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房宫赋》教案

 老刘tdrhg 2018-01-0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理解课文中形象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3、 了解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赋”的语言特点

2、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们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

2、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1、.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

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3、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1、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

2、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阿房宫真假

“阿房宫”的“阿房”旧读“ēpáng”,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据史书上说,秦始皇每吞并一个诸侯国,便令工匠仿照该国的宫室式样,再造于咸阳。将虏获的各国美女、珍宝,纳入其内。昭示自己“扫六合,混天下”之丰功伟业。据《史记》载,秦代宫殿,关中有三百座,关外有四百多座。如此犹嫌不足。统一中原后第九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和他“功过三皇,德配五帝”的身份大不相配。于是,他在昔日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都城之间,大兴土木,开始兴建一座规模空前绝后,壮丽无与伦比的不世之宫。此宫还未正式命名,有人称为朝宫。阿房宫仅仅是此宫的前殿。   《史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汉书》载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换算成现代计量法,阿房宫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绰绰有余。而在西安的阿房宫遗址,地基面积竟达54万平方米,堪称震烁古今的第一大宫!遥想其雕栏玉砌,朱粱画栋,透过杜牧的一篇辞赋,来寻觅其绝世风采。

二、 相关常识简介:

1、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在诗歌方把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俪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历代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2、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4、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i,舒展)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

赋,在艺术表现上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三、朗读课文,找出韵脚、对偶、排比句。

提示:①基本上按段内的层次(即提纲所列要求要点)押韵,其所以不完全按层次用韵,是因为还须兼顾骈散结合相比喻、排比的运用等具体情况;②所用韵脚依据的是中古音韵,不是明、清以来的音韵,和现代语音更有区别;押韵的方法也和律、绝句诗不同,不是一韵到底,而是中途转韵。具体用韵情况如下:    

第1段:“毕、一、兀、出、日”押韵;“阳、墙”押韵;“阁、啄、角、落”押韵;“龙、虹、东、融”押韵;“凄、齐”押韵。    

第2段:“孙、秦、人”押韵;“妍、蔫、年”押韵;“营、英”押韵;“年、山、间”押韵;“石、砾、惜”押韵。中间“明星荧荧”至“查不知其所之也”六个分句是一组排比句,迭用“也”字代韵,增强了排比一气呵成的气势。是全文中写得最精彩,最能典型地反映初期“文赋”特色的一段文字。    

第3段:“奢、家、沙”押韵;“女、缕、语”押韵、“怒、固”押韵;“举、炬、土”押韵。    第4段:“人、秦(拒秦)、人、君”押韵。典型地反映初期“文赋”特色的一段文字。

从内容上看,作者从“宫人”、“珍宝”两方面对秦皇荒淫奢靡进行了充分的铺陈夸张的描绘。这种铺陈夸张的手法,表现在句法上,是基本上采用了骈文的四言句式(骈文主要是交替使用四言、六言两种句式),但又不像骈文那样讲究严格的对仗,句与句间只有跳跃性,而是具有散文的意脉,一气贯通,文意鲜明,有时又参用纯散文句法,如虚词“也”、“焉”的运用和用少量长句来收束铺陈,加上灵活的用韵、换韵,这就使语句既具骈文的铿锵音调,又使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具有散文灵动多变的特点。

 

四、细读课文,结合注解利用工具书疏通全文,将疑点画出,以备质疑。

(一)第一自然段:学生质疑、教师指导,明确掌握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六王毕,四海一 毕:完了,结束 一:统一。

北构而西折  构:动词,架木做屋,引申为建筑。

不霁何虹    霁:雨后天晴。名词活用动词。

2.古今异义:

直走咸阳  走:趋向  今多指行走。

钩心斗角 :指宫室建筑结构错综复杂精密。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有面向中心攒聚;  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今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3.词类活用:

几千万落  落:座。今多指下降,衰败。

四海一     “一” 数词→动词 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  “骊山”名词→状语 从骊山。“北”“西”名词→状语 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  “腰”、“缦”名词→状语 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缦带一样。

蜂房水窝  名词→状语 像蜂房,像水窝。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云”“龙”“虹”,名词→动词 出现云彩,出现龙,出现虹。

歌台暖响 “响”动词→名词 歌声。

4.段意理解:

设问: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从阿房宫兴建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从占地广、建筑物之高、建筑群布局,从楼阁之多,设计工致、变化统一的布局,从长桥、复道建造的复杂情况,从宫中的歌舞之盛等角度来定阿房宫的。

在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内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方“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排比、对偶句式的运用,使文句音节铿锵,并有音韵之美。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学生质疑、教师指点。

1.“绿云扰扰”    绿云,浓墨有光彩的云,此处形容女子的头发黑密;扰扰,纷乱蓬松的样子。

2.“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用辇车

3.段意理解:       这一段作者写了宫人的来历,写宫人的生活情境,以及宫人的悲惨命运来反映秦王的生活奢侈,荒淫。

(三)分析第三自然段

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这里用了互文的修辞格——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词,因对偶、押韵或字数的限制,临时拆开来使用,但理解时又应合在一块儿。这句话可译为“燕、赵、齐、楚、韩、魏六国之统治者有无数的金玉珍宝。收藏,经营,动词用如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精英,形容词用着名词,精品。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鼎、玉、金、珠,是名词用作状语。铛、石、块、砾,是名词用作动词。

3. 重点词语:

纷奢:繁华奢侈       直栏横槛:槛读作jiàn,栏杆。

函谷举:举,被攻占。       可怜:可惜。

4.段意理解:

这一段作者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铺写了秦王的骄奢淫靡、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灭秦。“叫、举、炬”三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之势,火山爆发之烈,迅猛异常,不可压抑。“可怜焦土’与上面的壮丽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收束有力,概括了秦的迅速灭亡。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1、重点字词疏通: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词作动词,族灭。

(2)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如果。爱:爱护。

(3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为:做。

(4 )谁得而族灭也    得:能够。

(5 )秦人不暇自哀    哀:哀叹。

(6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2.分析内容:  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这一段作者发表议论,指出六国灭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在于本同自己而非秦国和天下人。作者运用了假设论证,说明爱护百姓可以拒敌固国,万世而为君,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作者讽谏时弊,希望统治者以秦灭亡为借鉴。

1、学生齐读,教师设问:“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句话有点费解,如何理解?

明确:秦不爱其民。

2、设问:从前文来看,哪些事情反映了秦不爱其民?

明确: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奢侈无度,是为“穷奢”,阿房宫就是一个例证。②广罗女色,是为“极欲”③搜刮珍宝,弃掷逦迤,亦不甚惜,极为浪费。古人总结出帝国王朝灭亡的铁律:“成由勤俭败由奢。”

3、设问:“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哀”和“鉴”是后人对待历史的两种表现,“哀”是因为悲剧而悲哀,而惋惜甚至痛惜,但是“哀”只是停留在感情层面,它是不能阻止悲剧重演的,唯有拿起理性的明镜,才能清醒看到悲剧的原因,才能避免悲剧重新上演。唐太宗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4、设问:唐人是不是读了这篇赋?那么,唐朝为什么还是灭亡了呢?

发挥:所以,杜牧是伟大的,他似乎感到唐朝也会重蹈覆辙,他似乎还感到唐朝后面的“后人”一样会重蹈覆辙,而且循环下去,这仿佛是封建王朝的一个宿命。所以,你再读读那句“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看看,是不是感觉到无奈,是不是觉得它好像在诅咒?是不是感到这句话余音袅袅,一直缠绕着我们的历史?那么这道咒语,我们这代人能躲得过吗?

文章的高下由识见决定的,是由文章的立意决定的。《阿房宫赋》流传千古,不仅仅在于字字珠玑,更在于文内存有这么一点魂魄!

5、设问:我有一个疑问,阿房宫不是秦朝的吗?为什么作者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要牵连起六国来?(因为六国不爱其民而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而秦人没有看到这一点,秦人错在不借鉴历史,吸取前人灭亡的教训)

课文开端:“六王毕,四海一。”为什么不说“灭”而说“毕”?

明确:因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文言知识

 

 

〖资料〗(一)译文。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郡的山林伐光了,于是造起了阿房宫。(它)占地三百余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滔滔地流入宫墙。五步一座高楼,+步一座亭阁;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盘扭回旋的,屈曲勾折的,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楼阁)高低错落,令人迷蒙,不辨南北西东。台上歌声温润,洋溢着春天般的欢乐;殿中舞袖飘拂,充满着风雨交加般的凄冷。(歌舞纷繁不断,欢乐悲戚丛生)一天之内,同一座宫殿之中,(让人感到)寒暖不均,气候不同。    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们的公主、孙女,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搂阁宫殿,被辇车送到西秦。(她们)日夜弹唱,成了秦皇的后宫之人。(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色似)乌云纷扰,原来是(宫人们)一早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了一层油腻,原来是(宫人们)泼掉的漂满粉脂的洗脸水;烟雾弥漫,原来是(宫人们)点燃椒兰香料在香鼎。疾雷忽然震响,原来是(皇上的)宫车驰过;辗辗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声,不知它驶向什么地方。(宫人们)任何一处肌肤,任何一种姿态,都极尽娇艳美丽,(她们)久久地伫立等待,盼望着(皇上)幸临,得到(皇上)的宠爱;(可是,)有的宫人三十六年从未见到过(皇上)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统统运进了阿房宫中,于是,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随地丢弃,秦人看着这些宝物并不怎么爱惜。    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人同此心)呀!奏统治者嗜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像泥沙一样随便呢?(甚至)让支承屋梁的柱子,比农田里的农夫还多;让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布机上的织女还多;让(建筑物上)颗颗突出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让参差不齐的瓦缝,比全身丝绸衣服的纱线还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城郭的围墙还多;嘈杂的笛声琴声,比闹市里的人声还多。(终于)致使天下人心里憋满了愤怒,却不敢说话。暴君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入关的)楚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消灭秦宗族的是秦统治者本身,也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诸侯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强秦;如果秦(在统一全国后)同样能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从二世、三世以至传到万世一直作君王,谁还能灭掉(它)呢?奏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二)文体介绍。    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其体始于战国时赵国人荀卿的《赋篇》,至汉代形成固定的、独立的文体。汉赋多鸿篇巨制,多四言句式,杂以散句。汉末出现了抒情小赋,但很快被六朝的“骈赋”所代替,骈赋往往用四字对或六字对。至唐宋时又发展为“律赋”,在篇幅、格律、对仗上要求更高。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的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在形式上,赋字数不限,但以四、六言为主。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

特点。    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西汉时文人将屈原、宋玉等所运用的、作为长江流域文化代表之一的《离骚》式诗体加以改造,向散文方向发展而形成的。“丽词雅义,符采相胜”(《文心雕龙·诠赋》),洋洋洒洒,极尽铺陈之能享。赋在其后不同时代的发展中,从古赋到徘赋到律赋到文赋,形式上不管怎么变革,却始终沿着散文化的轨道行进,并没有回到诗的故乡。说“赋者古诗之流”,只有在说明赋还保留着某些骚体诗的外部形式特点时才算是正确的,若是用以说明赋是诗的一个支派,那就是大谬特谬了。诗,总是喜欢借助跨度极大的跳跃,行踪飘忽飞腾,在广阔的立体空间里上天入地,展开想象和联想,时刻为感情寻找着形象。赋,则不然,它与一般的散文并无二致,都是在一个平面上慢走快奔,在展开其叙述、描写、议论时,逻辑严密,顺序衔接,脉络连贯,+分注重文章的说服力量。而说服力量的达到,往往具体表现为对文章气势的追求。“以赋视诗,较若纷至沓来,气猛气恶”。清人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揭示出赋和诗在对气势要求上的这种不同点,可谓一矢中的。

——竹亦青《〈阿房宫赋〉的生命力》   (三)名家评析。

这篇文章的一开头就很不平几,请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真是突兀有力,如泰山压顶。读了这四句,使人想起李白的《蜀道难》的开端。想一想,如呆取消了这四个句子,直接以描绘开始,那不但使人觉得平板无力,对于这篇赋的意义也会有所损减。作者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费过何等的匠心,才锤炼出这十二个字。    这四句话,头两句写出了秦帝国统一天下的气概,接下的两句写的是阿房宫的宏伟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上下意义衔接,但两句又各自独立。气魄多么雄伟,意义多么重大!时代的形势,帝王的奢侈和野心,一齐跃然而出。这里面隐含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

这四句是帽子,扣得紧紧的,然而卷轴展开了宏伟壮丽的画图。规模这么大的一座宫殿,怎样去写它,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如果只表面上用一些类似“宏伟”、“壮丽”、“巍峨”、“高耸”等等字眼去形容,就容易空洞,不能给人一个具体的印象。相反地,如果仔细描绘,又难免繁琐,失之于罗列现象。《阿房宫赋》作者的艺术概括力就从这里表现出来。他既不作自然主义的铺陈,又不流于空疏,笔墨不多,却把阿房宫的形象、规模、气魄通过具体描写表现了出来,给读者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请看他的描写是如何的壮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这是概括全貌的写法,读者会从这六句中,想象到这座宫殿的高度和它幅员之广大。先给人一个雄伟的感觉,然后作者就展开具体的描写,参差错落,用十个句子写出了阿房宫里楼阁之胜:“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接下去,作者凭他的如椽大笔,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极尽描绘之能事,用短小的四字句,两句连接,一连写了六句。……六句排列巧妙,比喻新颖,音调铿锵,就像流着的泉水一样淙淙作响。在这里,作者分别用两句话状写一个景,而写法又都是第一句写实,但其中也有比喻,第二句就光用比喻来写,以加强第一句的印象。最后两句还以感叹抒情的意味对前四句作了一个小结。再往下当我们读到“歌台暖响……而气侯不齐”这样的一些句予的时候,诗情画意,音乐之美,一齐涌来,令人心胸开阔,榆神爽快,忍不住耍为它拍手叫好。                       ——臧克家《诗人之赋——读杜牧的〈阿房宫赋〉》

欣赏品味语言

1“六王,四海一。蜀山,阿房。”

教师设问:开头四句读后,很有特色,同学们可以从五方面来欣赏?(表达方式、音韵、句子内在关系、内涵、气势、用词)

教师评点:①四个短句是叙事,但叙事中有褒贬,笔里有春秋,正所谓春秋笔法。②“毕”与“一”,“兀”与“出”押韵,平仄的变化造成语流起伏跌宕,韵脚的变化显示出语言节奏。③两两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为此后的许多文字埋下根子,内涵十分丰富:“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④“兀”字很醒目,给人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触目惊心。“蜀山兀”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举蜀山以概秦陇之山,这种传达方式信息量很大,以一半带出一半,像杜甫的《月夜》最后两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就是在暗示前文作者的眼泪。这种信息密度大的语言,往往给人许多想象。这一句让人想象联翩,我们可以看出这中间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正是这些信息量大的句子的排列,让人感到开头四句起势雄健,气势恢弘。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教师设问:“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写出了楼阁的什么?不用“尺”而用“步”,这有什么不同?体会“腰”“牙”“啄”“抱”“心”“角”这些词语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是什么?

教师明确:“步”字是用身体部位来测量,给人宫中漫步、身临其境之感。这些词语都是用写人或动物的词语来写阿房宫,将阿房宫写活了。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覆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教师设问:这几句写桥和复道,笔法和写楼阁有异,你感到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桥和复道有什么作用?

教师明确:这里用反诘句来表现比喻内容,故作疑问,仿佛真的看到了“龙”“虹”一样,形象地描绘出阿房宫里桥梁和复道的奇丽壮观,衬托出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

4、“歌台暖晌,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前两句描写什么?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给人什么感受?如何理解“气候不齐”?这几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教师明确:“暖”“冷”以触觉写听觉,是为通感;“台”与“殿”互相补意,是为互文;让人觉得阿房宫是处处轻歌曼舞。一宫之间,天气阴晴冷暖不同,足见阿房宫的广大,也暗示宫女悲喜不同的生活境遇。在结构上为下文写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5、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教师设问: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体会这种语言结构的好处。

教师明确:对比。这不是一般的对比,而是两句各自向极端方向推进,一方极力往小里说,一方极力往大处讲,以此形成极大的反差,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6、“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教师设问:这里采用铺排的手法,多方联想,比喻奇特,想想看,这种比喻奇特在哪里?

教师明确:本文写作对象是阿房宫,目的是揭示强秦灭亡的原因——不爱其民,但又不能强行撇开阿房宫而抽象议论,这就必须在阿房宫和人民之间找到形象的联系,所以它把阿房宫的“柱”“椽”“钉”“瓦”比作农夫、工女、衣服、粮食相比,形象地告诉人们,供秦人享乐的阿房宫正是建立在人民的脊梁上,这样的意象及其关系后来被温和地改写为舟与水的意象及其关系,远不如杜牧笔下的这个意象赤裸与惊心。

名家(霍松林)评点:一连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句,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一句句喷薄而出、层层推进,到了“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已将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全盘托出。再用“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从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举”的局面,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终于埋葬了统治者。而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也随之化为灰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