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镜治疗新利器之海博APC

 fncsg 2018-01-08

  食管癌发病率在我国大陆已居各类肿瘤第3位,死亡率居第4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食管癌在组织类型上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虽然我国食管癌的组织类型以食管鳞癌为主,但是随着世界范围胃食管反流病的增加,我国巴雷特食管(Barrett’sesophagus)/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生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同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并且有报道显示,在食管腺癌中有80%与巴雷特食管密切相关,而我国巴雷特食管的癌变率和西方国家相近,为0.61%左右。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与诊断时的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所以对于早期食管腺癌的筛查是治愈食管腺癌和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所在,而对巴雷特食管的筛查、诊治是预防食管腺癌的关键所在。


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和癌前病变的定义

一、巴雷特食管及其腺癌癌前病变

  巴雷特食管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内镜下可见食管鳞状上皮与胃柱状上皮的交界线[齿状线,又称Z线、SCJ(squamous-columnarjunction )]相对于胃食管结合部上移≥1cm,病理证实食管下段的正常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其化生可为胃底上皮样化生、贲门上皮样化生以及特殊肠型化生(specificintestinal metaplasia, SIM),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的巴雷特食管发生癌变的风险更大。

二、早期巴雷特食管腺癌的定义

  早期巴雷特食管腺癌是指来源于巴雷特食管黏膜并局限于食管黏膜层的腺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的筛查

  发现早期患者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关键之一。筛查有助于食管癌的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累积死亡率的重中之重。

  结合我国为食管鳞癌大国的国情,建议在筛查食管鳞癌时不应忽视巴雷特食管及其腺癌。国内外食管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巴雷特食管的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50岁;(2)男性;(3)有巴雷特食管家族史;(4)长期胃食管反流症状(>5年);(5)重度吸烟史;(6)肥胖(BMI)25 kg/m²或腹型肥胖)。而巴雷特食管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50岁;(2)巴雷特食管的长度进行性增加;(3)向心性肥胖;(4)重度吸烟史;(5)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6)未使用非甾体消炎药以及他汀类药物。故推荐在食管鳞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1)对需要进行食管鳞癌胃镜筛查的患者,应注意有无巴雷特食管以及可疑食管腺癌的病变;(2)对于不在鳞癌查范围内但具有3条及以上巴雷特食管或食管腺癌危险因素者,应进行胃镜筛查。


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的诊断

  由于巴雷特食管是食管腺癌唯一被公认的癌前病变,所以巴雷特食管的诊断很重要。对于巴雷特食管的诊断既要包括内镜下诊断也要包括病理诊断。

巴雷特食管的诊断标准如下:内镜下可见食管鳞状上皮与胃柱状上皮的交界线(齿状线、Z线、SCJ)相对于胃食管结合部上移≥1cm,病理证实食管下段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替代,可伴有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内镜医师在诊断巴雷特食管时要应用Prague CM分型描述化生改变的范围,包括圆周范围及最大长度;为明确有无肠化及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对全周型病变建议纵向每间隔2cm的四壁分别活检1块,舌型病变每2cm最少活检1块;对巴雷特食管但缺少肠上皮化生者,3~5年内应再次予以内镜检查并活检。


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的治疗

一、生活方式干预

二、内镜下治疗

  1. 内镜下治疗适应证:有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的巴雷特食管及早期巴雷特食管腺癌。

  2. 内镜治疗的方法

  (1)内镜下根治切除治疗:包括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器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2)内镜下毁损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冰冻疗法(cryotherapy)、氩离子束凝固术(argon plasmacoagulation, APC)。


  爱尔博全新推出的海博APC (Hybrid APC),是整合了无针黏膜下隆起和氩等离子体凝固(APC)的多功能器械;整合过滤器,防止反流导致的二次污染。在消融之前,通过水刀无针隆起黏膜。当海博APC输出时,水垫聚集在黏膜下能够尽可能避免肌层损伤,控制巴雷特食管等黏膜病变的消融的深度。隆起后,海博APC通过非接触的方式作用于巴雷特食管黏膜病变,氩等离子束流向隆起的组织,并对组织进行消融,巴雷特食管等黏膜病变被灭活,下层的肌层组织得到保护。无论是大面积的残留还是较小的孤立性病灶均可使用。

一、海博APC 特点

  1. 结合水束和氩气技术为一体

  2. φ2.3mm,长度1.9m

  3. 治疗巴雷特食管及其他黏膜病变

  4. 防止术后食管狭窄

二、海博APC应用

  1. 用于巴雷特食管及其他黏膜病变

  2. 适用于其它易穿孔部位的黏膜病变

三、海博APC优势

  1. 黏膜下隆起、APC消融无需更换器械

  2. 降低APC过程对肌层的热损伤,减少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


参考文献: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2017,万宁)[J].

中国医刊,2017,56(9).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爱尔博应用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