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人的三分记忆,如今也涨价了

 攒破烂儿的 2020-08-19

在70、80年代的北京,

一到夏天,

能瞅见头戴白帽,身穿白围裙的老奶奶,

推着写着“冰棍”或“雪糕”的白木箱子,

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装钱用的铝饭盒,放冰棍纸的白布兜子...

白木箱子上还盖着一床棉被,

您说那会也傻,还琢磨过好一阵,

为什么这么热的天儿,

还要在箱子上盖棉被,那不全都给捂化了嘛...

▲ 看过这电影的请举手!

小推车上的那四个铁轱辘走在水泥地板上,

发出的声音那叫一个刺耳。

以至于隔老远,我就知道卖冰棍的要来了。

记忆里,

学校门口卖冰棍的老奶奶,总是乐呵呵的,

你做攥着钱,且琢磨吃什么好,她也不催你,

等把冰棍递给你的时候,还得问呢“决定好啦?”

瞅见不买站箱子旁边蹭凉气的小孩她也不

“奶油,小豆,三分五分”

那会的冰棍儿,就那么几种,

不像现在,这网红那网绿的...

早先只有小豆跟红果的,

后来3分的多了个菠萝的,

5分的有牛奶和巧克力的,

1毛钱1根的奶油冰糕,

在当时可别提多高级了~

吃到嘴里又香又糯的小豆冰棍,

是几代人的童年回忆。

长方形,外边裹着一层薄薄的油纸,

最早吃的那种不带豆粒,

后来还出过一种表面带豆粒的。

但这小豆冰棍也不净是甜的,

那会儿,偶尔也会吃着根儿苦的,

虽说我这人有点杵窝子,

但在这事儿上我可不犯怵,

必须得去找卖冰棍的老太太换一根。

毕竟那会啊,3分算是大数了,

5分钱都够一天的饭钱了。

现在的小豆冰棍,

不知道加了什么添加剂,

过去的那种醇香,是吃不着了。

(您瞅这是小豆还是红果?)

小时候还爱吃那酸酸甜甜的大红果,

但那会可不像现在,冰箱里常备着,

想吃,那得且跟家长耍赖呢~

买着了,也舍不得咬着吃,

等最后实在是挂不住了,才开始咬。

临了还得且嘬棍呢~

(实在抱歉,没找到当时的照片)

吃完冰棍,棍儿也不舍得扔,得攒着~

和小伙伴比谁的多,

话说这“挑棍儿”的游戏,您还记得怎么玩么?

后来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小碗儿、双棒儿,

孩子们的追求也不再只是小豆冰棍了。

等到了90年代,

袋儿淋、雪人、冰葫儿、

红豆沙、绿豆沙……

还有那贯穿了《我爱我家》的八喜,

市面上的冰棍的种类越来越多,

大家也从只买一根变成了批发。

北冰洋袋儿凌

小碗儿

光明冰砖

八喜

奇彩旋

雪人

千层雪

玉米棒

冰葫儿

奶提子

雪碧冰

随便

天冰大果

红豆沙、绿豆沙

随着人们对冰棍的需求越来越大,

大街上的冷饮摊儿也越开越多,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吧,

在街上再也瞅不见那推着小车卖冰棍的老奶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