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心得:《道德经》中“无为”是一部真正的“成功学”

 hyxz_ljf 2018-01-08

2017年,文化传统平台在北京的《道德经》爱好者们,相聚在观什茶舍,进行了比较系统丰富的《道德经》学习交流与实践活动,四十余课时的讲授,三十余课时的交流,长达近一年的线上学习,不少学友都有了切实的收获。

12月23,学友们相聚在一起,举办了年终总结茶话会,分享了接触《道德经》以来的学习历程,以及对心身、工作生活带来的切实助益。即日起,我们将陆续选登部分学友的心得体会,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尤其是在修身和践行方面多下功夫,经世致用,把经典智慧落到实处。

文化传统平台

2017年12月30日

《道德经》中“无为”之我见

文坤杰

倏忽之间,从丁酉年初接触《道德经》、接触黄晓明老师和观什茶社,不知不觉就到了年尾。每当岁末年初,总容易抚今追昔。合上《道德经》诵读本的扉页,闻着沁人的书香,思绪也随之飘向了这一年来的思考和改变。

在我看来,《道德经》其实是一本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世界的一本满溢着哲思的旷世之作,我们每一个人,自从呱呱坠地,就在这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各人在各自的素纸上开始描绘自己的画卷,品味着各自的喜怒忧伤,也各自见证着他人的成功与失败,眼见人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又圆满,可是老子却告诉我们“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如何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的去修正自己、提升自己,《道德经》里提出了完善的修之于身、家、乡乃至邦、天下的成功之道,从这个角度看,《道德经》又是一本类似于成功学的书籍。

这颠覆了很多人的观念,很多没有认真品读和思考过《道德经》的人很容易接受近代疑古派的思想,认为老子以及《道德经》就是清净无为、无所作为、无欲无求的意思,甚至最近在网上还开始流行了所谓“佛系青年”“佛系人生”的文章,有些文章还把佛教的超脱和老子的无为联系在一起,为自己开脱责任,我也看到有太多的初学《道德经》者一上来就把老子的无为理解成为什么也不做,其实这是完全理解错误了。今天,我就想借此机会谈谈《道德经》无为之我解,理清了这个关键词,不仅对理解老子及《道德经》,甚至对于厘清自己的人生迷雾、拨正航向,也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道德经》里的无为一定不是什么也不做、无所作为的意思,因为《道德经》里数次提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在这里无为的指向是非常清楚的,就是为了为,就是为了无不治,一点也没有消极不作为的意思,反倒更透露了老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本意。那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根据在哪里呢?关键字就在于无,到底什么是无?无是否就是nothing的意思呢?《道德经》第一章告诉了我们,“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第11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樸”,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综合来看,无更应该理解为老子在《道德经》里一直在强调的道、一、樸、素、自然,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天之道。如果我们这么理解了无,那么结合《道德经》全篇,无为之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就很大了。

无为教会了我们要懂得见素抱朴,抓住生命的本质。

生活当中,总会见到很多人,为了财富、为了权力、为了名声不择手段。近年来的反腐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哪怕他曾经是贫苦百姓出身,哪怕他已经是荣华富贵、几世不愁,在机会面前依然欲豁大开、丑态毕现,正所谓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他已经忘了老子两千多年前就给出的告诫“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亡”“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我们也看到更多普通的老百姓、小生意者,为了赚钱、为了事业,拼命应酬、玩命熬夜,结果事业未遂钱未够,自己的身体却先废了、甚至倒下了,这个时候他应该体会体会老子所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人生在世,自己身体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没有健康这个一做基础,其他的零都毫无意义,你创造的价值不仅与你无关、甚至还会连累家人和朋友,正如《战狼2》的主角吴京所说:“有一天,你辉煌了,一定要有个好身体,才能享受人生;有一天,你落魄了,还得有个好身体,才能东山再起”。人活一世,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也许,每一天让自己过得健康、平和、无怨无悔、于心无愧,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身外之物,就是在我们这张生命的素纸上的染着、画作,要懂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时常自省吾身,明白为与不为的边界在哪里,“去甚,去奢,去泰”。

无为教会了我们要明晰目标、日精月进。

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的人,从我们出生伊始,就需要不断的与外界交换能量,也就意味着我们必然拥有欲望与索求,这是非常正常的人性,《道德经》里也并没有否定或者压抑这种人性,反过来,它教给我们的是一个“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如何做到呢?《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告诉我们“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也就是告诉了我们成功的次序。在我们明白了的生命的本质、建德抱朴以后,就要从自身修起,逐步的惠及他人、乃至天下,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真正的成功顺序,厚德载物,而不是天马行空、狂妄自大。当我们能够修好自己、把握自己了,就要逐步的学会与人合作了,而这个合作之道也是大有讲究的,如果说要对老子所言之道给一个形容词或者代名词的话,“柔弱”与“水”是当之无愧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与人合作时,首要的是要放低姿态,要以空杯的态度虚心向人学习、互利互助,现实当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当我抛弃成见、清空前识、虚怀若谷的与对方交流想法与意见时,往往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过来,当我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时候,往往两败俱伤、一无所成。所以,合作的首义是柔弱、空杯的心态。其次是信,老子在《道德经》里对信的提及和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与善仁,言善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圣人无常心…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现实当中,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所以才导致信不足,正如孔子在《论语》里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信若不足即使你用表面的、形式上的礼仪也是规范不住的,“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让自己守时、守信、守诺,这是合作的第二要义。最后,合作与成功的第三要义就是要学会分解目标、达成目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人生,只有制定好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并一步步去达成,最后才能完成自己的宏伟蓝图,与此同时,要注意把握好行事的节奏,“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就像我正在做的45天的健康管理,为了把多余的脂肪减下去,增加肌肉,就必须每天勤勤恳恳,坚持锻炼,控制饮食,补充营养,看着每天二两三两的往下走,肌肉一丁一点的往上走,结果一个月下来,身体就明显轻松了,皮肤也亮了,这就是分解目标、坚持目标的力量。在成功的路上,谨记老子所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无为教导我们要尊道贵德,修炼气质。

在我们修炼自身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与外界的冲突,不赞同啦、不理解啦、不配合啦...其实,这个时候更突显了老子无为的高明。在我们碰到冲突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清空自己的情绪、偏执、前识,懂得脱实向虚,跳出具体的事物去想一想老子所说之无、天之道,往往能够避免犯下很多情绪性条件下的错误。记得有一篇文章提到人类对事物的认知结构:“当我们观察事物时,第一层遭遇的,恰是人类万古不灭的情绪;穿越情绪,下一步遭遇的是主观表述;穿越主观表述,遭遇的是我们的认知极限。最高维度的认知是智慧,但我们居于智慧之下,有人偏执、有人倔犟、有人思维固化、有人相信某些奇怪的东西。这时候就需要如同对待别人那样,对待自己,先打掉自己的情绪,再扫灭立场,去掉偏执与偏见,就这样一步步的,接近事物本身”,这种不主观、不绝对、不固执、不自以为是的为人处世之道,不正是老子在第22章里所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吗?也许我们在学识和技能的成长上,会越学越多,但是在为人处世的修为上,在内在气质的修炼上,却要做减法,正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如果实在不服,那就由他去吧,我们犯不着兴师动众,毕竟“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人生在世,其实就是一场修行,活着的时候能够拥有多少身外之物,只有天知道,但我们可以改变和修炼的就是我们自身,我们想着的也许是“有”,但我们真正修炼的却是“无”,只有认真品读了《道德经》全篇,才能真正体会老子“无为”之有益。最后要感谢黄老师,感谢观什茶社以及林总,还有各位学友,我们一起都在修炼的路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日精月进,总有一天会做到“功遂身退天之道”的!

文坤杰

2017.12.28于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