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人拜读《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浪子观心 2018-01-09


 
新风堂堂主
2017年3月25日
乡人拜读《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乡人浅学,孤陋寡闻,不敢罔言,惟有拜读!


希 言 自 然 。故 飘 风 不 终 朝 , 骤 雨 不 终 日 。孰 为 此 者?天 地 。 天 地 尚 不 能 久 , 而 况 于 人 乎 ?故 从 事 于 道 者 ,道 者 同 于 道,德 者 同 于 德 , 失 者 同 于 失 。同 于 道 者 , 道 亦 乐 得 之 。同 于 德 者 , 德 亦 乐 得 之 。同 于 失 者 , 失 亦 乐 得 之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希言自然,是本章的主旨,也是最难理解的四个字。“大音希声”之希,“不说之说,不言之言”便是自然而然,也就是道。

后面解释这个“希言自然”,大风不可能刮一整天,暴雨不可能下一整天。为什么呢?天地的自然规律。有点类似于道,这其中具体为什么,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就是这么个样子。

天地都不能长久的保持一种状态,不能违背这种规律,更何况人呢?

天地,万物,人,都依道而行,很多规律是没办法更改的,天地不能,万物不能,人不能。只有顺应道,也可以说“顺其自然”。

所以说,修道的人,就会逐渐的融入道中;有德的人自然认同德行该有的所作所为;失败的人总是跟失败的因素凑在一起。“修道之人在道中,德行之人在德路,失败之人败素凑”。最最通俗的话来说有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

认同道并修道的人,道本身也会有各种有利的因素来辅助他;认同德行并努力实践德行的人,德行也会在他的周围依托他的德行;认为自己失败的人,各种失败的因素也会很自然的凑过来到身边。

这几句话看起来很简单,通俗易懂。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每个人都遇到过却并不见得能参悟透。我们身边的人,幸福的人好像越来越幸福,成功的人越来越成功,失败的人却越来越失败。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同于”自己的心了。听起来好像很唯心,但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被心态决定了的事,少吗?你喜欢一个人,这个人做什么你都觉得对;你讨厌一个人,这个人做什么你都觉得讨厌,就是这么个道理。

有人评价道家的悲观,但是老子在这一段告诉的很明白:悲观与积极,存乎一心。你认为积极,那就是积极,你认为悲观,那就是悲观。

道家“功成名遂身退”,不是说出世避祸那么简单。而是潇洒自然,顺其自然,该出世避祸了。有些并不是悲观,而是看得太透了,所以想避开,比如徐达,比如刘伯温,只可惜,避之不及,最后还是死翘翘。不怪他不依道而行,只因别人不按道而来。他想避开,人家却以为他要养精蓄锐,所以必须除之而后快。杀与被杀,均是各自心性之念。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是那样吗?汉武帝是道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曲则全”的手段运用娴熟便是一个佐证。只不过儒家学说在统治者的眼中,管理庶民更加有利而已。康熙干掉鳌拜,就是典型的“曲则全”。

道就在那里,真实存在。有人相信,但是诚心不足,所以难以真正参悟其中奥妙;还有干脆不信的。呼应前面第十七章“太上……其次,侮之”。


老子也是苦口婆心啊,前后好几次讲到人们对于道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倡议人们相信并去修行。不过他也很是洒脱,信不信随你。

道家修行,“爱咋咋地,我就这样”;老子告诉你,“就是这样,信不信由你,爱咋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