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说 |强迫症能治好吗?该怎么治疗?

 渐近故乡时 2018-01-06



一般情况下治疗强迫症,我们会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进行治疗的,单纯的心理或者药物治疗一般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疗效和效果。心理治疗在早期介入能够有效的控制强迫症的症状蔓延,让患者减少痛苦。随着疾病的进展强迫症的药物治疗就需要考虑。


强迫症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心理疾患,其发病时间可以长达7年左右。要避免出现这类心理问题,就要关注人在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情况,既要发展智力因素,也要发展非智力因素,既要注重理性思维的训练,也要注重非理性思维的培养,保持心理发展的平衡。


强迫症能不能治好,该怎么去治疗?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阐述的:



医生简介

王锦霞,女,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回龙观医院  精神科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科


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精神病学分会会员;华北煤炭医学院精神卫生学教授。1997年担任合并症科主任,2001年晋升主任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曾任病房主任。


30多年的精神科临床治疗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医院内的科研教学工作,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社交恐怖症与对人恐怖症》、《精神分裂症病人MMPI的动态观察》、《人格障碍患者入出院诊断不一致研究》等。多次在全国学术大会上获优秀论文奖。


擅长:精神分裂症、躯体形式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疾病的诊断治疗;


什么因素导致的强迫症?

事实上,遗传、生物学因素,以及远期和近期的社会心理因素都在强迫症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基因遗传

在强迫障碍双生子的研究中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发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单卵双生子的发病率可高达86.7%,双卵双生子发病率为46.7%。

2、性格缺陷

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强迫性格缺陷者比例很高,几乎占一半。受强迫症困扰的当事人会有完美主义倾向,他们在个性上具有拘谨小心,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固执刻板,循规蹈矩、缺乏独立创新精神,因此社会适应性较差,人际关系困难,最终这种性格特征将发展成为强迫症。

3、家庭因素

国外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过分严格、刻板及追求完美无缺的生活模式有着重大关系。大约有50%的强迫症患者父母有过分的要求秩序和检查等行为。过分苛求,对生活制度的过于刻板要求,使他们遇事谨小慎微,无论做什么都务求一丝不苟,十全十美。


从症状的发生来看,就强迫思维来说,健康人也会体验闯入性的想法,大脑中冒出一些不必要的担心或者荒谬的念头,比如也会突然担心“自己是否会被传染疾病”,但是通常转瞬即逝,可以消除这些念头,而强迫症患者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认知思维模式,使得强迫思维巩固和恶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