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杨修之死 近日与朋友闲侃,侃起【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朋友说,杨修之死可惜,人才呀。并问我有何感想。我说:正常。记不清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不假,杨修聪明可嘉,但也凭借自己的高智商,言行举止过于外露,也就是恃才放旷就有点可悲了。如果他在一般平头百姓面前或许可以炫耀一下,没准有人拿你当个人物,但他找错了对象,面对的却是掌握生杀大权,且狡诈多疑,‘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一人负我’的一代枭雄曹操,身首异处是必然结果。像刘备那样的高人在曹操面前装憨藏拙,尚且都被识破,何况杨修那样‘数犯曹操之忌’而又不知悔改的属下呢。不用说一人一口酥的戏谑性言行,使曹操不快,曹操参加新园林落成典礼在门上写的‘活’字被杨修解释为丞相嫌门阔,改窄点即可。这些小聪明只令主子不爽,或者稍为恼火,还不足以构成杀身之祸,曹操平素经常宣称自己‘梦中好杀人’只不过是狡诈多疑的曹操害怕身边的人谋害自己而耍的诈术而已,就像他当初拿刀想杀董卓而被识破,他绝不会允许自己成为董卓,所以当他小憩之时弄掉了被子,而又偏偏遇到捡被欲盖之,而又不知怎死的近侍。曹操拔剑杀人,然后假装掉头再睡,醒来又大哭,又厚葬,只能欺瞒一般人,杨修当然瞒不过。这是杨修的聪明之处,但他绝非智者,看破而不说破。在葬礼上杨修不合时宜的发了句牢骚‘丞相非在梦中,君实在梦中耳。’曹操何等人物,素来攻于心计。善变权术,玩他人于股掌。不料这回又被杨修点破。而且在大庭广众面前。心中埋下杀机,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杨修还参与了曹操立谁为太子的家事之中,帮助曹植做应对曹操的测试答辩,属于欺骗。所以曹操在强行进兵,结果惨败,借着鸡肋问题杀杨修,表面是直接原因,我看不过是借口。岳飞功勋卓越,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都可以杀之,何况杨修呼!
|
|
来自: 无名小草aw6p5k > 《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