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学者骆飚深入浅出谈书法:书法的前世今生

 ljf2623 2018-01-08

书法的前世今生

传统,是历史。历史,不天然是传统。有的历史在一定时期是传统,但最终被抛弃。

三寸金莲、男人的长辫子、三妻四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都是传统,而现在却仅是历史。因此,传统的消亡与传承有战乱、天灾等客观原因,也是人类对历史的选择的产物。 现在可见的最早书法可能是商后期,但这不是说以前没有书法。书法渊源流长,历史的沉淀汗牛充栋,可供选择的传统千头万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何选择传统,是当代书家面临的问题。

三寸金莲被抛弃,是因其反科学;男人剪掉长辫子是争自由;废除三妻四妾是还女人男女平等的权利。因此,在历史中选择民主、科学的因素使其成为传统,是符合人类进步的潮流的。

在书法史上选择传统,首先要弄清历史上以什么标准选择传统,导致了书法的传承。

自有中国文字,就有中国书法。文字由先民创造,书法是人民创造的艺术。但是,因文字与书法合二为一,社会对文字的简化有强烈的需求,政府成为重要推手。李斯发明的小篆就是削减了大篆的繁杂部分,统一笔法,顺便削减了书法的艺术性,把人民的创造彻底规范化。

这种文字学的进步,被后人当作书法学的进步。唐初四大家急于对产生不久的楷书进行规范化。颜真卿、柳公权成为集大成者。后世书家以颜、柳为典范,认为笔法己固化,只能创新结构。赵孟頫说:"笔法千古不易。"王铎甚至说:"古人书法贵在结构。"

魏晋书法成为中国书法的顶峰,在于一方面是各种书体的完备期,另一方面书家追求笔法千变万化神鬼莫测,《兰亭》、《郑文公下碑》等都是典范。

这一时期是对李斯确立的传统的反叛。艺术家试图直接承接先民创造文字时的自由精神,并进行程式化的探索,使书法成为一门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的艺术。当时的代表作《笔阵图》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如实崩也。"意谓:一、点需像石头一样坚硬有力;二、点必须有像石头从高空坠落一样的强烈的运动感;三、石头并无固定形状,因此,点的形状也不拘一格。也即:笔法要规范,有力,千变万化,有动感。

魏晋以后的书家读不懂《笔阵图》,笔法趋向规范、单一,以致明清盛行馆阁体。 馆阁体的出现,标志着书家自由精神的彻底丧失,完全符合专制政权的意识形态。在官方的大力推动下,馆阁体成为主流。

书家自由精神的彻底丧失,是一个逐渐演变的历史过程。因此,当代书家要继承魏晋传统,上探商周,下窥唐宋,在书法历史的长河中,积极寻找自由、民主的元素,创造当代书法的表达方式,使书法具有历史性、当代性、未来性和世界性。

骆 飚 杭州西子湖畔 2017、11、20,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