

王铎关注了米书造势,而忽视米笔的内质,终身门外游游荡荡,见不到门口入。是个教训。

所以说《真酥帖》是学米的关键帖,不会诱惑人于外围功夫上

如果取法《蜀素》《苕溪》,这两帖老米自己未见笔,学人徒谋个字壳,连王铎造势的程度也未到。

注:关于以王铎为例,学人都在外围上游荡的问题,我们以后再选老师课件刊发。吾师授业,言简意赅,大部分的时候都是靠学生自己勤习参悟。本文可见宗门风格。

小编(其实我是老编了)紧随怀师学习笔法,获益良多,各位书友但请用心研读。若您不喜此宗,大可一笑而过。

如有相关书法问题,请评论区留下要求,我们以后逐一挑选回答。谢谢诸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