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中医王清海:健康之本 在于平衡

 zula999 2018-01-06

王清海

健康之本,在于平衡

文:家庭医生杂志记者/柯绵丽

冬日的一个早晨,天晴气朗,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记者如约来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拜访广东省中医心血管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国家级重点中医心血管学科学术带头人王清海教授。从容淡定、宽厚慈祥是王教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访谈中,王教授亲和友善、平易近人,虽担任副院长,却没有一点领导的高高在上的架子,让人倍感温暖、亲切,没有距离感。

出门诊、带学生、搞科研,同时担任行政职务,王教授每天的日程很满。但即使再忙,他总能保持一副坦然自如的样子,似乎从无有过疲倦。年逾花甲还能如此好精气神,王教授是如何做到的?记者遂向王教授讨教养生经验。

“一个医生,首先自己要健康,才能给别人看病。如果自己病恹恹的,怎么给病人看好病?”王教授说,自己平时还是比较注重养生的,主要从饮食、起居、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调适,保持身心的平衡。

七情调和,心理平衡

名中医王清海:健康之本 在于平衡

“生气、急躁是可以闹出病的”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各种情绪要把握好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如过于激烈、持久,就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王教授说,“生气、急躁是可以闹出病的”。所以,做到七情调和,可以预防很多疾病,“心情舒畅,可使气脉常通;心情不好,闷闷不乐,则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引发多种疾病”。

心态平和,胸怀豁达

《素问·举痛论》有言:“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百病皆生于气’,心态好,很多病都可以避免。”王教授强调,心理调适很重要,“做个健康人,首先心态要好,要平和”。

名中医王清海:健康之本 在于平衡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不管自己多有能力,也要知道‘山外有山’,总有比自己强的人。不管自己地位多高,都要学会尊重别人。”无论是对上级领导,还是对平民百姓,甚至是路边一个捡垃圾的,王教授都一视同仁,都一样友好。

王教授的铁杆粉丝很多,在门诊,来找他看病的病人有看了一两年、三五年的,甚至看了十年以上的都有,很多还是从外地来的病人,比如海南、广西、江西、湖南、浙江等地的,可见病人们对他非常信任。虽然每次专家门诊病人都排着长队,但对待每个病人,王教授都一视同仁、耐心十足,把脉、问诊,一一细问,让病人打心里觉得舒坦。

知足常乐,淡泊名利

名中医王清海:健康之本 在于平衡

“所有的物都是身外之物,能够满足生存需求就够了。”对待物质,王教授一向看的很淡。“对自己的要求简单一点,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官职不管大小,都是为人民服务,不要老想着往上爬;钱够用就行,衣食无忧,物质、精神上都能感到满足,知足常乐。”

“当然,看淡名利并不是叫你消极生活,而是依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努力争取,至于结果如何,就不必太在意。”王教授强调说。

正是这种不计较的放松心态,让王教授一步步积累起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管理经验,逐渐从一名普通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到当上科室主任、教授、副院长,且成功研制出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的多种中药制剂。

名中医王清海:健康之本 在于平衡

复方芪麻胶囊

2006年,王教授就获得了“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称号;2007年,获得“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2012年,获得“广东省名中医”称号。虽获得如此多的殊荣,但他从不炫耀,平淡处之。

作息规律,饮食均衡

1

睡眠好,精神状态就好”

起居有常、饮食规律,是身体健康的保障。“人一天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好不好,决定人的精神状态好不好。”王教授指出,白天工作了一天,消耗了大量精血和阳气,晚上必须通过足够的睡眠来补养,这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2

心无杂念,按时作息

名中医王清海:健康之本 在于平衡

王教授的作息非常规律,除了特殊情况需要半夜回医院,正常情况下一般晚上10点半就上床睡觉,并且两分钟就能睡着。这是怎么做到的?

“想要睡眠好,首先入睡时间点要规律。一到时间点,睡意来了,你的生物钟就提醒你该睡觉了。”王教授认为,晚上10点半到11点入睡最好,因为晚上11点是子时的起点,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刻,最易入睡。超过11点,阳气渐升,才开始睡觉,就容易失眠、做梦。

“其次,心要静。静属阴,动属阳,心静了,阳就能入阴,人的睡眠自然就会好。”王教授说,睡眠不好的人一般阳气较旺,或者阴虚火旺,心里想的事情太多,所以心静不下来。

3

饮食简单,每天不重样

从1985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读研究生后在医院工作至今,王教授在广州生活工作有32年了。“是否已完全适应南方的饮食方式呢?”记者问道。

“一方水土一方人。我是在北方长大的,已适应了北方的饮食方式,所以平常在家吃就还是按照北方的饮食习惯,以面、馒头为主。如果在外面吃,就随南方的饮食方式。”

名中医王清海:健康之本 在于平衡

王教授的饮食非常简单,平常一日三餐基本在家里吃。早上一碗小米粥或玉米糁,加一杯牛奶;中午炒一个菜,吃一碗米饭或面条;晚上一般就吃一碗面条。“一般一个菜就够了,会均衡变化,比如今天做这个菜,明天就做另一个菜,总体以素为主,也不排斥吃肉。”王教授笑言。

4

劳逸结合,动静平衡

“每天坚持走一万步”

“动属阳,静属阴。没有静,则阳气不能藏;没有动,则阳气不能生。”王教授说,动静结合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也有讲究,运动不当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运动以自己喜欢的、合适的为宜。”王教授指出,人有男女老幼、体质强弱的不同,所喜欢的运动也不同。比如,年轻人喜欢跑步、打篮球、踢足球等较为剧烈的运动;老年人则适合打太极拳、八段锦,练气功,走路等较为缓慢的运动。“无论选择哪种运动,坚持很重要。只有坚持运动,体质才会逐渐增强,抵抗力才能提高。”

王教授比较喜欢的运动是走路,打太极拳、八段锦,因为这些运动不需要他人配合,而且不受场地和时间的特别限制。每天早上6点,王教授都会准时从家里出发,沿家附近的麓湖走一圈,几十年如此。“走在湖畔的小路上,眼前一片翠绿,感觉无比舒适。”

“走一圈4公里,走到一半的时候,打一套八段锦或太极拳,然后再走回来,大概70分钟。”这样算下来,王教授每天早上走路步数大约有七千步,加上每天来回两次走路上下班的路程,一天下来的走路步数达到了一万多步。

“动则阳气生,动则血脉通。”几十年如一日的走路运动,对王教授身体健康的影响很显著——每年的体格检查基本正常,除了胆结石,其他检查如血压、血脂、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

日常工作忙碌、身心俱疲,找时间适当休息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补充精力的好办法。周末放假,王教授会选择到大自然中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把繁杂的事物暂时搁浅,让耳根清净一下,放松心情。闲暇之时,也会练练书法,陶冶性情。

后记

问起如何走上中医治病救人之路,王教授的回答非常坦诚:“受家庭的影响很大。”王教授在家中排行老幺,其父亲五十多岁突发“急性脑出血”而逝,当时他还很小。于是,母亲和哥哥都希望他能从医。“一个家族至少要有一个医生,这样才能在亲人有病难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在大学里,他怀着神圣的使命感不断吸取知识,立志成为救死扶伤的名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去当老师,但王教授的理想还是想做一名医生,于是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门下读研。研究生毕业后,王教授就一直奋斗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一线上。

如今年逾花甲,王教授对自己以后的退休生活有什么构想呢?“到退休年龄了,不再做行政职务,但还是会继续出诊、给病人看病。”王教授说,“医生不能脱离病人。”

王教授一直视救死扶伤为最大成就,同时体现了一名儒医的仁心慈悲。处处为患者着想记者心想,王教授的这种仁心仁德、慈悲为怀,不正也是他保持身心健康的法宝?

名中医王清海:健康之本 在于平衡

专家介绍

王清海教授,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获奖者,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在运用中医理论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及内科杂病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并在国内外首创高血压脉胀理论,在国内外获得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