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食

 圆角望 2018-01-08

     宛蓝(职员 江门)·人间有味

妇女坐月子的恩物,在广东人看来,最好莫过于猪脚甜醋生姜了,俗称姜醋。但姜醋也只有广东人才最欣赏。于我看来,在凛冽寒风里,有这么一碗热腾腾、香喷喷,最好少姜多蛋多猪脚,浇上浓浓的姜醋汁,吃了一天仿佛都格外有劲。

姜醋在我们眼里,不仅仅限于坐月子食用。当然,如果家里无人坐月,老人们是不大乐意去做这碗姜醋的。外面吃的,总比不上自家做的。想做一碗好吃的姜醋,首先要挑香港出产的八珍甜醋,再加广东本土的致美斋甜醋,两者相兑,才有完美的甜酸比例,姜要刮皮,猪脚飞水,鸡蛋去壳,琐琐碎碎的工夫忙完,还得看瓦煲的火力。姜醋这东西,是切切不能碰金属器皿的,大抵与酸度相关。通常你闻到一煲姜醋香味,八九是有人坐月子,或是辛勤的主妇奖给自己的补物。当然也有例外,姜醋蛋虽遇醋变硬,但咬开韧韧的蛋皮,里面的蛋黄结合酸甜的酱汁,分外开胃可口,我认识一个小朋友,一气能吃十多只。许是有醋的关系,倒也没听说她消化系统出问题,堪称厉害。

广东人还会做姜汁撞奶,以顺德的最出名,一定要用水牛奶。这几年满大街糖水铺甜品店,没有姜撞奶就不是正宗的糖水铺,我在家里试过,怎么也做不出姜撞奶的顺滑,只能罢休。

《论语·乡党》有“不撤姜食”之说,可见孔圣人对姜的喜爱。据考证,姜为东印度原产,移植我国却很早。姜包括生姜和干姜,是日常烹饪常用佐料之一。姜肉、姜叶、姜皮皆可佐膳,也可入药。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这大概与苏东坡这位自诩养生专家有关,他在《东坡杂记》记载:杭州钱塘净慈寺高寿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后来还引申出姜若干枣若干的配方,又云神仙方。我每每念及不禁莞尔然而又惆怅,这大抵是在苏东坡没贬海南之前的闲心,尚能讲究诸多养生保健之法,被贬海南,伸箸蜜唧为活命,恐怕他再也无心追究这些不老之方了吧。

姜是好物,据杨荫深先生引申王安石《字说》:“姜能强御百邪,故谓之姜”。所谓强御百邪,这与它调味辟腥之本性有关。在日常烹饪中,姜葱蒜是万万不可缺少的配料,尤其蒸鱼,缺葱尤可,缺姜那是要被人骂的。当然,海鱼尚能避免,塘鱼万万不可,那股泥腥味,非姜不能解。我从海边小镇来到珠三角城市生活,倒也慢慢接受本地以姜为主的烹饪手法。

夏天看见肥肥白白的子姜,用来做子姜炒牛肉,这是让我最接受的能把姜片全吃光的做法。还有一种就是姜汁炒饭,老人教我,姜汁炒饭,一定要有姜渣,这才够香且暖胃。

但姜究竟是辛辣之物,过多并不适宜。《本草纲目》有说:“食姜久积热患目殄,屡试有准。”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说得更详细:“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想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之。”

这却让我突兀想起,《红楼梦》里凤姐打趣宝玉等人,笑着问人道:“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众人不解其意,便说道:“没有吃生姜。”凤姐儿故意用手摸着腮,诧异道:“既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曹公之笔,辛辣至极,可谓真真姜是老的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