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文天祥诗词集 词一卷

 百城主人 2018-01-09
      文天祥,南宋精忠,原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青原)人。父文仪,文识渊博,不曾为仕。文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理宗宝佑四年(1256),京师临安科考,宋理宗亲临集英殿阅卷,将文天祥卷子提为第一。当拆卷时见到“天祥”之名,理宗大悦道:天祥,天降吉祥,宋朝瑞兆。此后,“宋瑞”便成为文天祥的另一字。文天祥进士及第,时年二十一岁。
  理宗开庆元年(1259),元军攻侵南宋。九月,忽必烈围鄂州(今湖北武昌),朝野震动。宠宦董宋臣建议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以避兵锋,欲重蹈南宋初期赵构逃亡海上先例。文天祥挺身而出,向皇帝上书,指出迁都之议乃小人误国。并建议改革政治、扩充兵力、抗元救国,可惜理宗未予采纳。
  谏言落空,且权奸肆虐,文天祥自感南宋振兴无望,便有了“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的思想。景定元年(1260),当被任命为签书镇南军(今江西南昌)节度判官厅公事时,文天祥以请求“祠禄”辞谢。朝廷应允,命为建昌军(今江西南城)仙都观主管。时年二十五岁。景定四年(1263),皇帝重起董宋臣,文天祥愤然辞职,被朝廷贬至瑞州(今江西高安市)。瑞州曾遭元军洗劫屠戮,城垣屋宇损毁狼藉。文天祥履任后,宽惠安抚,从严治理,使百废俱兴。景定五年(1264年),理宗逝世。权臣贾似道挟立太子为帝(即度宗),使南宋朝政愈加腐败不堪。1270年,文天祥出任军器监(掌管武器制造)、崇政殿说书(为皇帝讲解书史、经义)等职。某日,权奸贾似道托言有病,以去职回乡要挟度宗,度宗竟涕泣挽留。文天祥为皇帝起草诏书时,摒弃对贾似道谄媚之辞,反以“惜其身,违皇心”责之,遂遭记恨,被免去所有职务。咸淳六年(1270)九月,文天祥免官回乡隐居。咸淳九年(1273),复被朝廷起用,委以湖南提刑,掌管狱讼。咸淳十年(1274),又被委以赣州(今江西境内)知州。赣州即其故籍,就职于乡里,勤谨有加。对百姓晓以义理,不以滥刑责罚,深受所属十县百姓爱戴。但未到一年,元军大举南侵,南宋危象毕露。文天祥结束了十五年宦海沉浮,踏上戎马征途。
  咸淳十年(1274)九月,二十万元军由丞相伯颜统领,分两路进攻南宋。淮西制置使夏贵不战而逃。十二月,鄂州失守,都统程鹏飞归降。各地宋军将官在铁骑压境时纷纷叛变,黄州、蕲州(今湖北蕲春南)、江州(今江西九江)、德安(今湖北安陆)、六安等地相继失陷,南宋兵败如山倒。京师震动之际,理宗之妻谢道清下《哀痛诏》。各地将官却大都观望不前,唯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哀痛诏》,召集兵马,起兵勤王。德祐二年(洋历1276年),太皇太后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收拾残局。文天祥见事已至此,不可推辞。在出使元军时,文天祥正气凛然,不屈不挠,遭到元军督帅伯颜扣押。太皇太后失去文天祥,无人可依,向元人投降。后来,文天祥在押解途中逃脱,便辗转于江苏、浙江、广东一带,招兵抗元。但终因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于一次转移途中再度被俘。被押送元大都北京后,囚拘四年,历经种种磨难与利诱,气节不移。1283年1月9日,于元大都北京被处以死刑,年仅四十七岁。与陆秀夫、张世杰被誉为“宋末三杰”。
  其作品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及《文山先生集》等传世。现收录诗词千余首,而存词不多,但大多笔意深厚,风骨凛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