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老百姓养生意识的增强,艾灸渐渐进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保健治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其便捷性以及舒适的体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灼”。自人们懂得取火,并主动将火用于治疗疾病以来,灸法一直存在于历朝历代的人民生活中。灸法有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补益气血津液、疏通经络的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以之灸火,便是现在被人说熟知的艾灸。 艾灸可以温经散寒,补助元阳,行气通络,驱邪扶正。 适用于:女性宫寒、手足冰凉、痛经、胃寒、风湿等。 在冬日里艾灸,可以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补益气血津液、疏通经络。对各种慢性病、关节不适、妇科疾病效果奇佳。 注意:阴虚、湿热、热毒炽盛,不适合艾灸!!! 艾灸常用保健穴 1、关元穴 又称丹田,是人体阳气汇集的地方。关元穴属于任脉,与肝、脾、肾三经相交会处,即人体先天之本后天之本的汇合处。艾灸关元穴可以补益真元、固养肾气、理气和血、益气固脱、升阳举陷、温经散寒。用以治疗虚弱多病、畏寒怕冷、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遗精阳萎、腹胀腹泻,尿频、尿失禁等各种虚损性疾病。所以自古关元穴就是保健强身的要穴。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驱邪防病的功效。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对消化不良、腹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心悸等有防治作用。 叶 宜 颖,香港注册中医师,擅长运用独特按压经络方式、针灸以及中药、艾灸等,治疗肩颈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腿沉、脾胃消化不良、皮肤湿疹、痤疮、过敏性鼻炎,特别针对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及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各类亚健康症状。 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平心堂王府井店 周四下午,周日全天,平心堂甜水园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