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是如何流传于世的?

 宛平2008 2018-01-09

我们可以说,《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观。举个最直白的例子,只要是中国人,大概就没有不知道《红楼梦》的。即便那些不喜欢文学,很少看小说的人,也不可能不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名字。一句话,《红楼梦》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但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人生历程却让人叹息,他只活了四十岁,而且,他只写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没能把书稿写完。最糟糕的是,他只有一个妻子,没有儿女,没有后人。要按照常理,《红楼梦》应该是无声无息地消亡,根本不可能跟读者见面。然而,奇迹发生了。《红楼梦》没有消亡,而是流传开了,直至名满天下。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红楼梦》是如何流传开的?
有人说,早在乾隆十八年,也就是1754年,曹雪芹三十岁的时候,《红楼梦》的抄本就开始在市面上流传,还有个绰号“脂砚斋”人在《红楼梦》的抄本上写了很多批语。我要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那个时候,市面上根本看不到《红楼梦》,那个自称“脂砚斋”的人纯粹是个骗子。

那么,《红楼梦》是如何流传于世的呢?

我仔细研究了相关的史料,有了一些想法。下面,我就说说我的观点:

第一、曹雪芹是乾隆二十八年,也就是1764年上半年去世的。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文稿交给了妻子。让妻子转交给好友敦诚敦敏。他的文稿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只写了前八十回、尚未完成的《红楼梦》,一部分是他写的诗篇,一部分是《废艺斋集稿》。

第二、曹雪芹去世后,敦诚敦敏去吊唁曹雪芹。曹雪芹的妻子把曹雪芹的文稿交给了他们。

第三、敦诚敦敏阅读了曹雪芹的文稿,特别是《红楼梦》之后,心中浪潮翻腾。他们既佩服曹雪芹的才华,又有些胆战心惊。敦诚甚至写诗描绘了他们当时的心态“开夹犹存冰雪文”。所谓“冰雪文”,指的就是《红楼梦》的书稿。

那么,敦诚敦敏为什么看了《红楼梦》之后,如此激动呢?这和他们的出身有关。敦诚敦敏的先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阿济格。阿济格妄图争夺皇位,却失败了,结果被杀。他的后代也就成了被排挤被打压的可怜虫。到了敦诚敦敏这一辈,情况有了一些好转,但日子还是不顺心。所以,他们看到了《红楼梦》,内心引发了共鸣。

第四、最终,敦诚敦敏决定把《红楼梦》推向世界,让世人看到这部小说。但是,他们的胆量很小。他们害怕,他们把《红楼梦》推向世界后,会招来朝廷的愤怒和惩罚。于是,他们想到了他们的叔叔额原赫宜。额原赫宜酷爱文学,还给自己起了个“墨香”的名号。墨香也认识曹雪芹,关系很好。敦诚敦敏便把《红楼梦》的书稿交给了墨香。

第五、墨香看了《红楼梦》,也大为欣赏。他同时看透了敦诚敦敏的顾虑,这两个晚辈不敢向天下人推荐《红楼梦》。墨香的胆量非常大,他决定接过《红楼梦》的书稿,把《红楼梦》推向世界。于是,他开始向他认识的满清贵族推荐《红楼梦》。

第六、墨香的妻子有个弟弟,名叫明义。明义也是满清贵族,官职是乾隆皇帝的侍卫。明义在姐夫那里看到了《红楼梦》,他非常欣赏《红楼梦》,一口气写了二十首诗,热烈称赞《红楼梦》。同时,他也开始向好朋友们推荐《红楼梦》,请朋友们阅读《红楼梦》。

第七、在乾隆三十三年,也就是1769年,满清大贵族永忠在墨香那里看到了《红楼梦》。永忠更是激动得不得了。他一连写了三首诗,称赞曹雪芹和《红楼梦》。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怜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这首诗的感情实在是太强烈了!今天读起来,我们都能体会到永忠翻腾澎湃的心潮。

那么,永忠为什么如此激动呢?我们看看他的身世吧。永忠的爷爷是康熙的第十四个儿子胤禵。胤禵跟哥哥雍正争夺皇位继承权,却失败了,被雍正终身禁锢。他的后代处境也非常悲凉。永忠看了《红楼梦》,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祖父,所以特别激动。

第八、永忠的胆子比墨香更大,他到处推荐《红楼梦》。最后,他甚至向乾隆皇帝的堂兄弘旿推荐《红楼梦》。弘旿是满清皇权的重要人物。他对《红楼梦》的态度非常有趣。他在永忠赞颂《红楼梦》的诗篇上写了这样的话语:“此诗极妙。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已。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我请网友们仔细品味这段话。他的意思是:“你夸奖曹雪芹的诗篇写得太好了!我早就知道《红楼梦》这部小说。但我一直没有看它。我怕书中有政治问题。”

也就是说,到了1769年,在曹雪芹死后的五年,不但那些跟曹雪芹有同样遭遇的满清贵族喜欢《红楼梦》,就连满清朝廷的掌权人物也知晓《红楼梦》了。这些掌权人物没有否定《红楼梦》,只是态度比较谨慎小心。

第九、也就在1769年前后,逢年过节的庙会上开始售卖《红楼梦》的手抄本。每一部需要几十两银子。显然,这些手抄本的源头就是墨香,随后是明义和永忠。

当然,墨香、明义和永忠都是贵族,他们是绝不至于出卖《红楼梦》的抄写本,以求赚几个小钱。我猜测,是他们要手下人抄写《红楼梦》,供自己阅读时,他们的手下人多抄了几本,然后偷偷地送到庙会上出卖,从中捞上一把。

第十,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面上的《红楼梦》抄本越来越多,看到《红楼梦》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只要看了这部书,就大声叫好。

但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只能在庙会上购买《红楼梦》的抄写本。书店里是不卖《红楼梦》的。因为书店里只卖出版印刷的书籍,不卖抄写的书籍。这里有个问题,既然《红楼梦》特别受欢迎,书商们什么不出版印刷《红楼梦》,然后售卖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红楼梦》的内容太敏感,书商害怕出版这本书,会引发朝廷的愤怒和惩罚。

在这里,我要说说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前几年,由于电视剧的大力宣扬,人们都知道,和珅是大贪污犯。但是,实际上,和珅还是个大商人。他在全国开了众多的商铺,他卖衣服,卖饮食,卖家具,甚至卖棺材。应该说,一般的商人都觉得卖棺材不吉利,不愿意卖棺材,和珅却不在乎。既然卖棺材能赚钱,他就卖棺材。由于著名演员王刚先生的表演,人们都觉得,和珅是个肥胖难看的家伙,外观俗不可耐。这个印象是错误的,真实的和珅容貌漂亮,身体健康,是个风流潇洒、文质彬彬的大帅哥。最要紧的,和珅的文化程度非常高,他特别喜欢读书。

和珅既然喜欢读书,也就注意到了《红楼梦》。他发现,大家都喜欢《红楼梦》。他就想了,既然有人靠着出卖手抄本《红楼梦》赚钱,那么,出版印刷《红楼梦》,在书店里售卖,肯定能发大财。但是,和珅也明白,《红楼梦》内容太敏感,要想出版印刷《红楼梦》,得征求乾隆皇帝的意见。

那是在1786年,和珅把《红楼梦》的抄本送到了乾隆皇帝手里。乾隆看了《红楼梦》之后,跟和珅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对话。

乾隆问和珅:“和珅,这本《红楼梦》是谁写的?”和珅说:“听说,是当年康熙爷的宠臣曹寅的孙子曹雪芹写的。”乾隆又说:“这本书没有写完哪。”和珅说:“听说,曹雪芹已经病死了,所以,这本书没有写完。”乾隆又问:“你看了《红楼梦》吗?”到了此刻,和珅装起了糊涂,说道:“我看了《红楼梦》,不过,我不知道这部书是什么意思?”此时此刻,和珅紧张到了极点。他在等待乾隆皇帝的回答。如果乾隆皇帝说:“和珅,《红楼梦》既然是曹寅的孙子曹雪芹写的,你还不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吗?这事情明摆着,雍正皇爷抄了曹家,所以,曹雪芹写了《红楼梦》。”那就表明,乾隆皇帝讨厌《红楼梦》,任何人都不能出版印刷售卖《红楼梦》了。但是,乾隆皇帝没有如此回答,反而绕了个圈子,说道:“《红楼梦》写的是康熙皇爷的宠臣明珠的家事。我感觉,这部书写得不错啊!”听到乾隆皇帝避开了曹家被抄家的情况,硬是拉扯到了明珠的身上,而且没有责骂《红楼梦》,反而有所赞许,和珅高兴了。

(多说两句,乾隆皇帝硬说《红楼梦》写的是明珠的家事,完全是瞎白活。雍正皇帝是极端讨厌曹家,抄没了曹家的全部财产。而康熙皇帝只是嫌明珠过于揽权。他仅仅撤了明珠的官职,没有抄明珠的家。其后不久,又恢复了明珠的官职。曹家和明珠家的遭遇差了十万八千里。以乾隆皇帝的聪明,他应该明白此中的差异,他是故意给《红楼梦》开绿灯的。

请网友注意,和珅和乾隆皇帝进行这一番对话的时间是1786年。仅仅五年之后,到了1791年,书店里就开始售卖排版印刷的《红楼梦》了。具体操作的是一个叫程伟元的书商。而且,排版印刷的《红楼梦》不是八十回,而是一百二十回。补写后四十回情节的是高鹗。这全本的《红楼梦》一直写到贾府被抄家为止!

我要强调一下,这排版印刷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还标明了“萃文书屋”的名号。有学者指出,所谓“萃文书屋”不是一般的书坊,而是紫禁城里皇家书库的名号!这个书库的位置在紫禁城端门的城楼里。可以想见,程伟元敢于使用萃文书屋的名号,是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允许。如果没有乾隆皇帝的允许,程伟元绝对不敢使用萃文书屋的名号。

 我请网友们思考一下事情的发展过程——和珅向乾隆皇帝推荐八十回的《红楼梦》。乾隆皇帝认可了八十回的《红楼梦》。此后,书商程伟元出版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而且使用了皇家书库的名号“萃文书屋”。这样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呢?

我想做个大胆的推测,正是乾隆皇帝指示和珅找人补写《红楼梦》,然后以皇家书库的名义出版全本《红楼梦》的。

有一点是特别明显的,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红楼梦》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高鹗补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则充塞着封建色彩。两者的立场几乎完全相反!直白地说,高鹗虽然描绘了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却扭曲了《红楼梦》的思想,扭曲了《红楼梦》的主题。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曹雪芹去世二十七年之后,《红楼梦》总算正式出版发行了。中国社会热烈欢迎了这部小说。

总结一下吧。在曹雪芹死后,《红楼梦》的流传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在满清贵族圈子里流传八十回的抄写本。第二,通过庙会售卖八十回抄写本。阅读这种抄写本的是比较有钱财的人。第三,书店里售卖排版印刷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阅读这种版本《红楼梦》的是一般的老百姓。

曹雪芹苦心创作的《红楼梦》能够流传下来,我们应该感谢敦诚敦敏兄弟,感谢墨香,感谢明义,感谢永忠。我们也应该说:和珅向乾隆皇帝推荐《红楼梦》,是做了一件好事。乾隆皇帝没有否定《红楼梦》,也做了一件好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