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

 新古典中医馆 2018-01-07
气血——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

我们都知道,汽车只有加油燃烧产生能量,才能给载着我们驶向目的地;电灯只有给予适当的电能,才能正常发光使用。这个世界几乎所有在动的事物都要有动力源,而这个动力源就是能量。人体也不例外。

人体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那么这个能量是什么呢?人体又到底怎样才能健康呢?

祖国医学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就是气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

供血不足 百病丛生

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补充足了能量,干起活来才有劲。而气血就是脏器的“饭”。可由于气是无形的,大多数人都不清楚“无形之气”的重要性,只知道脏器要吃饱“有形之血”这个“饭”。

当体内的各种脏器每天都能吃上满满一大碗干饭时,干劲就十足,工作就干得好。而当人体的气血不足,也就是给脏器减了饭量,虽然它们都还在运转,但因为没吃饱,就容易疲劳,无力,抵抗力下降,就出现了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时间一长,各脏器由于气血不足,各种疾病都会惹上身来。

心脏没吃饱(供血不足)就会心慌、气短、胸闷,这时,特别想休息,就出现了间歇,心跳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慢,心就开始痛。这是在提醒你,它饿了、累了,你没管它,或者只是给它吃了一些扩血管的药物,可根本原因并没有改善。当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血管不能充盈,就会造成闭塞,心梗,最后危及生命。

大脑没吃饱,供氧不足,轻者头晕、记忆力下降,重者因远端末梢的血管得不到充足的血液而干瘪、闭塞,继而出现脑缺血、脑梗塞,时间一长,脑子开始变“瘦”,脑萎缩、老年痴呆症也开始发生。

肝脏吃不饱,这个“人体化工厂”的工作量就开始萎缩,以前吃一斤肉,它都能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而这时没劲干了,一斤的肉,它只能转化7两,余下3两只好以脂肪的形式弃置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或者堆积在血管里形成高血脂。
  肾脏也是一样,没吃饱,它担负的排毒工作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如此,身体内的各种毒肯定就不能及时排到体外,就容易引起尿酸、尿素过高。
  胰腺也是一样,吃饱了就能奉献给人体充足的胰岛素,没吃饱时,糖不能被正常代谢,多余的糖就存留在血管里,血糖自然增高了。
所以,血液对我们的生命很重要,称之为“命脉”。供血不足则百病丛生,如果失血过多就会危及生命!
  血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然而,同为人体根本能量的“无形之气”比肉眼可见的“有形之血”更重要;且气血同根,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气血主要功能
  中医认为:“血属阴,有形之物,主静,主濡之”,与之相对应的是“气属阳,无形之物,主动,主煦之”。血与气在属性和生理功能上虽有区别,但同为人体的根本能量,均是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血是在脉管中运行的红色而粘稠的液态样物质,能够机体组织细胞供给营养和氧气;而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由先天之精华、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所组成。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即具有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与运行,推动脏腑组织的各种生理活动的作用。
  气与血关系
  气血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在生成、输布(运行)等方面关系密切,故曰:“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难经本义》)。“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这种气与血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一)气对血的作用:气为血之帅
气对血的作用,是气为血之帅,气为血帅包含着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1.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的运动变化能力旺盛,则脏腑的功能活动旺盛,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强。
?? 生成过程:饮食物→水谷精微→营气和津液 → 血液。
  2.气能行血:气能行血指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动力。气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动血行,如宗气,另一方面又可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推动血液运行。总之,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血行失常,以调气为上,调血次之。
  3.气能摄血:气能摄血即气对血的统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使血液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外。气不摄血则可见出血之候,故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之法,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血液具有运载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的功能,故血载气。脏腑经络之气的生成以及维持其经常充足和调和,除与先天之气有关外,主要依赖于后天之气的不断充养,而后天之气流布于脏腑经络,主要靠血液的运输作用,当血液大量丧失时,常常引起气脱,故临床治疗大出血的气随血脱证时,须用益气固脱来急救,同时还需配合止血补血的方法。 
  气比血更重要
  综上所述,气为阳,血为阴,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但在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气起着主导作用,“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素问?阴阳离合论》)。这一特性,无论在生理功能,还是病理变化中均能体现出来,所以在气血同病辨证论治医疗实践中,应重视气对血的作用,以气为主,以治气为基本原则。在采用气血双调方法时,应予以调气,或调气在先,或调气为重。盖 “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有形之血,恐不能遽(ju 巨)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数,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也。”
  气血充足? 健康长寿
  “掌握人体生杀大权的是气血”——畅销书《不生病的智慧》马悦凌
  由此可见,气和血相辅相成,相互转化,血的化生和运行要依靠充足的气,因此气血能量又以“气”为主。这个“气”中医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总的说来就是人体的真气。真气不足则血亏,而真气充足则可使血液循环畅通并化生精血。我们在补血的同时,更应该补气;气血得到调和人体就健康。
  人体气血能量充足,运行通畅,则能滋养脏腑,安定情绪,活动关节, 润泽毛发皮肤。气血损伤,不能营养全身,就可以衰老征象。我国元代医家朱丹溪说:“人生至六十,七十之后,精血俱耗;此及五十,疾病蜂起,气耗血竭。”说明中年以后,气血不足,脏腑间功能失调,不仅多病,亦易衰老。
  可以说,气血两虚是衰老的本质;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气血充足,生命才能健康长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