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袋淋”归来, 不变的是情怀--刘辉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1-09

  文/刘辉(文军)

  也许,略微有把年龄的京人都会忆起这一声吆喝的诱惑。尤其是在汗透黏身的夏暑。老槐树下、老院门前、老街巷尾、路边荫下,四轮小轱辘车里载藏着汗滴童年的一口口奢求。

  立夏时节,写一有关“冰冷”的段子,应该是很惬意的事儿。最近“袋淋”上市,记忆胶片重叠。冰棍曾经败火,袋淋——又一个全家福所享用的“甜凉”与“爽美”,乘时速列车疾驰地穿越而来。

  那会儿祛暑方法只认这么几种:搧大蒲扇、睡竹凉席,冲凉水澡、喝自来水。再大的渴望也很简单,攒好钱吃上几根小豆冰棍或者是红果冰棍。体会凉飕飕,豆与果的物质隐在其中,难以形容的“妙哉”,大爽也!

  牛奶冰棍还好吃好“嘬”,因了贵上两分钱,咱没敢往深了想——那太“豪华”。一直暗自鼓舞自己:等手头宽裕了,再说!

  防暑没招 就等一根冰棍的滋润

  京城酷暑难挨,历年如此。上学那会儿,五十多位同学挤一个教室里,任由从窗户挤进屋里的阳光肆虐。毒热阳晒,不再享受、也不再是一而再被口吟不止的歌咏偶像。回过头一想,恰是度一“日”如一年的漫长。

  防暑?愣是没招儿。只好拿书本、垫板来回扇——自取凉意之爱抚。如今小年轻试问:电风扇、空调机怎地不使?难道被校方藏掖了不是?说白了吧,那会儿见都没见过电风扇,更不晓得空调机是啥模样。另三分之二尚未被解放的人类,怎地受风扇空调的“虐待”,咱也不知丝毫。

  有一年,轮到小学高年级军训。挑选出“夏练三伏”的寓意,就挨挤在夏暑三伏最热的几天之内。

  黢黑面孔、严肃神情、直立身板,走起路来犹似疾风——这就是站立于我们面前非常严苛而丝毫不讲情面的教官。说是教官,“一颗红星头上戴,两面红旗挂两边”,说不上是兵是官。

  一切适用于服从于军规。稍息立正向右看齐,任凭烈日当头晒,也不准丝毫姿势变形。“黑”教官一脸的紧绷,着着实实的威严切不可戏言。看着他脸颊细汗成流,瞅着一对苍蝇在他脸庞戏弄,教官兹当眼里无物。“学兵”们时不时地被汗水与小蝇侵犯,一点儿小动作也会狠遭教头一通训斥。

  尤其是女“学兵”,想哭都不敢给自己机会。踢腿,踢不高站不稳就重来;立正,脖颈梗直目光平视差一丝不成;向左向右看齐,慢半拍还不是一条线,那纯粹是自找“咧咧”。

  等待一堂军训课的停歇,如同几年连暑的持续煎熬。大汗淋漓,自不必多说。口渴难耐,就等一根冰棍的滋润。

  熬等课下。不用谁去起哄攒噔,大部分“学兵”向冰棍车、就是向冰棍疾奔而去。女“学兵”还慢沉浸在委屈眼泪里的嗔怪,瞅男生跑,随即速赶。几箱子冰棍被先到的男生三五根地一抢而光。留下数个空空纸箱,更留下女生喷泪而出的一片哭泣声。

  那时节,男女生之间还秉承着一贯的“授受不亲”。看到一片梨花又似雨,男生们也没再固执地嘲笑女生天性的羸弱,纷纷匀出手中解渴的“冰菓”。暴晒中,借着三伏军训的标题,也就拉近了男女生间互助的距离。

  朴实的纸包装 带来纯粹的冰爽

  当年的冰棍味道总在我回忆味觉中呈现。

  浓浓的、甜甜的,没丝毫附带添加的与之不相干的味道。冰棍就是纯纯粹粹的冰棍:朴实的薄薄的纸包装,没什么感人至深的广告语。

  红小豆冰棍,小豆的颗粒状总会均匀地“布置”在褐色的冰块里。蓉蓉的感觉由嘴及内,“哄”凉了口中潭、“逗”舒服了胃中海。嘬软了冰坨,红豆颗粒自然滑到嗓子眼儿深处。

  咀嚼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快感。沙沙的味觉久留唇与喉之间,徐徐地稍有留恋地咽下,完成一个品味程序。又一轮咀嚼开始,同样贪婪、同样的迫不及待。一旦发觉冰与豆早已转化了形式,唯有一根木棍儿尚在手中的那一刻,我恨不得像牛一样反冑。满足了,没得惦记。猛一觉察,额头汗水基本全消,此时的暑意很自觉地遁去。

  红果冰棍绝对是暑期解渴的最好搭档。暗红色的冰体,偶有还未破碎的红果山楂泛凝其中。嘬一口,就是被酸酸甜甜的味道感染浸透,仿佛你就会永久泡在甜与酸的池塘之内。

  舒适凉爽,从内心深处所感动的那一种“自制”的冰凉,沁入最躁动思绪,转而就是一片赞叹。于是,就剩下消热满足以及意犹未尽。口渴难耐的意念刚刚还困扰着,也就这一刻开始,消逝全无。

  如今泡在酒吧、走在街中、步入凉果店,任意去选择几种夏季冷饮的年轻人,真的不会经历或体味到许多年前那一种真真切切的稚嫩渴望。

  一根冰棍在手,好似暑夏离我远走。如此惬意的快活,没贫乏的时代为背景,实难享有。

  “小豆儿”“红果儿”

  “冰棍败火”

  街头巷尾院门前,陪着大槐树的荫凉,能闹腾的叽鸟(蝉)还是“知了知了”地声嘶力竭。悄然瞅去,一位大妈坐守在冰棍车的跟前儿。想当初,这该是所有孩子们最最向往的一景。

  大妈慈眉善目:白帽子、白围裙、白套袖,用一脸的善意“扫听”着过路人。面前的冰棍车,全然是木板切割黏合或钉制而成。白白的油漆粉饰一新,晃晃的总能把炙热的阳光“顶”回去。“冰棍”——两个红红的大字夺人眼球。见着人多,大妈偶尔会调高了嗓门,来一句“冰棍败火!”或者添上两词儿“小豆儿”“红果儿”,儿音很重,好像是专门为未成年人的听觉而设计的词儿。

  必须交代,那时节没有制冷设施,木箱内也不会有冰块一类的物品。白白的棉被,紧紧包裹着三十根一箱的冰棍。借一句现代时髦的话,相互依偎的冰棍们,用自己固状体温去冷却相向而对的另一个固体。相拥,不是取暖而是保持冷的温度。卖一根,迅速地打开、合拢,遂成了冰棍大妈的习惯动作,唯恐造成闪失。

  牛奶冰棍爱化,不禁时候,所以好多冰棍大妈不爱进这类货。即便是牛奶冰棍比小豆红果的利润大好多。

  吃上一支冰棍是需要理由的。天气太热,当妈妈的一般也不当回事儿。“家里备好了凉白开”,撂下这话儿你还想说啥?对着自来水嘴儿猛灌,成了那会儿半大小子们解渴最有效的捷径。

  “自来水不能直接喝”,当初可没这么说过。记得去北海公园参加夏季红领巾的活动,路边儿刚安的水池子水龙头,专为孩子们预备。直接饮用,就是那会儿园区的特惠。如今,没谁为直接喝冷水而打保票。

  记得一部电影把卖冰棍的大妈形象糟践了。银幕上的大妈,是一反攻大陆的特务头子。推冰棍车一路走一路贼眼瞎踅摸行人,卖冰棍“被”安排成伪装的职业。这个卖冰棍大妈的狡诈面颜,至今记忆犹新。

  小伙伴的纯洁有时是不带过脑子的。刚瞅完片子,就对街上卖冰棍的大妈提高了警惕。“谁谁推着冰棍车与谁接头哪!”“谁谁奶奶卖冰棍与陌生人对暗号哪!”要不就顺着谁家有海外关系去买冰棍而受疑惑。子虚乌有,害得好几家宁愿穷守着,也不叫老妇人再卖冰棍!

  如今打怀旧牌是含成本的

  那会儿有流传甚广且诙谐的提醒,“冰棍败火,拉稀别找我”。轮到学生出校门,游玩、参观、写生,除了进嘴的“硬货”由家人备好,几分钱的车马费都得省下,买冰棍吃。

  先败火再说,拉不拉稀的咱管不着!三分钱的红小豆、大红果,就这么着从牙缝里、从车轱辘里省出来。活动完了,嘬着冰棍,舀着回家成了一路同行的惯例。

  其他全忘记了,我只记得一次周日的“自走游”。目的地,动物园。从现北二环道,顺着城墙根儿一路西行;完了,再返回。缘由:兜里有大人塞给的二角钱,除了两火烧之外的一角钱就想着“独吞”买冰棍。

  动物园边那儿一瞅,栅栏稀疏,顿起歪心眼:“滋溜”——进“小门”又省了几分。回想至此,为多吃根儿冰棍,敢行鸡鸣狗盗之事;实乃愧也、叫老脸羞臊。

  夏已临门。老京人除了多拌几份凉菜外,也架不住冰食诱惑。不往太远了说,几十年前的事儿还一清二楚。

  说说当今。一年四季不缺凉食,固体、流体,半流半固随您勾兑随您选择。那回我好奇,遇一老字号,问售货大姐有无正宗老冰棍卖?“有啊!正经的怀旧产品。”细打探:小豆、红果冰棍有;牛奶长砖、双棒奶油冰糕有。

  “您老就想这口儿?那就先别淘听价儿!”售货大姐一个劲儿地拉近距离。加上那几天有些郁闷想怀旧,我遂要了两根:小豆冰棍、双棒冰糕。“滋溜溜”地几口气连咬带嘬,极力想寻找最初的味道。

  豆粒豆蓉似在、牛奶的腻香似乎还浓。我递上十元钱,“麻烦您老,再续上十块!”一惊问:小豆冰棍八元、双棒十二。

  出门我一再想,怀旧是含成本的。时空距离的渐第遥远,需要一些物件的复制去见证沧桑的以往。譬如:城墙、城楼。譬如:故居、院落。还一些精神层面的。譬如:失去的宁静、远走的质朴,邻里间的信赖、交流中的文明……

  回到孩提的京街之丛,小白木车旁,总有一位老奶奶“冷冰冰”的期待。青年间,几个发小儿分吃一“袋淋”,似乎亲密无间状。成年了,冷饮品种花里胡哨,价格扶摇直上。人易老,只留下渴望的眼神去痴痴地张望。

  夏暑难耐图爽凉,

  眼神直钩冰棍箱。

  只顾败火闲生事,

  不见物廉红豆王。

  稍息立正步前方,

  汗滴下土苗向阳。

  三五分钱君不见,

  百样冰食果溢香。

(责任编辑: HN6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