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海银行: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

 七彩阳光3109 2018-01-08



 北海银行创建于抗战初期,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其全部活动具有“战时金融”和“地方金融”的特点。该行所发行的纸币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山东革命根据地的主币,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山东解放区乃至华北、华中解放区的本位币,为山东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成立

1938年3月,中共掖县县委举行了武装起义,攻克了县城,成立了山东最早的抗日民主政府“掖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财经委员会。4月筹建北海银行,由郑耀南委托原青岛中鲁银行总经理张玉田负责筹建工作。

初期的北海银行是公私合营性质。1938年8月初发行了掖县版的北海银行币,这是最早的一批北海银行币,因其发行量少、流通范围小及流通时间短,实物得以流传至今的极少。

1938年8月15日在黄县成立了以蓬莱、掖县、黄县抗日根据地为基础的“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曹漫之任专员。随后北海银行总行设在掖县,蓬莱、黄县各设办事处,张玉田为总行经理,陈文其为总行副经理兼黄县办事处主任,这一时期的北海银行币仍用“掖县版”票券,但在印刷颜色及号码加盖上作了改变,且没有加盖“掖县”地名,便于在“北海公署”所辖的三县范围内流通。

1939年初,由于日寇的扫荡,早期的北海银行暂时停业。


发展

1939年8月,胶东区党委在胶东区莱阳、招远交界处的张格庄(今山东莱西市)恢复北海银行建制,任命陈文其为行长。9月在掖县成立东海地区印钞厂,开始印制发行胶东版北海银行币。

1940年8月北海银行总行在鲁中地区的临沂县青驼寺(今属山东沂南县)成立,由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财政处长艾楚南兼任行长。总行成立后即着手筹建印钞厂,于1941年春印钞厂在沂南县依汶镇大梁峪村开工生产,首批印制了伍角高楼、壹元火车、伍元天坛等加盖“山东”的北海银行币。

1943年初鲁中形式恶化,3月北海银行总行迁至滨海区,滨海分行并入总行。1943年4月总行迁出鲁中后成立鲁中分行,贾洪(山东泰安人)任分行行长。1944年夏鲁中行署副主任马馥塘兼任鲁中分行行长。1945年8月刘涤生继任分行行长,陆续发行加盖“鲁中”的北海银行币。这一时期总行发行的山东版北海银行币及各分行发行的北海银行币均仅限各区域流通使用。北海银行币的发行是在与敌伪及法币的斗争中进行的,较其它地区成功的是胶东区在1942年8月基本上建立了以北海银行币为本位币的统一货币市场。


鼎盛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是北海银行发展的鼎盛时期,各印钞厂也得以发展壮大,主要工作也由农村转移至城市。从1944年8月开始总行发行的山东版北海银行币由鲁中区扩大至鲁中区及鲁南区。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建立,1945年8月开始北海银行币开始在山东不分区域等价流通。1946年底陈穆率华中银行及其印钞厂北撤山东,在中共华东局的统一领导下,华中银行与北海银行合并。1947年8月16日陈穆接替艾楚南继任北海银行行长。1948年10月5日起山东的北海银行币与华北的冀南银行币、晋察冀边区币固定比价互相流通,11月16日又宣布北海银行币与华中银行币等价流通。这一时期的北海银行币均不加盖地名,便于山东以外的地区流通。


合并

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但因工作的需要,北海银行继续营业。1949年1月底开始回收北海银行币,2月初开始停止发行北海银行币,4月北海银行进驻济南,陈文其继任行长,至11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银行山东分行,北海银行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